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秋冬季节,天气忽冷忽热,正是感冒咳嗽多发的季节。
感冒过后,就会出现一系列的症状:
咳嗽、痰多、咽喉疼,整个人难受得像被掐住了一样,呼吸困难,精神萎靡。
严重时还会引起慢性咽炎、支气管炎、肺炎,而且这些毛病一旦得上十天半月的好不了。
是药三分毒,一直吃药既伤肠胃又伤肝肾,可是不吃的话,这些后遗症一直影响工作和生活,晚上咳整夜睡不好,白天没精神没胃口,没有个把月整个人恢复不过来。
俗话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古代医者,养阴皆以养肺为先,每到秋冬,宫廷御医就要提前预防伤寒(感冒)。
今天就给大家隆重推荐一款1300年前,宫廷御医就在使用的——不是药,却比药更神奇的东关王十八梨膏糖。
纯手工熬制,古法药材配方,每天吃几颗,不仅能预防感冒咳嗽,还能缓解改善各种后遗症,滋润气肺,止咳化痰, 清咽去火。
针对感冒咳嗽的造成受热、受寒劳累,机体失衡、干咳、湿咳等情况,梨膏糖都有很好的调理改善效果,由于选用中草药药性温和无副作用,因而适应各种人群食用。
另外,女子常用此糖,还可养颜嫩肤,滋阴补气,且能保持心情愉悦,精神倍加充沛。
一颗小小的糖如此神奇,
它的来历是什么?
梨膏糖源于唐代,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相传宰相魏征的母亲咳嗽不止,太宗李世民看在眼里,召集御医为魏母诊断开方。
然而老太太因煎药太苦不能坚持服药,魏征想到母亲爱吃梨,便用甜甜的梨汁与研成粉末的药草一起煎药。
结果熬药的时候不小心睡着了,醒来水已经煮干,熬成了糖膏,魏征尝了一下觉得味道十分香甜可口,便拿给母亲品尝,惊奇的是不久母亲病就好了。
这件事传出后,达官贵人和黎民百姓纷纷炮制,梨膏糖也因此名闻遐迩。
到了清代,梨膏糖经过历代名医调整改进后达到鼎盛时期,成为宫廷及民间抵御风寒咳嗽的常备良药。
七代传承,百年匠艺
自古以来市面上千百种梨膏糖,几乎都消融于历史的长河中,东关王十八梨膏糖 却一直经久不衰,至今已传承近200年,全因他祖传的方子和神奇的效果。
龙城濮阳,中华龙文化发祥地,有6000多年的文化历史,因为位于黄河滩区,春秋冬少雨干燥,风沙较大,人容易嗓子干燥,咽喉发炎,多发肺病。
清道光年间,城东关中医世家王家,在传统中医理论基础上结合民间流传配方,创制出独特的梨膏糖配方和熬方,由于治好了很多人的咳嗽,在当地久负盛名。
因为手工熬制需要18道工序,故被人们称为“东关王十八梨膏糖”。
王家以家族传承的方式世代相传,历经七代人,坚持用古方、古法熬制,保持老祖宗流传下来的宝贵遗产。
古方配料
清热解毒,润肺止咳
东关王十八梨膏糖,甄选晚秋黄梨,古方配料科学配比,让各个材料药性充分发挥,以达到好的效果。
① 晚秋黄梨
晚秋黄梨富含钙、铁、锌、钾,维生素B、维生素C等,能清除肺部垃圾,增强肺部抵抗力,起到润肺止咳,清热化痰等作用。
挑选当季新鲜的黄梨,洗净,去核,切块,采用当地的深井水放在锅里熬煮成梨水。
② 罗汉果、白果
罗汉果和白果药用价值非常高,可清热润肺,利咽开音,现代医学证明,对支气管炎、咽喉炎、 咳喘 等有一定的作用。
③ 良姜、甘草
甘草和良姜都是中药材,散寒止痛, 清热解毒,祛痰止咳。
将以上药材合理配伍后,佐之以杏仁、冰糖、蜂蜜调味,熬煮后滤出汤汁,放入正在熬制的梨汁中。
18道工序
纯手工古法制作
传承古法制糖工艺,每一块梨膏糖都经过了18道工序,经过10个小时的熬煮方可成膏,每一道工序都十分考究、仔细。
遵循祖制,控制品质和用量,文火慢炖,煨制物料,这是梨膏糖药效和口味的关键。
熬制的程度,全凭老师傅经验的判断,春、夏、秋、冬各有不同,几十年如一日,携一份匠心,长时间数道工序的反复,就为了最后这一勺浓浓的汁料。
文火铜锅慢慢熬制,梨膏逐渐凝固,膏质色泽剔透,粘稠拉丝。
待梨膏冷却后迅速收拢,反复拍打、鞣制,使其充分融合,口感更佳。
手工直接拉伸、扭转,金灿灿的梨膏糖宛如游龙,看得人眼花缭乱。
最后再用刀切割,一颗颗晶莹剔透,香气扑鼻的梨膏糖就做好了。
手工成糖,不仅是个技术活,更是力气活,要一气呵成,看似简单,考验的却是手艺人的技术和熟练程度。
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东关王十八梨膏糖力求精益求精,尽善尽美,凝结了一代代手艺人的工匠精神。
秋梨润五脏,东关王十八梨膏糖能改善感冒引起的咳嗽,且缓解雾霾引起的嗓子干痒、咽喉红肿。
每天吃几颗梨膏糖,帮你过好一整个秋冬,适合所有人群,5岁以下宝宝需在家长监管下碾碎食用。
在流感高发的季节,备上一罐东关王十八梨糖膏,经常嚼食可增强免疫力,预防感冒。
在日常工作学习中,随手拿出一块含在嘴里,既能当零食解馋,又能祛火止咳。不管是自己享用还是送长辈送亲朋,都是无可挑剔的明智之选!
梨膏糖
¥:59元/2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