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中国古代历史的传说时代

2020-10-31新闻9

中国是世界上著名的文明古国。早在五千年至七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有了农业,使用了原始文字,脱胎于氏族部落的早期国家组织也开始出现。这一时期出现了中华民族传说中的人文始祖——炎帝和黄帝,炎黄之后又出现了以民主选举和选贤任能著称的尧帝和舜帝。炎黄尧舜以及比他们更早的原始先祖,为开创中华文明进行了前赴后继、不屈不挠的斗争,留下了许多永远值得人们记取的动人故事。

我国古史传说中的英雄人物很多,但各书记载互有出入,莫衷一是。有些传说出于后人的推想敷演,不一定可信。如果按社会发展阶段来讲,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炎帝、黄帝、尧、舜可以作为各个历史阶段英雄人物的象征和化身。现在我们以炎黄和尧舜为主,略作论述。

关于有巢氏和燧人氏。《韩非子·五蠧》说:“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庄子·盗跖》说:“古者禽兽多而人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礼记·礼运》说:“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巢。”《白虎通·卷一》说:“谓之‘遂人’何,钻木燧取火,教民熟食,养人利性,避臭去毒,谓之燧人也。”古书记载的有巢氏和燧人氏的故事,应该说是有些历史依据的。

最早的人类是否筑巢住在树上,从现有的考古资料来看,还不能证明。但是,目前没有考古资料能证明,不能说就没有。因为猿人住在山洞里,实物容易保存,可以考古材料作证;几十万几百万年前的树木,早已毁灭或埋入地下成为煤炭,古代人住在树上要用考古手段来证明,是不可能的。但是我国古代有以鸟为图腾、崇拜鸟的传统,如商族、秦族即是。历代发生洪水,人们常爬上树以避水害;鸟巢的结构很牢固,今天我国还学习鸟巢结构建筑体育场馆,原始人类学习鸟居,在条件合适的地方住到树上以避兽害,是完全可能的。有巢氏时代在燧人氏之前,应相当于从类人猿进化为猿人的阶段。元谋猿人、蓝田猿人、北京猿人相当于这个时期。当时的原始人类或住洞中,或住树上,过着简单的原始群居生活。所以有巢氏并不指某个人物,而是对当时人们的一种集体称呼。

有巢氏之后是钻木取火的燧人氏。我国发明燧石敲击取火或钻木取火的时代应在距今十万年前的古人阶段,那时原始先民已掌握了人工取火技术。从考古资料来看,古人阶段的丁村人、许家窑人,人工取火主要是使用燧石互相打击取火,人们只要带上这种石头,走到那里都可以随时打击取火。用木头钻燧取火也是当时人们习用的一种方法,但木头不能保存太久,在考古资料中不可能发现钻燧取火的实物。燧人氏的故事反映了原始社会用人工取火的整个时代,燧人氏也就是那个时代英雄人物的象征和化身了。

燧人氏之后是从事狩猎捕鱼的伏羲氏。《易·系辞》说:“古者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作八卦……作结绳而为罔罟,以佃以渔。”《白虎通》卷一说:“古之时未有三纲六纪,民但知其母,不知其父。……饥即求食,饱即弃余。茹毛饮血,而衣皮苇。于是伏羲仰观象于天,俯察法于地,因夫妇,正五行,始定人道。画八卦以治天下,治下伏而化之,故谓之伏羲氏。”

伏羲氏相当于什么时代呢?应该属于母系氏族公社的形成时期。因为那时人们已产生原始的信仰和最初的宗教观念,把原始人通过观天察地以定阴阳八卦的时间定在这个时代是合适的。从伏羲氏时代民知其母,不知其父,没有三纲六纪的情况来看,亦属于已经产生族外群婚,但还没有固定的夫妻关系的母系氏族公社早期。从当时人民衣兽皮衣服可知还没有产生原始纺织业。从饮食上看饥则求食,饱则弃余,以及伏羲氏结绳为网,以佃以渔来看,人们还没有依靠农业作为食物的主要来源,人们的主要生产活动还停留在捕鱼、狩猎、采集等活动上。所以关于伏羲氏的故事反映了从山顶洞人到仰韶文化这一时期人类的生活。

伏羲氏之后是发明了农业和医药的神农氏。我国自古以农立国,关于神农氏的传说和记载很多,神农氏和炎黄尧舜一样家喻户晓。神农氏和炎帝常连在一起称为炎帝神农氏。这里有个问题需要解决。发明农业的神农氏应在约六千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也就是炎帝神农氏是六千年前的英雄人物,但《史记》又记载炎帝与黄帝争战,为黄帝打败,结成了以黄帝为首的部落联盟,这件事应发生在父系氏族公社后期即国家形成时期,最早也不超过五千年前,炎帝怎么会活动了一千多年呢?现在学术界已有公认的看法,即神农氏也好,炎帝也好,并非一个固定人名。神农氏是发明了农业的英雄人物的象征和化身,炎字为两个火字,象征着原始农业发明时的刀耕火种,称之为炎帝是对发明刀耕火种的英雄人物的尊称,就像封建社会的皇帝是尊称而并非指某个人一样。

炎帝神农氏应是首先发明农业的第一代炎帝,其子孙承袭了炎帝的尊号,到了黄帝时代,神农氏世衰,与黄帝争战的炎帝应是第一代炎帝的子孙后裔,所以只称其帝号,而不再称以神农氏。

炎帝神农氏在五六千年前有什么文化活动和创造发明呢?这方面记载很多,试举数例:

《汉书·律历志》说:“炎帝神农氏……以火承木,故为炎帝;教民耕农,故天下号曰神农氏。”《庄子·盗跖》说:“神农之世”是“卧则居居,起则于于,民知其母,不知其父,与麋鹿共处,耕而食,织而衣,无相害之心”。《商君书·画策》说:“神农之世,男耕而食,女织而衣,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淮南子·修务训》说:“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太平御览》卷七二一说:“炎帝神农氏,长于姜水,始教天下五谷而食之,以省杀生。尝味草木,宜药疗疾,救夭伤人命,百姓日用而不知。”

综合史料记载所述,炎帝神农氏对上古华夏文明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表现在七个方面。第一,发明了农业最初的生产工具耒耜,使原始先民从采集狩猎的野蛮时代过渡到定居的农业文明时代。第二,亲尝百草,发明中草药,用以医治人民的疾病,从而结束了原始时代得病不知病、有病无医的状况。第三,利用原始的天象知识,教民交易经商,使民互通有无。第四,炎为放火烧山之意,即原始农业初创时的刀耕火种。神农氏又称烈山氏,烈山亦即放火烧山。炎帝、烈山之名都起于原始农业。“神农”言其创造发明;“炎”、“烈山”言其使用的方法和手段。三个称呼本属一体。第五,炎帝神农氏时代衰落后,黄帝才起而代之。炎帝发明农业,始创文明,开始于母系社会的原始共产时代;黄帝崛起于父系氏族向部落联盟过渡时代,以武力兼并各族,一统天下,完成了从原始时代向文明时代的过渡。炎黄并称而以炎帝列前,符合历史发展顺序,也符合由农业产生文明到阶级统治建立进入文明时代的历史规律。第六,炎帝神农氏是一个历史时代英雄人物的象征和化身。炎帝神农氏在上古时代极端艰险困苦的生活环境下敢于牺牲,敢于开拓,勇于创新,不屈不挠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先祖开创伟大中华文明的原因,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象征和结晶。第七,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人文始祖。炎帝精神突出反映在重农务本、开拓进取、勤劳智慧方面,而黄帝精神除了有自己的创造发明外,突出在民族联合、国家统一、开创华夏基业方面。

发明了农业的炎帝神农氏传了很多代以后,母系共产社会已让位于父系家长制社会,《史记》说:“神农氏世衰”,即神农氏的原始共产社会时代已衰落了。那时黄河渭水流域崛起了势力更强的黄帝部落。黄帝和黄帝部落的贡献,突出表现在生产上的创造发明及在政治军事上统一各族和黄河流域,为国家的建立奠定基础两个方面。

黄帝或黄帝部落对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有什么贡献呢?试举若干史料记载说明。

《易·系辞》说:“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重门击柝,以待暴客。……断木为杵,掘地为臼;臼杵之利,万民以济。……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而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徵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国语·晋语》说:

同姓如兄弟,黄帝之子二十五人,其同姓者二人而已。……其同生而异姓者,四母之子,别为十二姓。凡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儇、依是也。唯青阳与苍林氏同于黄帝,故皆为己姓。……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

关于黄帝的记载很多,且常有互相矛盾之处,并掺杂有很多后人敷演添加的成分。综合来看,黄帝或黄帝族的事迹,可以归结为五个方面:

第一,黄帝一向被列为五帝之首(五帝的说法各有不同,一般认为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是文明时代开始阶段最主要的英雄人物。黄帝号有熊氏,反映黄帝族以熊为祖宗神(图腾),又号轩辕氏。黄帝作战时,曾训练熊等动物参战,反映了对熊的崇拜,应是起源于西方的部落。

第二,黄帝部落有很多发明,古代人除把火耕烧荒种田和发明中草药归功于炎帝神农氏外,其他发明都归功于黄帝和黄帝部落。黄帝部落发明了衣服,黄帝的妻子缧祖发明了养蚕缫丝。此外,发明了舟楫,以利交通;人工饲养了牛马,以便于拉车乘骑;建造了坚固的木门,以防侵扰;制造了杵臼,以舂米谷;发明了弓矢,以利打猎和防卫;种植了黍、稷、菽、麦、稻等五谷,发展了农业,等等。这许多创造发明,是以黄帝为首的黄帝族集体完成的,所以史书上常把黄帝和尧、舜并提。

第三,有关黄帝的史料中提到神农氏和炎帝时,都把神农氏和炎帝分开。神农氏在黄帝之前,由于神农氏“世衰”、“弗能征”,才为黄帝的崛起以征伐不享、一统天下创造了条件。很明显,“世衰”指的是神农氏原来保留的一套氏族民主制度,在父权家长制时代已经不适用,不再能号令和征伐天下,势必要让位于以暴力征讨不享的黄帝族。史料中提到的“炎帝欲侵陵诸侯”的炎帝,应是与黄帝同一时代的第一代炎帝的后裔。其所以不再称神农氏,因为这个炎帝后裔已放弃了原来神农氏的民主传统,又与农业脱了钩,与黄帝一样成为了欲以武力发展势力的父系部落领袖。

第四,《国语·晋语》所说黄帝、炎帝均为少典娶有蟜氏而生,炎黄似成兄弟,这应该是炎黄结盟,姬姜世代通婚,成为近亲部落后出现的看法,不太可能是历史真实。黄帝之子二十五人,证明黄帝时代已是父权制时代,血统按父系计算,而且实行了对男子单方面的群婚,故其子女可有几十人之多。二十五人得了十二姓,这十二姓大多数为地名,反映氏族部落组织与地域组织的逐步结合,这正是形成国家的基本前提。

第五,黄帝之所以成为中华民族开创文明历史的第一位圣人,主要还在于他顺应历史发展的要求,废除了神农氏时代的母系氏族民主制,采用武力平定了当时中国北方氏族分裂势力,先征服了炎帝,与炎帝结成了部落联盟,后征服了蚩尤,势力扩大到东方夷族地区,完成了对黄河流域的统一,初步建立了在氏族宗法制基础上的统治,使华夏历史迈入了文明史的阶段。

黄帝之后,一方面部落联盟内仍保留了各部落首领民主议政,选贤任能的民主习惯,另一方面联盟首长的专制权力也在加强,如黄帝子孙颛顼当政时,《国语·楚语》记载说:“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即已建立了观察天象、通晓巫术的“南正重”之类的官职和专管地上民事的“火正黎”之类的官职,神事与民事分离,而统一受王权的指挥。黄帝之后最著名的古代圣贤就是尧和舜了。据记载尧为黄帝的后裔,他和舜都是古代传说中的五帝之一。

关于尧当部落联盟首长时的功绩,据古史记载,首先,他能在仁德的基础上,亲睦家族,团结各族,联合万邦,即《尚书·尧典》所说“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也就是尧帝首先团结了自己的宗族,然后团结了自己的部落,再协调了部落联盟内“万邦”的关系,达成了万邦内的和谐联合,使黎民即广大人民得到了安宁。这是古书上记载的尧的主要功绩,也是尧能够推行民主议事和禅让制度的基础。

其次,尧时天下发洪水,他主持了治水工作,与自然灾害作斗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当时,“汤汤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尧和“四岳”即各地部落领袖商量,寻找能治水的能人,“四岳”推荐了鲧。尧觉得鲧常违命损害宗族的利益,不同意让鲧去治水。“四岳”说:让鲧去试试吧,如果不行再换人。尧于是听了“四岳”的话,用鲧去治水。鲧治水九年不成,尧于是继续求贤,得到了东方夷族的贤人舜。尧年迈时舜代行天子之政,了解到鲧治水无效,将鲧放逐到羽山而死。舜举荐鲧之子禹治水,得到了成功。这是原始部落民主制度的反映。

炎黄尧舜,就是这样开拓了华夏的早期文明,奠定了华夏传统文化的基础。作为中华民族的始祖圣贤,他们的事迹和功勋,将传颂千古,为华夏子孙所纪念。

#神话传说#名著典籍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