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破解“健身去哪儿”难题 社区有妙招

2020-11-01新闻15

原标题:破解“健身去哪儿”难题 社区有妙招

出门进公园健身成首选

上午8时,家住北京永定门外西革新里的刘东明收拾好屋子后,一如既往地来到楼下的西革新里城市休闲公园。先在健身步道上走两圈,然后再到健身路径上压压腿,最后再和老哥们在凉亭中下两局象棋。既有动态的健身活动,也有智力运动,丰富的体育活动,让刘东明十分开心。

几年以前,刘东明要想去健身,只能步行20分钟去陶然亭公园或者步行30分钟去天坛公园。随着西革新里城市休闲公园建成后,下楼就是公园,不仅可以与老街坊聊天,还能一起锻炼,不用在路上呼吸汽车尾气,对身体也好。

西革新里城市休闲公园虽然面积不大,整体呈带状分布,但是公园里健身步道、健身路径样样齐全。据了解,该公园总面积为18915平方米,有半场篮球场1处、休闲广场4处、健身广场1处、廊架及儿童游乐场1处,户外健身器材的种类十分充足。公园从东向西分为漫步休憩区、健身休闲区、游戏休闲区三个功能分区,具备休憩、健身等功能。此外,长约1400米的健身步道,更是附近居民健身的首选。公园中还有充足的照明系统,即使晚上在这里跑步、健走,同样十分便捷。

现在已经到了秋季,公园里的景色,依旧非常美丽。对于喜爱健身的人们来说,在公园中不仅可以健步走、跑步,还可以打球、跳舞。既是公园,更是运动场,举步可就的健身场地,让生活在西革新里的居民们看在眼里乐在心中。

“现在天气逐渐冷了,很多人都不愿意出门健身,特别是不愿意去距离家比较远的地方锻炼。但是,在我心里锻炼身体和吃饭是一样的,每天都要进行。西革新里城市休闲公园中的健身设施不仅免费,而且有专人定期维护,让我们可以安心使用。环境优美、器材充足,从家中走到公园最多也就5分钟,拥有这样的健身场地,想不运动都难。”谈及身边的健身场地,刘东明开心地说。

近年来,北京市体育局以破解健身难题为重点,2019年通过充分挖掘各种道路资源,全市16个区的社区和公园等场所,建设了150余公里的健走步道。同时,着力补齐城市副中心等地体育场地设施短板,更新安装150套全民健身路径器材,25片智能全民健身路径,购置配发116套室内乒乓球桌和88套台球桌,完成25个50至100平方米室内健身室建设,新建50片多功能场地和5公里健走步道。这一系列数字的背后,体现的是近年来北京市全民健身事业,特别是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

社区健身房 项目有创新

在浙江杭州蒋村花园街道社区健身活动中心,专业健身教练正一对一指导学员,课程表上内容琳琅满目,除了杠铃塑形、活力芭蕾、纤体瑜伽等项目,还有蹦床精品课、核心特训腰腹塑形课、有氧舞蹈踏板课等创新项目,52岁的张阿姨和女儿欣欣是这里的常客,“几年前,我和妈妈就开始跳广场舞。我还创建了一个蒋村花园广场舞团,每天领着大家一起跳,妈妈也在队伍里。”欣欣说:“我们母女关系一直很融洽。白天我上班,妈妈就在家帮我带孩子,晚上抽空一起去跳广场舞。”2019年5月蒋村花园健身活动中心开放,母女一起迷上健身课,成为社区里积极健身的榜样。

蒋村街道相关负责人陈磊告诉记者,蒋村花园社区常住人口8000多人,流动人口17000多人,原本流动人口和街道社区互动相对较少,运动健身需求又比较旺盛。为了提高社区流动人口的归属感与幸福指数,加强青年人群与街道社区的互动和黏性,社区首创健康驿站进驻社区。“利用闲置社区用房,以公益创投的方式进行合作。社区提供场地,企业装修运营,还提供健身公益课程,同时提供积分兑换,参加社区活动,比如垃圾分类,平安巡防可以活动积分兑换相应权利。不仅通过运动营造了快乐、幸福的社区文化,也让活动中心成为老百姓身边的健康驿站,让大家足不出户乐享健身。”陈磊说道。

在陕西西安未央区,26岁的李明明所在的小区也开始了老旧小区改造的步伐,她说道:“不光是在西安,在我的老家河南,我父母的小区已经改造完毕了,小区里不仅墙面焕然一新,环境更加优美,还增添了很多健身设施,不出小区门就能满足健身需求。现在,我们小区也开始动工了,过去小区里没有健身房,健身路径也比较老,希望这次改造我们可以多一个健身房,收费低一些,同时增加一些智能设备,让运动数据可以和手表相连接,健康监测也能更加清晰。大家可以组织一些运动比赛、健身团体赛等,让社区活跃起来,也让大家通过运动更健康。”

健身智能化 生活更精致

夜色未退,家住青岛市北区兴隆家园小区的67岁居民李盛华走出家门,明亮的社区灯光和崭新的智能化健身器材让他十分满意,每天清晨,他都会来小区的健身场地锻炼身体。今年是他入住小区的第十个年头,李盛华不禁感叹:“大家终于有了锻炼的地方,和以前相比,现在小区自从升级了智能健身设施和灯光,感觉小区变得更温馨了。”

的确如此,现在,兴隆家园小区的居民纷纷走出家门锻炼,智能健身设施成为社区居民的新晋打卡地,深受周边居民的青睐。“我们小区自从安装上健身设施,每天傍晚和节假日好多居民都愿意过来。”小区居民说道。

记者了解到,除基础型健身设施外,此次还有不少智能建设器材,可帮助居民在运动时实时监测心率及运动时长等变化。王辰贵是小区第一批入住的居民,他告诉记者,“今年是兴隆家园建成的第15个年头,也是小区里第一次有了智能健身设施,以前大家吃完饭都只能在小区里溜达,没有别的活动,自从有了这些健身设施,茶余饭后的娱乐活动丰富了很多。”

在兴隆家园已安装的8个不同类型的健身设施上,不仅有满足群众健身需要的设施,每件设施的顶上都配有太阳能LED照明灯,在阳光充足的情况下,居民白天和晚上都可以随时锻炼。记者观察到,很多居民在排队等候使用健身器材,居民刘竸惠表示,智能健身器材给老百姓提供了很好的健身环境,如果器材数量再增加一些就更好了。

兴隆家园的智能化体育设施还会继续升级改造,智能健身设施可监测到人们运动时的心率、消耗卡路里数据及运动时间,以此可帮助居民更直观地了解运动状态。除此之外,智能健身设施还能提供语音提醒、音乐播放及USB充电功能。

智能健身设施不仅给兴隆家园居民带来了全新的健身体验,在打破了传统型健身方式同时,为满足群众健身需要提供了很多便利,居民们不仅可以强健体质,还融洽了邻里感情。居民们纷纷表示:“智能健身设施让兴隆家园的居民生活更加‘精致’了。”

球场档次高 “增福”为居民

随着社区健身场地设施的改造提升,山东潍坊增福堂社区这座老旧小区真的像它的名字一样,为小区里的居民们“增福”了。

放眼看去,社区居民楼下的中间空地上就是大型健身广场,四周是跑道,外侧还有供居民休憩的小花园,健身路径各种器材应有尽有,广场上常有居民在这里打排球或者网球。下午4时之后,健身场地的利用率极高。老年人也可以在旁边的花园遛弯,或者在树下乘凉,很是惬意。这还不算什么,最让小区居民引以为自豪的就是社区内免费开放的一座笼式篮球场,塑胶地面显得档次很高,周末球场内打球的居民爆满。

“这个小区虽然是个老旧小区,但是这里的健身场地,尤其是这个免费为市民开放的笼式篮球场,在我们这一片是很出名的,吸引了周围很多小区的篮球爱好者慕名而来打球,有的甚至家住的地方离这个小区很远,也会特意跑来打球。”家住潍城区上城国际小区的运动爱好者王子宁说。

据社区负责人介绍说,为了丰富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小区于2018年进行了健身场地设施提升改造。安装了健身器材18件,健身步道长160米、宽7.5米、面积1200平方米,建成城区10分钟健身圈,深受社区群众和周边市民的喜爱。尤其是新设立的笼式篮球场,为热爱篮球的市民提供了良好的运动条件,方便大家日常打球健身,让社区居民幸福满满。

在浙江杭州东新街道社区中的空地,原本是一块被部分业主用来违规停车的地方,经过社区对场地设施建造和提升,现成为一个全新的可供居民锻炼的健身基地。尤其到了周末的时候,广场舞,羽毛球,气排球等运动项目应有尽有,两片运动场地上热火朝天,居民们自发组队,老少同场,男女混搭,打球打得不亦乐乎。

社区居民张斌说:“没有这块球场之前,小区里能活动的地方很少,后来街道社区重新规划建造,把这块空地平整、画线改造成了气排球场地,今年暑期,社区又将原本已破损不堪的水泥场地升级改造成塑胶场地,增添了气排球和羽毛球设备,让周边的老百姓有了健身活动好去处。”

来源:中国体育报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