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伤寒,用伤寒,伤寒论是经典中的经典,每个中医人必学之书,只是很多中医人不得其门而入,最主要的问题在于,没有找到一个好的切入点,没有一块好的“砸门砖”……
现在,准备给你“七块砖头”,助你去砸伤寒大门!
从七味药去理解伤寒论,然后你就会知道伤寒的核心思维了,不过在讲这七味药之前,先看看一条伤寒条文,再给你配上整条的细解,先看看伤寒思维到底是如何的: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我们来看这条条文,伤寒要从阴阳处着眼,太阳病,阳浮阴弱,因卫阳盛不交于营阴,营中阳气弱也,阳浮者,热自发,卫阳收敛失职,不敛阳入营阴,则热发汗出,恶寒,因其营中无卫阳交合,恶风,因其卫阳盛,卫津被伤而恶风,风邪为热邪也,鼻鸣干呕者,因肺主卫,肺被中风所伤,而鸣,逆气而呕!
实际上仲景先师是在告诉我们,邪气和正气的战争状况,整篇伤寒都在讲邪正交战,条文中是因为邪气入卫层化热,热蒸汗出,营卫本是阴阳交合状态,因为邪气伤卫,使得营卫阴阳失于交合。
之前我们也说过了,人身到处是阴阳,我们读伤寒就得从阴阳着眼,从邪正思考。太阳中风,实则就是卫阳太过,营阴郁滞,营卫之阴阳不交合。
这是从阴阳和邪正的角度去切入理解伤寒的,再来看看从用药的角度去理解伤寒:
条文中是桂枝汤,这桂枝汤,起名就用桂枝,可见,桂枝是主药,我们从用药去理解伤寒,应该怎么理解呢?桂枝汤中,桂枝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其实就是引少阴之阳达营阴。
也就是说,桂枝这一物,实际上是从少阴也就是坎卦肾元之中,引阳气从内而外,从里而表出达,刚才说了,太阳中风,主要是营阴郁滞,卫阳失于收敛,营气为阴,阴郁是什么?
就是阳虚嘛,营气中因为卫阳不收敛入营,使得阳气太弱,这时候桂枝引阳气达营,这样营中之阴是不是可以鼓动而达卫气层?
所以桂枝是引阳气入营,鼓动营阴而交卫气,而白芍就是敛卫阳入交营气,这样就是阴阳交合了,营卫阴阳交合,然后合以姜枣甘,中焦阴阳得补,中焦健运,卫阳收敛,营阴外达,中风岂有不愈之理?
看了以上的条文讲解,感觉如何?是不是会有些理解如何入伤寒之门了?好,那我们别停下来,继续从药的角度去理解伤寒:
桂枝和芍药,上面条文中已经说了,就不再啰嗦了,再看另外的五味药:
1.乌梅―――最懂关门的家伙
乌梅在伤寒里出现在厥阴,厥阴是什么呢,简单理解,就是一气周流循环的终点,从太阳起至厥阴,再至太阳,一周之终点,这一气周流实际上就是阳气的运行循环,厥阴就是阳气在在少阴最底部出发,到厥阴再到太阳。
那乌梅是干嘛用的呢?就是把厥阴这个门,稍稍关上,别让阳气升发得太多,乌梅酸温收敛,这个收敛的象,就是在关门,所以是最懂关门的家伙。
2.麻黄―――烘干机
麻黄呢,我们从麻黄汤的条文来看,就是在寒气入侵营卫时所用的,麻黄汤条文中,恶寒是主证,为什么会恶寒,就是因为寒湿之气侵点了皮肤表层,麻黄主要是发汗的作用,为什么可以发汗,就是因为麻黄相当于烘干机,或者说干燥剂。
当麻黄进入人体,由元气变化成药性后,将营卫的寒湿之气烘干,营卫寒湿之气被驱赶出外,所以汗出而愈,换句话说,麻黄的温燥之性,让营卫寒湿出表,使营卫恢复阴阳交合,这样从厥阴上来的一气周流就不会被堵在这里了。
3.黄莲―――灭火器
黄莲在什么时候用呢?以泻心汤来看,首先一点,就是人体的阳邪过重时,一片火象,所以起名泻心汤,泻其心火,整篇伤寒论中,热邪所导致的病,约占3成左右,热邪过重,阴阳亦会不平衡,正气也会虚,之前说过了,正气其实就是元阴元阳之气,阳邪过重,元阴必虚,阴邪过重,元阳必虚。
黄莲要的就是清掉、泻掉这部分太过的阳邪之热。
4.附子―――兴奋剂
附子,就是给元阳的一味兴奋课,所以附子的药性,就两字:兴阳。
所以在少阴寒邪重时,实际上就是人体的这股真气,在少阴处,被寒邪所阻,需要用附子来兴阳,振奋仅剩的元阳以驱赶寒邪,事实上伤寒里的所有用到附子的方子中,其原理都是为了振奋元阳。
5.干姜―――火王
如果附子是兴奋元阳之用,那干姜就是放火的高手,身体里的寒邪重里,一把火烧起来,寒邪立消,附子和干姜可以说是一对兄弟,附无姜不热,姜无附无根,干姜和附子可以说是三阴证中寒邪重时的必用之药,几乎都可以看到它们的身影。
留意到了吗?通过这七味药,你留意到了吗,伤寒实际上就是一个“通”字,邪气的入侵,使阴阳不交合,整部伤寒,可以说大部分都在教你“看图”,看什么图呢?
看邪气的路线图,邪气的兵力部署图,我们读伤寒,从药性去切入,就是从邪气去切入,而所谓的邪气,亦不外乎寒热与热邪,这是伤寒的大方向,一定不能偏离……
通过以上的内容,你理解了吗?懂得如何“砸”伤寒大门了吗?快去试试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