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神经传导速度检查对周围神经病变的重要性

2020-11-02新闻7

神经传导速度是用于评定周围神经传导功能的一项诊断技术,通常包括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测定。

周围神经病变是指在排除其他原因的情况下,患者出现与周围神经功能障碍相关的症状。临床呈对称性疼痛和感觉异常,下肢症状较上肢多见。

临床变现

1.感觉异常,患者有穿袜子与戴手套样感觉,严重的病例可出现下肢关节病及溃疡。

2.痛呈刺痛、灼痛、钻凿痛。

3.触觉过敏,甚则不忍棉被之压。

4.当运动神经累及时,肌力常有不同程度的减退,晚期有营养不良性肌萎缩。

5.周围神经病变可双侧,可单侧,可对称,可不对称,但以双侧对称性者多见。

患者如果有多发性周围神经损害,比如多发性周围、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运动神经元病、格林-巴利综合征等,这些疾病都可以做神经速度测定,帮助确诊。

如果患者有神经传导速度下降,波幅减慢,H反射消失等就提示存在神经或者神经根损害。如果神经传导速度测定正常而肌电图有异常,提示可能为肌肉源性疾病。

功能科目前开展神经传导速度、肌电图、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视觉诱发电位等相关电生理检查,为临床科室相关疾病的诊断及诊疗提供依据。

#心理健康#周围神经#神经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