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广西梧州城里的“小广州”,巷子里都是西关大屋,曾繁盛的富人区

2020-11-01新闻5

都说来梧州不看骑楼就算白来了,而城中历史古迹最集中的地方,却是几条小巷子,其中一条被戏称骑楼的“老字号”,它叫“维新里”。

维新里的名字,一听就经历过革命,“维新”乃弃旧图新之意,维新里的得名,便是因为清宣统三年(1911),梧州在两广率先独立,而此前,它原名“合益街”。

而合益之名的由来,因当时四大富豪之一的吕姓富商,是梧州合益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他在此处建了一批新式建筑,之后,大批粤籍商人来也纷纷购地建大宅世居,逐渐形成了梧州富人区的规模。

又因合益公司在梧州当地及港澳颇有声誉,所以此地便被称为合益街。

而要见识一下梧州当年的富人区,就要来此地走走了。

巷口左侧有条“经正巷”,仅容两三人通过的窄巷子,却是清朝时梧州“经厅”的所在地,相当于如今的财政厅。

穿过小径,眼前的老屋一派古旧模样,青砖石、趟栊门,犹如走入了广州旧时的西关,但这些趟栊门比普通岭南人家的明显要高些,从气势也可看出当年住的非寻常人家。

再往前走几步,见到一个沧桑得几乎辨不出字迹的门楼,幸好旁边有个简介,它叫“贵华坊”,位于当年西城墙内侧,城墙外便是鸳鸯江。

当年站在高楼上,便可远眺鸳鸯江,白天千帆竞渡,夜晚渔火星星点点,江湾上还停泊着数十艘花艇,是达官贵人们纵情声色的场所,一度莺莺燕燕,繁华非常。

而如今再看字迹就快完全脱落的门楼,那些富贵和华丽已全然没了踪影。

到了民国14年(1925),主政梧州的黄绍竑禁娼,贵华坊逐渐没落。

整个维新里,历史古迹最集中的是民主路,整条巷子里都是青砖墙、石板路,墙上的灰塑窗檐已经斑驳,却还透着精巧,也犹如一个个指示牌,告诉来访者:这些就是你要看的老建筑。

右拐不远处,有间“广西特委旧址”,一栋4层高的洋楼,是整个维新里保存得最好的建筑物了。

门口的石柱头显出庄重,而那些革命岁月都已篆刻在了青砖墙上。

一条条横巷,一排排“西关大屋”,从建筑面积、布局上来看,都差不多,且高度一致,似乎有统一要求来规划的痕迹,好像现代的小区格局。

而看点则是那些年代留下的各种造型的窗檐,几乎少有相同的,只可惜几乎全被用白石灰刷过,曾经鲜艳的色彩被掩盖住了,这当然也是有原因的。

所幸还有一个彩色窗檐骄傲地露在外面,成了一个亮点,也可想象下,当初所有窗檐都像它一样斑斓夺目,还有那些彩色的玻璃,造型洋气的拱廊、罗马柱,这些老屋曾是一派官宦人家的富丽堂皇。

巷子的中部,一个最不起眼的门头,旁边却有最“大牌”的简介:梧州府衙所在地。而举目四望,府衙在哪里?原来从明洪武年间至民国2年(1913),这位置确实是梧州府衙所在,虽然已无片瓦留存,但长达500多年的历史,确实值得纪念下的。

整条巷子最大的建筑是一座拜占庭式的天主教堂,虽然建得高大,但却非常朴素,没有西方教堂所常见的漂亮中庭和五颜六色的窗棂,而是低调的简约风格,似乎在建造时便刻意淡化其宗教色彩。

只有在大门的左侧,一片绿植的包裹中,有个白色的圣母像。

这间重建后算下来都有80多年的教堂,还筹建过8所教会学校,现今的梧州民主路小学便是当年教会所办的“圣心小学”。

巷子的尽头还掩藏着一个“富荣里”,从名字上便透着富足繁荣之气,想必里面住的是靠生意发达的商界人士,据说巷口的牌坊还是目前梧州仅存的水磨石青砖牌坊,连砖块当年都是从香港运进。

巷内有多座三层高的青砖大宅,虽然大多已无人居住打理,但仍可见一派古朴雅致。

居巷口右侧的一栋保护得最好,叫“林永华堂”,为广东新会籍林姓父子两人所建,民国初年到梧州经商,之后买地建楼,因当年很多广东商人在沙街一带经商,其中便有许多新会籍同乡,所以这间“林永华堂”成为了新会籍人士交流的场所,相当于一个“新会会馆”了。

在靠巷子的一侧,大宅的石基上,还清晰可见“林宅界”三个字,也是当年富人区的专属了。

如今的维新里,没有了车马喧哗,但那些历史遗痕,一栋栋深宅大院,都还在讲述这里曾有过的繁华盛景。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