10月20日,74岁的熊老伯因“胸闷、气促7月,加重1周”就诊于普定县人民医院心内科。
询问病史:患者7月前曾于外院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此后长期感胸闷、气促,时有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伴胸闷,进食后呕吐、长期纳差,此后多次因上述原因住院治疗。1周前上诉症状加重,伴双下肢浮肿再次入院治疗。
入院后,医生注意到患者口唇、四肢指/趾端明显发绀。
积极为患者完善相关检查:N-端脑利钠肽前体 >35000pg/mL;生化示:尿酸1153.9μmol/L(↑↑), 谷丙转氨酶 232U/L(↑), 肌酐 268.09μmol/L(↑), 凝血功能示:纤维蛋白原含量 0.26g/L(↓↓),血常规:血小板计数 31×*10^9/L(↓), 考虑患者多器官功能不全,病情危重转入重症医学科住院治疗。
转入后紧急联系血浆、冷沉淀输入改善凝血功能,并予营养心肌、利尿消肿、降尿酸、升血小板、营养支持等对症处理;患者四肢指/趾端明显发绀,邀请中医科胡奇志副主任医师查看患者后考虑:脉痹(气虚血瘀证),并予中药封包、穴位贴敷治疗,经以上处理,患者病情逐渐好转,经复查:B型钠尿肽 2932.9pg/mL, 血小板计数 126×*10^9/L,尿酸238μmol/L。
治疗前↑↑↑
治疗后↑↑↑
此后,患者四肢指/趾端明显发绀明显减轻。目前患者已转出重症医学科,到心内科继续治疗。
中医和西医是两种不同的体系,但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可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最终使患者受益。(赵运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