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隐藏在人参果中的迷云

2020-10-30新闻2

唐僧师徒走到万寿山处,这万寿山里有个五庄观,五庄观有座石碑,上刻到“万寿山福地,五庄观洞天”。观里有个镇元大仙,浑名与世同君。院子里还有一颗人参果树,唤做“草还丹”。这镇元子只敬“天地”。外出时留了两个小徒弟看守家门,吩咐道:

镇元子分付二童道:“不可违了大天尊的简帖,要往弥罗宫听讲,你两个在家仔细。不日有一个故人从此经过,却莫怠慢了他。可将我人参果打两个与他吃,权表旧日之情。”

这两小童问清楚之后疑惑不解,镇元子于是说出了来龙去脉:

二童笑道:“孔子云:‘道不同,不相为谋。’我等是太乙玄门,怎么与那和尚做甚相识!”大仙道:“你那里得知,那和尚乃金蝉子转生,西方圣老如来佛第二个徒弟,五百年前,我与他在兰盆会上相识。他曾亲手传茶,佛子敬我,故此是为故人也。”

然后交代两个徒弟打两枚人参果来敬唐僧。唐僧肉眼凡胎以为是小孩于是推辞不受,清风明月俩一人一个吃了,引得八戒发现后让悟空偷了几个,于是发生一场骂战,悟空也不还嘴,直接推倒人参果树,于是镇元子和孙悟空之间的恩怨就此展开。

先来看看书中对镇元子的介绍:

童子道:“三清是家师的朋友,四帝是家师的故人,九曜是家师的晚辈,元辰是家师的下宾。”那行者闻言,就笑得打跌。……童子道:“家师元始天尊降简请到上清天弥罗宫听讲‘混元道果’去了,不在家。”行者闻言,忍不住喝了一声道:“这个臊道童!人也不认得,你在那个面前捣鬼,扯甚么空心架子!那弥罗宫有谁是太乙天仙?请你这泼牛蹄子去讲甚么!”

悟空认为清风明月在扯谎。从原文来看,只是说镇元子年纪比较大,法力比较强,所以才能和三清四帝扯上关系,却并未明说其位列何种仙班,自然也就没有俸禄可言,王母的蟠桃会也自然没有邀请过这位地仙之祖,所以孙悟空在偷人参果时看到他后园种菜就笑说“也是个自种自吃的道士”。

镇元子说之前参加兰盆会时候认识的金蝉子,那我们来看看如来的这次兰盆会都邀请了哪些人:

唤聚诸佛、阿罗、揭谛、菩萨、金刚、比丘僧、尼等众

盂兰盆节在道教来说就是中元节,道教最初敬奉天官、地官、水官,按说老君化胡为佛后,镇元子作为地仙之祖理应在受邀之列,并不稀奇。金蝉子敬其一杯茶都可以被惦记五百年,可见镇元子跟佛教这些大佬相比地位并不优越。

后面悟空邀请观音来时候,镇元子表现的很谦卑:

却说那观里大仙与三老正然清话,忽见孙大圣按落云头,叫道:“菩萨来了。快接!快接!”慌得那三星与镇元子共三藏师徒,一齐迎出宝殿。

虽然观音说自己都要让镇元子三分,这里指的不是地位上的尊卑,而是道行或者法力上的。

送唐僧两个人参果也是精心设计过的,目的就是为了引起矛盾,好跟取经团队搭上关系,不成想引出了观音这个佛门大佬更是意外之喜。这些无不表明镇元子有向佛界靠拢拉拢关系的心思,毕竟本身五庄观就在佛教的地盘上,跟佛界这些人不得不搞好关系。

人参果按效果来说其实是不如大蟠桃的,人参果吃一个延寿四万七千年,而大蟠桃吃一颗可寿与天齐。蟠桃会也一直没有邀请镇元子,可见在天界也是没什么排名,所以镇元子积极参加道教大佬元始天尊在弥罗宫讲的“浑元道果”后还不忘看望下老君,可见用心良苦。原著写道:

却说那大仙自元始宫散会,领众小仙出离兜率,径下瑶天,坠祥云,早来到万寿山五庄观门首。

因自己没受邀去不得蟠桃会,所以借福禄寿三星的手来献人参果给王母。这点从沙僧吃人参果之前的对话可以看出:

沙僧道:“小弟虽不曾吃,但旧时做卷帘大将,扶侍鸾舆赴蟠桃宴,尝见海外诸仙将此果与王母上寿。

所以这镇元大仙所求的应该是个编制。在第十四回书中写道:

大圣,你若不保唐僧,不尽勤劳,不受教诲,到底是个妖仙,休想得成正果。”

还有奎木狼、玉兔精等下界即是妖,回天界又是正式编制内天仙。

五庄观这一回结局是镇元子如愿以偿与孙悟空结拜为兄弟。并且让观音和福禄寿三仙都欠他一个人情,而镇元子只是拿出了十枚人参果来给大家分了吃,孰重孰轻呢?各位看官心理应该都有答案。

有人说镇元子与悟空结拜是屈尊了。其实不然,首先悟空可是天界挂名的大仙。原著中也有东华帝君见悟空时的态度就能看出一二。

孙行者觌面相迎,叫声:“帝君,起手了”。那帝君慌忙回礼道:“大圣,失迎。请荒居奉茶。”遂与行者搀手而入。

再者,悟空所参与的佛界取经工程功果无量,所以佛界大佬对悟空也是相当尊敬,从灵吉菩萨对待悟空的表现就能看出:

行者道:“你只说是唐僧徒弟孙悟空来了。”道人依言,上讲堂传报。那菩萨即穿袈裟,添香迎接。

所以镇元子跟悟空结拜其实不存在屈尊这一说。镇元大仙这盘双赢的绝妙好棋!

#西游记#宗教信仰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