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文公公子鲍这个人很仁慈,当年赈济灾民,搞的是“雨露均沾”,为的是给自己赢得足够的政治资本。《左传》载:”亲自桓以下,无不恤也“,对待宋桓公以下的公室亲眷,都给予抚恤,宋桓公其后是宋襄公,再到宋文公的父亲,也就是宋成公,这段时间是宋国国力自巅峰急转直下的时期,国民对宋文公这样的仁慈之君,自然是相当期待的。宋文公还是公子鲍的时候,史书说”公子鲍美而艳,襄夫人欲通之“,一个男人美到这样的程度,也可说是没准了,就连自己的嫡祖母也喜欢自己,这本身就是烦恼的事情。
在宋襄公夫人王姬看来,公子鲍就是自家宫里的人,自己想喜欢就喜欢,而且自己是其祖母,有着某种话语权,在追求自由恋爱这个事情上,公子鲍显然无法自主选择。《左传》载:”襄夫人欲通之,而不可,夫人助之施。昭公无道,国人奉公子鲍以因夫人。“公子鲍最终的选择,可能无可奈何,宋襄公夫人王姬与他达成了某种政治上的交易,就是以宋国君位以赢取两人的亲密关系。这是推崇仁义礼制的宋襄公无法想象的,礼崩乐坏的事情就在宋国发生,而且发生得如此彻底。
在公子鲍的嫡兄宋昭公时代,宋国的地位一落千丈,宋昭公沦落到成为保镖部队,陪同楚穆王到野外打猎。史书中说的”昭公无道,国人奉公子鲍以因夫人“,宋昭公到底有道还是无道,在国人看来,尤其是宋襄公时代宋国对诸侯列国的影响,尚且在国人的思维中残存着记忆,因此即便公子鲍跟祖母王子姬私通,也不过是宫闱秘事,也就是个宋国桥段而已,吃完饭吹吹牛也就完了。而宋昭公作为宋国国君跑去跟蛮夷楚国当保镖,问题就来了,这是宋国国民的耻辱,虽然可能这只是一厢情愿,楚国并非是中原人自以为是的弱国。
宋文公正式继位后面临的政治格局非常险恶,在宋国数十年间的王位争夺战中,郑国、齐国、鲁国等国都曾经参与其中,期间各门各派,明争暗斗,绝不再是宋襄公之后的单纯宋郑派系争夺战。此间作为后宫女人的王姬居然可以发动公邑大夫攻杀宋昭公,可见所谓外戚势力在宋国已经非常具有实力。那么宋文公继位后的第一危机,就是要防范好这些外戚势力的发展壮大,而因王姬对其钟爱有加,这即是宋文公可以利用的机会。史书中宋文公继位的事情还算是较为平稳,因此宋文公与王姬之间的交易和默契,也就不言自明。
在宋文公而言,内部的最大危机则是宋昭公派系的公族子弟。跟宋文公相同,宋昭公当年也是在国人支持中弑杀宋后废公而自立的。而且宋昭公在军中亦有不少支持者,《左传》里的”襄公之孙孔叔、公孙钟离及大司马公子卬,皆昭公之党也“,大司马即是掌管军权的主要人物,即类似于宋国军事委员会主席,这样的人物为宋昭公党派,当然宋昭公并非是那种一无是处的君主。当然,王姬为讨好宋文公,极早就在处心积虑的筹谋,宋昭公身边的关键人物很早也就被其铲除。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形容王姬对宋文公的重要性,就是”If you miss the train im on,You will know that i am gone“,宋文公如果错过王姬,就不可能有后来的顺利继位。
《史记》载:"二年,昭公子因文公母弟须与武、缪、戴、庄、桓之族为乱,文公尽诛之,出武、缪之族。"前面数代宋国国君的后裔族人,显然与宋昭公是建立了相当关系的,即便宋文公已经正式登位,他们依然要发动内部动乱,为的是拥护宋昭公之子抢回公位。此时的宋文公改变当年抚恤族人的善心,露出君王所独有的决断,直接釜底抽薪,将叛乱的核心人物,即宋昭公之子诛杀,并诱导叛乱者内部之动乱,软硬兼施,并最终受降部分叛乱者,而将宋武公、宋穆公的族人驱逐出境。宋国的政局也自此得以稳定,宋文公借晋楚称霸战火重新燃起的机会,开始发展宋国经济,以休养生息。
宋文公在位时间有二十多年,总体来说也算是宋国的中兴之主,即便当时南方有楚庄王称霸,但宋文公在位期间,保持宋国中立之态,国内培育出大量倡导和平的朝臣,频繁经历战乱的中原诸侯国们,在宋国的主流思想引导下,对待通过战争称霸的态度有所转变,其中就有后来主导以外交协商止息兵戈的宋国朝臣华元。宋国在此时期基本上开始享有独立发展之机,没有倾向于任何强大的诸侯国,如晋楚等国。《左传》载:”滕人恃晋而不事宋,六月,宋师伐滕……夏,楚子伐宋,以其救萧也。”宋文公12年,宋国因为滕国依附晋国而不事奉宋国,派兵进攻滕国。后来,宋文公还与楚国的附庸国为敌,甚至抓捕楚国经过宋国的使者。总体评价,宋文公虽在晚年受晋楚称霸之害,导致宋国地位降低,但其在位期间,终于止息宋国的公子争位乱战,是为宋国有功劳的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