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社会时期,权力实在是一个令人着迷的东西,它没有实体却令人们追逐疯狂。有人为它连曾经出生入死的兄弟都能杀尽,有人为它能抛妻弃子,有人为它甚至能弑父弑兄。友情、亲情在它面前什么都不算,因为只要得到了它,便是得到了财富、天下。人们很少在事情上花上几十年的时间,但为了权利,甚至愿意祖孙三代谋划67年。
晋国,是周朝的周王族诸侯国,周初的时候被周天子封爵。首任国君为唐叔虞,此人是姬发的儿子,周成王的弟弟。说来晋国得封还是一句戏言,当时周成王跟叔虞一起闲聊,他拿梧桐叶削成圭玉形状给叔虞,说将此封给你。结果被史官知道了,便请求周成王分封叔虞,理由是天子无戏言。
不管如何,晋国就这样诞生了,成为周王室的重要卿土。古人一向信奉嫡长子继承制度,嫡长子那一脉被认为是大宗,国君的其他儿子便会认为是小宗。大宗继承父亲的一切,包括国君之位,小宗作为庶子,能得到的遗产少之又少。晋国原先奉行的也是嫡长子继承制度,然而在67年的内乱之后变了,一支小宗篡夺了大宗的国君之位,成了正统。
这支小宗的篡位之路是从曲沃桓叔开始的,曲沃桓叔,姬姓,名成师。他的父亲是晋穆侯,哥哥晋文侯,有意思是他叫成师,哥哥却叫仇。两个人的名字都是晋穆侯取的,因为仇出生的时候打了败仗,成师出生的时候打了胜仗。可这名字很不妥,因为仇有仇敌的意思,成师有成就的意思。
然而仇才是太子,所以晋国的大夫师服便说:名,自命也;物,自定也。今适庶名反逆,此後晋其能毋乱乎?”意思就是说,事物本身有客观规律,现在嫡子跟庶子的名字相反,以后晋国能不出乱子吗?师服可以说是一语成谶,因为从成师开始,这一支的祖孙三代开始了谋朝篡位之路。
本来他想篡位也没机会,但很不巧,仇去世得早。晋文侯三十五年(公元前746年),晋昭侯登基,第二年给自己的这位叔父封在了曲沃(今山西省曲沃县)。这下彻底乱套了,因为当时的曲沃比晋国的都城翼城还大,不仅违背周礼也给了臣下崛起的机会。师服劝谏过,可晋昭侯没听,五十八岁的曲沃桓叔有了更大的权利。
他平时靠着德行和才能,便在人们心中的威望很高,手底下有不少的有志之士。在曲沃桓叔的有心经营下,加上优越的地理条件,曲沃很快成为晋国第二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实力和影响力远远超过翼城,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国家有了两个能互相对抗的实力。晋昭侯没有制止,曲沃桓叔欲望愈加的膨胀,心里有了篡夺侄子政权的念头。
晋昭侯七年(公元前739年),潘父杀晋昭侯,迎立曲沃桓叔。不过当时国君一派的力量还很大,因此他没能入主翼城,只好退回曲沃。晋昭侯的儿子平登基,是为晋孝侯,潘父被诛杀。曲沃桓叔如何能甘心?也令其子孙有了夺位的心,于是曲沃庄伯(曲沃桓叔儿子)、曲沃武公(曲沃桓叔孙子)接连杀死五君,也就是晋昭侯、晋孝侯、晋哀侯、晋小子侯、晋侯缗。
还驱逐了一位晋鄂侯,于晋侯缗二十七年(公元前678年)夺位成功,晋国公室被灭。67年的内乱中,曲沃桓叔这一支小宗,最终在三代的经营下大败了晋昭侯那一支大宗。要知道,这三位所杀的五位君主可都是他们的亲人啊,权力实在是一个令人疯狂的东西。不过晋国从曲沃武公的儿子晋献公开始,走上了强国之路,一度独霸中原。
参考资料:《左传》、《国语》、《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