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昨天召开的“2020烟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获悉,1-9月份,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4%,好于全国、全省3.2和4.53个百分点,工业生产指标持续改善,工业运行延续回升态势。
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市全力做好工业企业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努力保障防疫物资的生产供应,有序推动工业企业复工复产,并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新旧动能转换为统领,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制造业强市建设为抓手,全力推进各项重点工作,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步伐,有力保障了全市工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今年,我市创新完成亩产效益评价改革促进效益最大化。制定印发《烟台市“亩产效益”分级评价实施指南》,创新性确定了“可统可分可比”的指导原则,率先提出“四统四分”的工作思路,在全省唯一完成市县两级对1764家规上工业企业的综合评价。
一批重点项目为工业平稳运行增添了新动能。中国海工北方总部,烟台经海海洋渔业有限公司(海洋牧场项目)成立,中集海洋新动能研发中心、中集海洋油气研发中心团队组建完成开展新动能装备、油气领域装备研发工作;中集来福士建造的全球最大最先进深水养殖工船出坞交付挪威客户,为渤海轮渡建造的目前亚洲最大的多用途滚装船项目也顺利交付。万华百万吨乙烯项目,作为我省首个百万吨乙烯项目已经全部建成,正在逐步试车,进入生产准备阶段。上汽通用东岳新车型昂科威S于7月底正式投产,到9月底已生产1万辆,东岳基地今年生产整车14.9万辆,带动配套企业同向发展,整车产销企稳回升。
创新,是工业保持持续竞争力的关键。目前,全市拥有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2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21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2家,省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154家;今年出台了《烟台市工业企业“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培育认定管理办法》,新认定市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31家,累计281家;培育了24家国家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42家省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14家企业被认定为山东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张裕集团、三环锁业等7家企业被新认定为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累计17家。
新基建,新活力。今年以来,我市加快5G基础设施布局建设及产业发展,开通5G基站4212处,累计开通5570处,提前并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举办了全市5G+应用推介活动,现场签署发布95个5G应用项目;5G+大型化工园区、耕海一号5G+海洋牧场、山东黄金5G+智慧金矿、海德专用汽车5G+智慧交通等项目已落地实施。夏普在我国投资建设的首座8K研究院和超高清终端产品研发平台——夏普超高清产业研究院落户烟台。
民营企业改革迸发新活力。我市在全省率先开展民营经济地方立法工作,出台实施了全省首部民营经济地方性法规——《烟台市民营经济促进条例》,从制度层面更好地界定各级政府及其部门职责,营造有利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保障民营经济组织平等参与市场竞争,也为全省民营经济地方立法工作进行了有益探索。加快培育高成长创新型企业走在全省前列,在全省率先启动高成长创新型企业培育建设工作,形成了专精特新-瞪羚-独角兽企业“三位一体”的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截至9月底,全市高成长创新型企业培育库入库企业达到522家;累计认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97家、居全省第3位;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拥有省级及以上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41家,省级“隐形冠军”企业48家、瞪羚企业46家、独角兽企业2家,均居全省第2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