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紫禁城不应放弃宫廷岔曲而追寻耀眼另类

2020-10-31新闻19

撰稿:李营

紫禁城,可不是什么艺术都能容纳,河南坠子虽好听,但进不了紫禁城。能够获准进入宫廷的说唱艺术,一定是满汉两族最顶尖的艺术形式。比如昆曲、京戏,再有十分普遍的就是八角鼓,主要是岔曲。

岔曲,本是乾隆年间流行在八旗军营中的一种军歌,因受到乾隆皇帝的特殊关爱,得以进入宫廷。

据多数子弟八角鼓票友记述,乾隆四十一年(1776 年),首席军机大臣、武英殿大学士阿桂平定金川,胜利凯旋。回京途中,阿桂命部下将一批满语军歌译成汉语演唱。八旗军中有一人名叫筱槎,才华横溢,擅唱高腔,掌握满文文字,能自撰唱词,阿桂得知后非常高兴,令其编写忠君爱国、歌颂盛世的曲目,用以激励八旗士气。于是后人们将筱槎编写的军歌称为岔曲,并沿用满族乐器八角鼓击节伴奏。

乾隆皇帝听到八旗子弟八角鼓得胜歌的演唱后,心中喜悦,于是命令在八旗子弟中普及八角鼓岔曲。紫禁城中的倦勤斋就是乾隆皇帝晚年欣赏岔曲的场所。正是因为受到了乾隆皇帝的喜爱,八角鼓才立足于宫廷,在京旗上层社会中推广开来。

耆期致倦勤,颐养谢喧尘。倦勤斋是紫禁城中极为奢华的一座建筑,是乾隆皇帝退休以后吟诗作句、品评岔曲的专属场所。作为紫禁城,倘若请岔曲艺术回归至倦勤斋,必将使这里更具文化气息,并与历史场景相吻合。

然而,一些表现紫禁城场景的文艺节目,常常以一个妇女穿着旗袍,拿着手绢,登着旗鞋,摇摇摆摆的走着电视剧中的“格格步”出现,如同饭店的服务员。为什么不培养年轻人唱岔曲而鼓励她们穿着旗袍走秀呢?究其原因是因为学唱岔曲起码要努力学习一年的时间,而穿上旗袍走秀,一天之内就“包教包会”,所以谁也不愿意花长时间去钻研真艺术,一切以省事为目的,这就造成了很多地地道道的传统文化濒临失传,而传承下来的,竟是一些“表面文章”。

传承民族文化,要尽量原汁原味的继承,合情合理的发展,切勿不求甚解,更不应片面追寻外在的华丽而忽视了精神内涵。

#乾隆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