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文《秦始皇焚书坑儒是替别人背锅》中,我们通过史料详细地为大家介绍了“焚书”事件的始末,同时也得知:
秦始皇与李斯的“焚书”计划只是将民间的藏书焚了,而官方藏书则完整不动地保留了,所以硬要说秦始皇焚书断绝了中国的文化传承,导致众多古代文献从此消失世间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公平的。但七年后的一把火却办到了这件秦始皇都不曾“敢”做的事,而这个人才应该背负“焚书”的这个罪名。
但首先,我们要说一下“坑儒”事件,坑儒事件发生在公元前212年,也就是“焚书”事件后一年。
关键人物:侯生 卢生 韩终 徐市(即徐福) 嬴政 扶苏
侯生、卢生、韩终、徐市(即徐福)这几个人有一个共同的职业:方士。
这几个人也有一个共同的事业:替秦始皇访寻长生不老之法及长生不老之药。
这几个人替秦始皇办事,还有一个共同的结果:卷着秦始皇赐予的钱、财、人、物跑路了。
而这件事直接导致了“坑儒”事件,这事换做任何人都会被气死,放现在就是“诈骗团伙”。
不仅如此,因为秦始皇信了这些人能有长生不老的方法丹药,所以这些人都能近距离接触到秦始皇,于是这几人便经常讨论秦始皇,在史记中有载:
侯生卢生相与谋曰:“始皇为人,天性刚戾自用,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古莫及己。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博士虽七十人,特备员弗用。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於上。上乐以刑杀为威,天下畏罪持禄,莫敢尽忠。”
——《史记 · 秦始皇本纪》
他们议论秦始皇的为人,议论秦帝国的政策。且不论对错,这话传到秦始皇的耳中岂能善罢甘休?
侯生与卢生因为访寻不到仙丹,又害怕秦始皇的暴政,干脆卷上钱财一走了之,秦始皇听到这二人跑路的消息,差点没气死,于是便有了“坑儒”,史记有载:
始皇闻亡,乃大怒曰:“吾前收天下书不中用者尽去之。悉召文学方术士甚众,欲以兴太平,方士欲练以求奇药。今闻韩众去不报,徐市等费以巨万计,终不得药,徒奸利相告日闻。卢生等吾尊赐之甚厚,今乃诽谤我,以重吾不德也。诸生在咸阳者,吾使人廉问,或为訞言以乱黔首。”於是使御史悉案问诸生,诸生传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馀人,皆阬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後。益发谪徙边。始皇长子扶苏谏曰:“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始皇怒,使扶苏北监蒙恬於上郡。
——《史记 · 秦始皇本纪》
秦始皇的生气再正常不过了,用现代话说就是:“你们这群犊子,花了朕那么多钱,屁也没给朕拿回来,还他娘的到处说我坏话。这种人在咸阳城,全他娘给我逮起来。”
于是,咸阳城开始一番大搜捕,一共460多人,全部坑杀了。
这便是“坑儒”事件的始末,但这真的是坑儒吗?坑的是儒吗?明明坑杀的就是一群江湖骗子。
后人说“坑儒”实为谣传,是为抹黑,他们大多引用秦始皇的儿子扶苏话中“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来强加解释说秦始皇坑杀的是“儒生”,但扶苏的话只是说这群人都诵读孔子的书,并没有说他们都是儒生,而他们的真实身份是一群江湖骗子罢了。
而且,“坑儒”事件坑杀的人数大概500人,远非民间传说的成千上万,以秦帝国时期几百万的人口来说,这些人也远远谈不上断绝文化的可能性。
所以,“坑儒”事件完全是抹黑,完全是子虚乌有的事件。真实的“焚书”事件
关键人物:项羽
在著名的“鸿门宴”事件以后,刘邦自动退出关中争夺战,项羽便引兵入城,放了一把三月不熄的大火,史书有载:
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
——《史记 · 项羽本纪》
项羽这一把火,将秦宫烧了个灰烬,藏于皇家的众多典籍也灰飞烟灭了。
项羽是一个不好读书的人,对这些文献古籍没有丝毫兴趣,对秦帝国只有恨,这一把火放的理所当然。
真正“焚书”的罪魁祸首不应该是秦始皇,而应该是楚霸王项羽。
秦始皇当然不能算是一个好皇帝,秦政也不是一个完善的、好的制度,但从秦始皇建立秦帝国那一刻开始,中国的历史从“邦国制”迈向了“帝国制”,这一点是秦始皇的丰功伟绩,在秦始皇手里形成了“中国”的雏形,往后的2200多年的时间里,虽然王朝更替、战乱不止,但历朝历代一只在追求“一统”,中华的文化才没有像历史上其他的文明一样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