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除了扫墓,古人清明节还有这些有趣的活动,令今人羡慕不已

2020-10-30新闻10

最初,寒食节的日子长达一百多天,最短的也有一个多月,这时间的长度足以证明古人对清明节的重视。

倘若这么长的“假期”放在今天,相信很多人会乐在其中了。

古人过清明节有非常多种方式,本文将介绍清明节的一些常见的风俗习惯。

祭拜祖先

早期的祭拜从纪念介子推开始,随着朝代的更迭,人们便不约而同地将这一天定位祭拜祖先的日子,每当到了清明,许多人会来到自己逝去的亲人面前,或者齐聚祠堂,在祖先的灵位前点上几炷香,或在墓碑前祭一些祭品,除除墓碑附近的杂草,有一些讲究的人家,还会为亲人烧纸钱。

踏青

清明的到来,也象征着万物复苏的日子,春天真正的到来了,大地到处是生机勃勃的样子,面对此情此景,不少人会携家带口去郊外欣赏曼妙的春光,“踏青”二字便应运而生了。

蹴鞠

相信很多人知道,足球的前身,便是蹴鞠,“蹴”字,有用脚击打、踢、踏的含义,而所谓“鞠”,就是指早期用皮质的布包裹起来,内里是米糠的圆形球体。

在战国时期,这种游戏就已经成为当时社会里比较流行的娱乐方式,既锻炼身体,又能愉悦身心,因此“蹴鞠”这种游戏习俗便流传至今。

放风筝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首诗描述的正是清明前后的场景,古人认为,放纸鸢有着放飞追思、驱除不详、祈佑平安之意,因此到了清明时节,有孩子的人家都会放风筝,一来孩子乐在其中,二来又能讨个祥瑞之兆。

蚕花会

古时候,多数农田人家都会从事丝织农耕的事业,有经验的人知道,清明前后正是桑树发芽的时节,因此渐渐地便有了一个关于清明时节蚕娘娘会降临世间的传说,人们为了迎接蚕娘娘的到来,便会举行一系列庆典活动,譬如迎蚕神、祭蚕神等等,祈求蚕娘娘使大地蚕叶丰收。

牵钩

清明的到来,意味着冬天的结束,春天的到来,经过一个冬天的“休眠”,古人认为应该适当的出来拉一拉筋骨、通一通脉络,甩掉冬天带来的疲乏与困倦,投入新的一年的劳动,因此“牵钩”的这个习俗便出现了。

插柳

古人认为,柳条能辟邪,可以去除身体上的陈年旧疾,给全身带来新的生机,保持焕发的活力,因此到了清明这一天,河堤旁边,不少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会折一枝柳,戴在头上,求个平安,同时,柳枝戴在一些年轻女子身上,也成了一道漂亮独特的风景。

当然,无论人们以什么样的形式度过清明这一天,其行动目的的最终指向,还是在表达对亲人的追忆和怀念。

参考资料:《中国风俗通史》、《中国民俗史》、《唐诗宋词鉴赏》

#民俗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