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什么是“道”?看司马迁与老子怎么说

2020-10-30新闻15

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

在史记中有这样一段话值得深思:

“洋洋美德乎!宰制万物,役使群众,岂人力也哉?”

这句话是收录于《史记》中《礼书》的开篇语,讲授古代礼乐文明的发展与衰退的史实。意思是说:德行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它可以主宰万物,能够让黎民百姓顺应德行做事,可以让人自觉自愿的听从领导,而非任何强迫力量所能办到。

人世间有千千万万种道理,每种道理都有它的原由,并没有统一的规定。然而,每件事情却都有它的规矩,没有规矩的事情是不存在的,可仁义之心无论在任何事情当中都贯穿于始终,然后,才利用刑罚来规范人心。只有以德服人,才能让厚德者在社会上得到尊重,享有被人推崇的地位,享受高俸禄和人民的拥戴。而万民与臣子,也将更加齐心,向着共同的目标不断前行。

司马迁的这些话,可以说,是言简意赅高度概括的同时,也凝练出了德行的重要性。他以历史为高度,以万民为基础,把以德治国的道理讲解地通透、易懂、简洁、深刻!

的确,如果一个社会,缺少了道德的制约,没有了德行规矩,那么,这个社会将会是什么样子呢?试想,如果一个社会,充斥的尔虞我诈,谎话连篇,欺上瞒下,满面虚伪,就连执法者本人也都被腐蚀、变坏,那么,这样的社会还能长久地存在下去吗?还能用法治来进行规范和治理吗?这样的社会,只会滋生罪恶和犯罪,而统治者最终也只能靠武力镇压来解决,如此动荡不安的社会,还能让人们好好生活吗?

所以,由上面的这些道理可以看出,“德”的本源就是“道”。

那么,何为“道”呢?

在《礼书》中,有着较为深刻的解释。司马迁认为:再坚固的武器和盔甲,利器和剑刃都不足以让统治者完全取得民心,得到胜利。高高耸立的城墙和深不见底的护城河,也没有办法完全阻挡住敌军的来犯,再严厉苛刻的法令,令人毛骨悚然的刑罚,也都不可能将犯罪完全消灭。

这是为什么呢?

如果,将“德”政贯穿其中,那么,以上这些事情都可以发挥它的作用,但反之,如果失了“德”,一切都将化为泡影。

随后,他又引用楚国都城被占,以及商纣杀比干的历史事实,对自己的观点加以佐证,写道:“其所以统之者非其道故也。”意思是说:楚国与殷商被外敌攻击,是因为他们没有遵循“道”的缘故,没有用“道”来规范统治,维护政权。

除了主张在社会治理层面运用“道”的理论以外,司马迁对已经触犯法律的行为人,也主张以“道”治之。对于那些没有按照社会规则违反道德法制的人,要让他们知道自己的行为是犯了什么罪,然后,再告知他会面临什么样的刑罚。不仅如此,还要让其他人知道这些罪犯的最终下场,要让别人都由此接受到教育,做到警钟长鸣,提醒其不要犯同样的错误。这样做,被判罚的人并不会因为自己受罚而怪罪他人。

因为,他知道自己犯了错,犯了法,是罪有应得。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让执法者树立起更高的威信,维护法治的威严,这些都是因为“道”的缘故,遵循“道”的治理原则。

当然,除了司马迁,老子对于“道”也做过一番阐述:

老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意思是说,“道”开创了万物的“原始”,是“道”衍生出了一,一变为二,二增到三,三进而转化为了万物,“道”就是万物之本。老子指出:“道”作为天下万物的根本所在,是时间物质运动都需要遵循的规律所在,一切事物、事情都受到“道”的支配和制约。

所以说,以“道”树立起来的规律,是不可以抗拒的,是不能够被反驳的,更不能被触及和违背。只有遵循了“道”的规则和规律,才能将“无为”坚持到底,才能把事情做到完美,“道”是世间的法则。由此可见,老子将“道”作为了世人必须遵守的法则,他要求人们要坚持道义,循规而为。

同时,他告诫人们要遵循传统的法则,前人制定的规则也是要延续遵守的。此外,要以现实为依托,驾驭实有,从而,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历史的规律,这便是遵循道、法、则的具体体现。坚持以“道”为先,遵守其中的原则,这样天下才能太平,才能安宁。如果,放弃了“道”的原则,那么,世间必然陷入兵荒马乱的境地。要知道,遵守“道”的法则,“道”便会成就你的想法。

其实,老子这里说的“道”与司马迁口中的“道”,基本上同出一辙,是一个道理。

老子将“道”放在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内去考量,重点是要说明世间万物的规律所在,这让人觉得其话语有些“微妙”。而司马迁讲的则是让人们看得见摸得着的“道”,他把“道”与“德”的关系拉近,形成了密切的联系。这其中,具体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道”是统治者当时所必须遵从的治国原则。为什么城墙、铠甲、利刃、高墙、法令、刑罚,都没有办法杜绝犯罪,抵抗外敌?为什么这些看似兼顾的硬件设施,在治国上却起不到主要作用呢?那是因为:统治者不懂得事物的规律,没有按照“道”的方法去治理国家。他们胡乱统治,施压,不仅无法取得民心,连人民也不会真正的顺从,拥护于他。而这,便是所谓的“以德服人,施仁政得民心”的道理。

其次,“道”是人民教育的基础,是理性治国的根本。司马迁以罪犯作为例子,说明:每个人都可以被教化,但人民更乐于接受“道”和“仁”的教化,这是社会普遍存在的道理,也是人们所憧憬的理想社会。

最后,“道”是可以被人们不断深化的精神境界,是可以提升和扩展的。所谓美德、厚德,都饱含着人们对于“道”的深挖和探索。世间万物皆可以由“道”、“仁”加以关联,而正是因为这二者的紧密结合,使得“道”的思想有各种变化,且更无止境,二者相互补充,相互协调,达到使社会变得更加和谐的目的。

可以说,“道”已经融入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当中。那么,“道”这个思想是如何深入人心,又是怎样进入各级官员脑中和心中的呢?

在《乐书》当中,司马迁提出:要想将这些思想传递给别人,只能靠一个字——说。但是,如果说不行,那只能把话语延长,多去加一些表达;如果还不行,那只能加上身体动作,并配合解释和说明,让人们更加深刻的理解和体会。

正所谓义正言辞,话音端正的人,行为也非常周正。说话和表达,知音和识曲,可以让人们血脉精神得以贯通。所以,司马迁主张用音律歌颂来传播礼仪,道理。用“乐”这样的表达方式,来净化从政者的心灵,达到音正、行正;用“道”在其中进行规范,以德服人,从而,建立起一个人人向往的完美乐途,理想社会。

就这样,一个“道”,一个“乐”,让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统治不至于走向腐败,并且,也让悠悠的历史长河,出现了众多的优秀代表,更成为了中华文明的瑰宝。

参考资料:

【《汉书·司马迁传》、《史记·太史公自序》、《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论老子哲学思想》】

#先秦时代#诸子百家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