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太极拳是由明末清初陈王廷创编的,拳理拳法的形成有三个来源。
一、根据《易经》的阴阳学说,作为拳理的依据。
二、以道家养生术和经络学说,作为拳术内功的依据。
三、以戚继光的拳经等技击典籍,作为为创编套路外功的借鉴。
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内外兼练的,即健身又包含技击含义的武术项目。
因此陈氏太极拳是一门武术,又是一门修心养身之学。
原来一项不外传拳法到陈氏十四世,陈氏太极拳第6代传人陈长兴把拳传给了外姓人杨露禅。
之后发展成了杨氏,武氏,吴氏,孙氏等各个门派。
陈式太极拳主要特点:
具有刚柔相济,开合相寓,快慢相间,顺逆缠丝,螺旋虚实互换,节节贯穿等。
倒换虚实强调当走下弧;
大小动作都要讲求包含技击含义,做到体用兼备,保持其武术风格。
83式家传拳架特别强调拳架要求中正安舒,并在这个基础上要求肌体各个部位的劲力对称平衡。
例如:一系列的动作强调阴阳平衡,有上有下,逢上必下,前发后踏,左发右踏,右发左踏,逢左必右,逢右必左,有内有外,内外兼修等。
身法上对拉拔长相吸相系,强调“对称性”,劲要八面支撑;重视胸腰折叠,丹田内转(带动)。
比如:
“金刚捣坠”右手握拳上提,右腿提膝,胸腰则必向下松沉。
“金鸡独立”手上升,身下沉。总是有上升必有下沉,使部位保持重心稳定虚实平衡。
“懒扎衣”“单鞭”的定氏,前者又发则左塌;后者左发则右塌。
“六封四闭”双臂向前上挤发,右臂则必须向左后下踏。
“白鹤亮翅”上开下合,合中有开。(脚合膝开)做到舒展之中有团聚之意;紧凑之中有开展之功,劲力既有力学依据,外形又有均称之美。
“掩手肱拳”发劲,既有体现刚中寓柔,松活弹抖;又体现“前发后踏”。右拳前发,左肘后撑。
现代的运动生理学的标准中描述,运动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达到锻炼的目的,才可能对增强人体健康,特别是对人体的“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产生较大的影响,使人体机能提高。人体机能是指就是“心肺功能”的提高。
《内经》描述健康的人是“上虚下实”的,人体下肢肌肉比例又明显高于上肢。许多先进的体育项目都注重加大下肢的运动量。太极拳也不例外,本身就是活桩,身体基本半蹲的打拳。下肢力量的锻炼特别明显,且持续的时间比较长,从而对腿部的力量、耐力达到充分的锻炼。
对习练太极拳两年以上的学员进行调查反应其心肺功能明显增强,尤其大腿肌肉明显发达于其他运动。肥胖的人达到了减肥的效果,瘦弱的人增加体重。身体本能的达到一个平衡。
打拳锻炼的就是随时能保持自身的平衡。
包括太极拳后期推手的对练,主要的目的就是设法破坏对方的平衡,同时又掌握自身的平衡。
这些都要掌握运动中的两种虚实:
站立时重心多的为实,重心少的为虚。
踢脚时支撑的为虚,发力的为实。
除独立步之外,重心一般都“四六分”,但也可以“三七分”“二八分”。
总之人要在这种虚实的情况下保持身体的平衡,就需要花功夫来掌握。
知道腿部的虚实和重心分配再掌握其运动规律,胸腰配合做折叠往复顺逆缠丝的运动。运动中求着劲,这种劲正是利用人体“螺旋力”发劲。
所以说腰腹是全身劲力的主宰。
人体腹部脏腑最多,是全身气血汇聚之地,也是经络贯通上下表里的枢纽。
每一次胸腰折叠都使腹内脏器进行一次温柔的自我按摩。
例子:“懒扎衣”接“六封四闭”
“庇身锤”
“左冲右冲”。
因此太极拳并非不讲力,功与力是紧密结合的,没有力根本不可能发挥巧的作用来制敌。
这种力不同于一般的“拙力”。是在全身放松的前提下以螺旋形式发出来并富有弹性的力,为了区别于一般的力,把它称为“劲”。
陈家沟把这种劲叫“一格灵”,武术界把它称为“寸劲”。
是在身体放松的情况下由大脑指挥,再由腰脊总枢纽结合螺旋形式使目标集中在一个点上发射。因此不善于松活也就谈不上弹抖劲。
“收之气归丹田; 发之气灌四捎。
太极拳这个特点,即便是在冬天非常寒冷,一趟拳打下来的四肢应该是发热的。手心,指肚是发热的。练完以后全身舒适,精神抖擞。
实践证明打拳时可以得到平时难以得到的平静。肢体即使在进行难度较大的运动,头脑却得到修整的最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