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手上记忆“博物馆+”的无限可能与文化主体性

2020-11-01新闻20

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文化学院师生到蓝花叙事博物馆访学

10月20日,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文化学院职业技术教育专业研究生师生一行莅临蓝花叙事生活小馆进行访学活动。

在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文化学院教授刘芳、贵州师范大学瑞士研究中心副主任郭锐教授,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文化学院马静副教授的带领下,师生们随着蓝花叙事博物馆工作人员葛春培全面参观了蓝花叙事博物馆。

蓝花叙事生活小馆原址系村民王大明的老宅。老宅于1975年修建。原是一处一层三开间石木结构瓦房。因年久失修,墙体开裂,整体拆除后,从遵义拆迁一栋即将被水库淹没的老瓦房到此复建。房屋营造师傅为遵义掌木师。他们整栋拆房后编号运回,充分发挥了工匠智慧和传统手工技艺,以传统建筑营造改建为两层带阁楼的榫卯木结构砖混建筑,并在院前添加了朝门。

蓝花叙事生活小馆整个建筑面积1000平方,主楼系三层榫卯木建筑,配套有会议室、非遗体验室、非遗餐厅和水上粮仓茶室,展厅分为展厅、资料室、文创室、休息间和茶室,整过空间不仅展陈部分蓝花叙事收藏藏品,每一个空间都利用从乡村收集的农耕用具、老家具,进行再在地营造。

大家从馆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物一器,随蓝花叙事文化讲解员开始进入蓝花叙事营造的文化空间,展厅中所收藏的丹寨、织金、纳雍蜡染的纹样,都用说明牌讲述了展示物件在特定用途以及意义。挂在蓝花叙事大厅里的两幅丹寨蜡染,画着八角纹、蕨菜纹、马蹄纹等纹样,都是古老的纹样,和当地少数民族的仪式活动相关联,这些用在祭祀等庄严场合里的蜡染纹样,不能轻易作改变的,古老的纹样保留至今。

蓝花叙事小馆注重藏品文化意义的解读

苗族服饰安静地端挂展厅

学生们在仔细观看展品

小馆二楼展示的石阡印染,工艺与蜡染有所区别。印染的花板也颇为讲究,花板是蛋清或面糊将一层层手工纸粘在一起,再用桐油反复刷好再阴干。蓝花叙事团队历经曲折才找到了石阡印染的手艺人,手艺人最终也拾起这一面临消亡的印染技艺。

在印染展室了解印染工艺,倾听恢复印染工坊的故事

大家在参观小馆时,小馆的猫咪财果果也跟着大家“听讲”,那样乖巧的样子,惹人生欢。刘芳老师说,在小馆里的小动物们好像都具有了“人性”,喜欢走到人群里,追求热闹以及爱抚。

小馆财果果总是穿巡在藏品间听故事

小馆大宝嘎子寻人怜爱

参观完小馆之后,山里的云层里露出了暖阳。师生们坐在稻谷边的茶台上与贵州省人类学学会副会长、蓝花叙事发起人王小梅自由交谈。王小梅希望能与贵州师范大学合作,做一个人类学文化交流论坛,用博物馆+的方式,将更多的东西分享给外面的世界。

“结庐在人境”的蓝花叙事,每个人都会对这个馆是如何建成的。对其在大山里存在方式产生浓厚兴趣。王小梅说自己大学时就喜欢蜡染,毕业之后进入贵州日报工作,所到之地都会去寻找这些美丽的传统手工艺,并写稿子在报纸上发表,这样慢慢的收藏了一些研究样本。王小梅说,蓝花叙事团队经过多年的积累和沉淀,经过两年的努力建立了自己的博物馆,成为展示以蜡染为主的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和交流点,同时这里更像是一个村寨生态博物馆的信息中心,希望能够以此为中心保护和传承这个村寨的传统农耕文明。在多年的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经验后,团队结交了很多蓝花叙事的朋友们,搬回深山并不意味着走向封闭,而是更加外向地和外面的世界进行交流和合作。

王小梅向大家介绍了蓝花叙事的工作重点,她说:“我相信收藏有这么多少数民族物件的机构和个人不少,但是注重研究藏品背后的文化蕴意是少有,至少多年持续去围绕这些物件研究和讲述它们的文化内涵的机构是很少的。我们已经出版了世界册关于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手工艺的书,但是我们需要做的案头工作还很多,希望能把博物馆的资料都完整地整理出来,建立档案,数据能够全媒体分享,让博物馆藏品资源更加社会化,实现其价值。”因此,蓝花叙事团队更注重藏品的背后文化意义,还有制作这些物件的人以及族群与之粘连的生命历程、族群仪式和神性世界。“我们看待藏品的视角是不一样的,他们不是多值钱的宝,而是一地方保存的文化研究样本。”王小梅在交流中提到。

蓝花叙事小馆的参观和交流,也牵出同学们藏在内心的乡愁。研究生周敏琴说:“我们在身边看着习惯的东西会想当然被忽视掉,反而是别人觉得这个弥足珍贵。我觉得我应该反思一下自己以前做的事情。”

郭锐教授说:“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一个是跨文化,一个是比较,你一定要学会比较,站在自己的对立面看待。或者站在你的调查对象来看。你要跳出来,又要进得去。进得去又要跳出来,这样才会通。”

做深度文化访谈是王小梅在报社多年采访积累的经验。在过去的十几年中,蓝花叙事团队运用口述史的方法进行了常年的地方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人群和文化名人的口述历史访谈,出版了不少成果。贵州师范学院国旅学院的多位人类学教授、博士这几年都作为蓝花叙事团队的专家参与到乡村博物馆项目、习酒口述史中,带队进行田野调查,进行文本整理,共同出版口述史成果。大家还讨论,一个不被关注的人,当通过访谈了解他的人生阅历,对很多人的成长都会有启发。大家都觉得这些真实的人生经历有时比看小说还有意思。

交流到最好,研究生同学们拿出了小本子,开始写下问题,进行提问。

付雪:想做成像这样一个小馆或博物馆,需要做什么工作?

王小梅:首先你要有藏品,想做成一个永久性的博物馆,还是要有自己的地方。思考怎么运用当地的物件来营建出一个博物馆,要用一种“不浪费的人类学”方法和“物尽其用”的原则。还要对这些藏品有研究,要进行采集和田野调查,要整理信息系统,对物件进行文化解读,要做一个展陈大纲,然后,有一套展陈的方式,想想怎么把有它呈现出来。基本博物馆就建出来了。

付雪:社区文化的梳理包括哪些东西?

王小梅:我们的做的方式是对社区基本资源作调查,要对其有充分了解。以文化为主导博物馆,去找当地的文化人。我们一般要采访十个人,遴选的方法是从村庄有研究的文化名人,研究他对村庄文化的解读。在村庄生活的文化老人,如果是少数民族地区,就找巫师、寨老这些人。这些人是最重要的,他们掌握了村寨的历史和文化系统。如果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群,只要完整掌握记忆,并一直在传承,对申报在册的和没有申报的,都可以安如口述史采集对象。总之,我们做这个口述史采集对象的遴选有三个构架:从外来的研究这个村庄的人找到文献;村庄内部从村庄出去的读过书并对村庄文化有所理解的人;在村庄一直生活的人。整理村庄的历史以及文脉,运用口述史的方法特别好,可以收集很多东西。在乡村做一个博物馆是很难的,因为基本没有文献和文字记录,要从头开始做整个的文化梳理。

赖琴:你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是不是有你们自己的模式?

我们作了一些梳理,但我们也跟着发展在思考如何加入新的内容,让公益文化机构如何能自身造血,如何能长效地可持续地存续,为前黔地非遗的保护传承和发展献一点力。王小梅告诉大家,更希望做博物馆+的模式,无论如何加大,都是以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为主体的。

馆前合影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博物馆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