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楚国为什么宁愿与中原各国争霸,也不向南发展?

2020-11-02新闻10

原标题:楚国为什么宁愿与中原各国争霸,也不向南发展?

西周建立时,全国分封了800多个封国、部落,楚国只是其中不太起眼的南方封国之一。虽然标注了版图领土范围,但由于当时生产力低下,很多封国的边界并不连通,小国不过都城及周边地区,大国不过几座城及周边村镇,类似于后来欧洲的中世纪。

楚国建国之初一边卑微地臣服周天子,一边辛苦开发国内,成为南方国力稍强盛的诸侯国。数代之后因天高皇帝远,楚国国君僭越称王,但为了避免与周王室正面冲突,楚君熊渠自动去王位,继续臣服于周。熊渠自称“蛮夷”,“不与中国之号谥”,成为楚人一大精神支柱。这就是经典的吞并邻国之借口,自称蛮夷。

东周桓王在位时,周王室亲征郑庄公大败而回,熊渠趁机向周天子讨要更高级的爵位,遭拒后自称为王,从此开始无视周天子,大肆扩张版图。春秋战国楚国鼎盛时期,东至吴越西至巴蜀,与齐、秦接壤,囊括整个长江流域,是当时世界上版图最大的国家。那么楚国为什么不一直向南发展,整合更加落后的百越地区,而是要到中原地区与各强国争霸呢?

其实版图的大小在那个年代不是最重要的,齐国领土不算很大,但是商业发达,春秋时期率先称霸,战国时期也是一个强国。魏国初期版图四分五裂,但依靠强有力的改革,多次战胜四周邻国。中原各国虽然处在争霸的战争中,却一直在谋求发展进步。而南方只有一个楚国,文明独自发展远不如中原各国。

其次楚国内部实行分封制,楚王把贵族分封在楚国各地,以达到管理广阔领土的目的。到了战国时期,各国推行变法,巩固中央集权,把全国的财力物力、军事能力调动起来对外战争。而楚国远远做不到这一点,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楚悼王利用吴起变法,可惜很快失败。后来发明了郡县制,借此消弱贵族以达到中央集权。

但从后来的史料来看,楚国并没有做到高度中央集权。王翦灭楚时总兵力六十万,楚国有记载的兵力是项燕十万,秦国的动员能力达到了恐怖的20%。并不是楚国国内没有六十万楚军匹敌,而是楚王的动员能力很差,一次性能集中的军队有限,导致最后被秦国所灭。而与中原各国的争霸战争中,楚国一直是进步的。

从楚文王开始,楚国与其他诸侯国经常发生战事。楚成王时期,与晋国发生了著名的城濮之战。楚庄王时期更是陈兵周天子所在的洛邑城下,有意取而代之。楚平王、楚宣王、楚威王等在位时,也多与诸国混战。参与争霸不仅能提高楚国声望、扩张版图,还能学习中原国家的文化,掠夺人口,使楚国在春秋时期及战国前中期成为雄踞南方的唯一泱泱大国。

但是向南发展,看似是经略荒无人烟的肥沃之地,其实难度比诸侯争霸还要高。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开始开辟两广,任嚣和赵佗的五十万大军历时四年才平定南越,为了长久开发南越,要从中央请求派遣女子下来与秦兵婚配,后来赵佗本人与越地女子婚配,才让中原文明在这里扎根。南越国版图虽然很大,但经济中心仅围绕都城番禺附近。

向前退几百年的楚国,既没有几十万大军,也没有这么多的人口南移,楚国内部本来就是地广人稀的,因此向南开发的难度很大。还有一个例子就是汉武帝,一般认为汉武帝几十年征战搞得财政赤字、民不聊生,实际上汉武帝消耗国力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对外战争,而是强行开拓陇西诸郡县。在没有经济基础的地区建立定居点,人口大量迁移,送过去的钱粮有去无回导致民怨不断,汉朝都差点断送汉武帝一朝。

这还是有了文景之治留下的巨额财富,汉武帝抄了很多商人的财富,也没有做到开拓陇西。几百年前的楚国,没有强力深刻的改革,基本上一穷二白,拿什么开发南方。因此,楚国宁愿北上,与中原诸侯国争霸,也不愿向南发展,开拓当时的不毛之地。

#先秦时代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