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孙策临终前,为何不传位给自己的儿子,而要令孙权接班?

2020-10-31新闻22

东吴政权的第二代奠基人孙策,可谓是一代猛人。此人东征西讨,为孙氏江山打下了江东这块地盘,并且与当地的士族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为东吴的基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然而,这样一位英雄人物,最终却死于暗杀。当时的吴郡太守许贡,虽然是名义上归附孙策,但却背后与曹操暗通款曲,在孙策开辟了一片根据地后,许贡秘密向曹操汇报情况,并且再三提醒曹操,一定要提防孙策。

孙策何许人也,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便立即干掉了许贡。但许贡此人生前养了许多的门客,并且对门客比较不错。许贡死后,这些门客便思量着给主人报仇。于是,这些人趁着孙策打猎的时机,对孙策进行了刺杀。虽然孙策武功不错,但有句话说的号,双拳难敌四手,最终孙策被打成重伤,不久便创口崩裂,生命垂危。

在孙策弥留之际,他将自己的二弟孙权立位继承人,并且托孤于重臣张昭和自己的好兄弟周瑜,之后便驾鹤西去,终年二十七岁。

实际上,孙策当时的传位人选,不仅有孙权,还有自己的三弟孙翊。至于自己的儿子,则一直不在考虑范围之内,因为当时他的儿子才一岁,根本担负不起江东的基业。而三弟孙翊,在各个方面,和孙策是很像的,根据记载:

孙翊字叔弼,权弟也,骁悍果烈,有兄策风。

据此来看,这位孙家老三也是个骁勇善战的主儿。但孙策终究是没有将与自己特点相同的孙翊立为继承人,而是选择了孙权,这又是为何?

孙策在将主公之位交给孙权之时,对孙权说了这样一番话:

举江东之众,决机於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知卿。

他分析了自己和孙权能力的特点——他自己善于领兵打仗,开疆拓土;而孙权则善于巩固基业,保有疆土。所以,孙策将孙权立为接班人,是有自己的考虑的——他认为以江东的实力,开疆拓土已经比较难了,所以,江东需要的不是继续扩张,而是巩固自己的这一亩三分地,即自保。故而,他选择了能够“举贤任能”的孙权,来巩固基业。

孙策可以说看得非常透彻,当时北方曹操和袁绍争雄,孙策看到了南北之间的差距。彼时的南方,还没有开发,人口,耕地面积,知识普及度以及生产力发展水平,绝对难以和北方匹敌,江东与北方直接对抗,是非常不明智的。所以,孙策在托孤张昭时说了这么一番话:

中国方乱,夫以吴、越之众,三江之固,足以观成败。公等善相吾弟!

孙策的想法是,巩固住现有的基础,观望北方的战况,等到北方群雄斗得精疲力尽之时,江东再出手,收割成果。基于这样的考虑,孙策选择了孙权,让他巩固基础,以使得江东能够坚持到北方群雄精疲力尽的时刻。

然而,孙权军事水平差的缺点,制约了江东进一步的发展。孙权当政期间,多次派兵北伐,但都以惨败结束,尤其是在曹丕新故,曹叡继位时,孙权想着来一次趁火打劫,结果被初出茅庐的小孩子曹叡给打得大败而归。

#三国两晋南北朝#孙权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