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大秦简之中,有一篇特殊的志怪小说,它的名字叫做《泰原有死者》。这篇小说记载离奇,令人看罢之后不免感叹,古人的想象力的确十分丰富。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泰原有死者》中又会记载怎样的奇怪故事?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2010年时,北大获得了海外捐赠的一批秦代竹简,这是继2009年获赠西汉竹书后的又一收获。秦简牍在入藏北大之时,放置在一个黑色的塑料袋中,塑料袋下有木板衬托,表面覆盖着一层厚厚的黑色泥土。由于塑料袋在运输过程中被挤压变形,因此内部竹简也发生了断裂与氧化现象,颜色也呈现出黑褐色。在此之后,考古专家们对其进行了清理与保护工作,终于将这批文化遗产抢救成功。
北大秦简共包含竹简763枚,木简21枚、木牍6枚、竹牍4枚等等,其内容包括古代政治、天文、地理、数学、文学、历法等方面,是一件内涵丰富、难得一见的史籍资料,对于研究古代的政治史、社会经济史、以及思想文化史等,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些秦代竹简之中,考古学者们找到了一篇宝贵的资料,而当他们对上面的文字进行破译后,居然发现是一篇秦代时期的志怪小说,名字叫做《泰原有死者 》。《泰原有死者》究竟是一篇怎样的著作呢?我们倒不如看一下原文。
泰原有死者(泰原即是咸阳原的某个地方),三岁而复产(“产”即“生”之意,下文同样如此),献之咸阳,言曰:死人之所恶,解予死人衣,必令产见之。弗产见,鬼辄夺而入少内。死人所贵黄圈(黄豆芽) ,黄圈以当金,黍粟以当钱,白菅以当紬(原字已失,推测为“绸”字)。女子死三岁而复嫁(冥婚),后有死者,勿并其冢。祭死人之冢,勿哭。须其已食乃哭之,不须其已食而哭之。鬼辄夺而入之厨。祀,毋以酒与羹沃祭,而沃祭前,收死人,勿束缚。毋决其履,毋毁其器。令如其产之臥殹。令其魄不得茖(落)思。
大致意思就是说:在咸阳原之地埋着一个死人,三年之后居然自己苏醒过来,乡人将他送到咸阳之后,他开始谈起自己在地下的见闻:
死而复生之人称,死人最讨厌的,就是自己将亲朋好友馈赠的衣服打开,因此亲朋在馈赠死者衣物时,一定要令其在弥留之际再看一眼,否则他的鬼魂就会将衣物带走,送到地下的少内(地府官员名)之处。
死人最喜欢黄豆芽,因为它们可以被当作黄金,菽粟能够被当作缗钱,白茅可以被当作丝绸。女子在死后三年,如果与其他人进行冥婚,就绝对不能与后来死掉的原配合葬。在死者的坟前用酒食祭奠时,不能立马就哭,而是要等到死者享用完毕后再哭,否则死者的鬼魂将不会安心享用食物,反而将它们送给地下的厨官。在祠堂祭祀时,绝对不能将酒和羹浇灌在食物上,而且不能用绳索捆绑死者,更不能破坏他的鞋子、打碎他生前的器具,务必要保持死者生前的姿势,否则其灵魂将不得安生。
综上而言,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泰原有死者》肯定不是正规的历史资料,而是一篇较具迷信色彩的志怪小说。作者以死而复生之人的口吻,对当时祭祀仪式的规矩进行了阐述,这无疑能对读者更具说服力。在古代封建时期,迷信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上至帝王,下至百姓,都对鬼神之说笃信不已。从当时的民众角度来看,《泰原有死者》并不是一篇志怪小说,而是真实发生的事件,由此会对其中的内容深信不疑。而正是这一点,刚好符合统治者的宣传目的,对建立封建秩序有着很大的帮助作用。
不过从现代人的眼光来看,死而复生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更何况文中的死者已经死亡三年有余,在如此漫长的时间里,死者的尸体恐怕早已腐朽成骨架,又如何会死而复生呢?这显然不符合人类最基本的认知。
不过值得肯定的是,《泰原有死者》一文的现世,高度体现了北大秦简的历史价值。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该文献的内容记载,找到古代祭祀避讳风俗的源头,这对民俗学来说,确实是不可多得的研究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