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厦门市多措并举守护餐桌安全,实现全市农药使用量零增长

2020-10-30新闻4

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内利用塑料绳代替竹竿让黄瓜爬蔓。

台海网10月29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广泛使用粘虫板、防虫网等设施,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使用无土栽培育苗,培育无菌无毒的健壮菜苗;推广生物农药,替代高毒、高残留农药……一项项使用高效的绿色防控技术措施,既有效控制了病虫危害,还促进了农药用量逐步降低。

随着市民对食品安全意识的增强,厦门市农业农村局植保植检站以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融合为主要手段,推动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减量化专项行动,一系列绿色防控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在田间地头综合应用,实现农药减量控害,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全力守护群众的餐桌安全。

田间放置黄板 诱杀害虫不污染

园区采用物理和生物手段防治病虫害,减少农药的使用。图为工人正在悬挂粘虫板。

农历九月,夏日的炎热还未完全褪去,厦门迎来农事繁忙的季节,农业田间管理也进入了尤为紧张的阶段。同安五显镇后垄村的“正心农哥”蔬菜种植基地里,菜农们忙碌着翻耕土地,将时令菜苗种进土壤,期待着新一茬的丰收。

“正心农哥”蔬菜种植基地是厦门地区规模较大、集约化程度较高的叶菜基地,种植面积约150亩,日均产量15000斤左右。“我们这里采用了绿色防控技术,种出来的都是放心菜,很受市民欢迎。”负责人黄永胜乐呵呵地介绍起基地的绿色防控技术。

“这是防虫网,可以阻止大部分害虫的入侵。”黄永胜一边走,一边介绍。基地里,200多个蔬菜大棚整齐排列,可以看到每个大棚都覆盖着一张防虫网。进入大棚,菜田中挂着一块块醒目的黄板,不少板上已经沾满了各种小虫。“这两年,在区农业农村局的指导和支持下,我们基地应用黄板和黄曲条跳甲诱芯,坚持使用后,病虫害的发生程度明显降低了,跳甲、斑潜蝇、蚜虫的减少是最为明显的。”

有了这些出奇制胜的“绝招”,害虫少了,农药的使用剂量和次数自然就减少了。在病虫害少发的情况下,蔬菜品质和产量也随之提高了,亩产量增加300公斤左右。

“采用绿色防控技术,大幅减少病虫的危害,生产出来的菠菜、叶用莴苣、普通白菜已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让人们吃上放心菜。”说起绿色防控技术的好处,黄永胜频频点赞:“一方面降低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风险,另一方面也减少了对害虫天敌的伤害,可以让田间的各种生物处于平衡共生的环境中,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处了解到,今年前三季度相关监测机构对该基地生产的蔬菜进行抽样检测,结果均合格。

果蔬种在“蚊帐”里 确保农产品绿色安全

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引进先进的气候控制系统和水肥一体化设备,为植物营造最佳生长环境。

上周,在海沧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的黄瓜育苗棚里,一株株刚刚浇灌过的黄瓜苗青翠欲滴,长势良好。“这些黄瓜是今年秋季的第一茬,刚刚种下约半个月时间,预计再过一两周,就可以采果。所有的黄瓜都被预定了,销量很好。”厦门海沧城建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生态产业部经理林永奇介绍道。

这个位于海沧区东孚街道贞岱村的现代农业园处处可见绿色防控技术:园区采用无土栽培,椰糠替代土壤,避免土传病害和连作障碍;采用物理和生物防控病虫害,减少了农药的使用;引入熊蜂授粉,探索生物授粉的可操作性;引入国外先进的气候控制系统和水肥一体化设备,实现自动化控制,为植物营造最佳生长环境……这些有效的措施构筑起一道病虫害防控的“防火墙”。

作为绿色防控的示范园区,海沧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自去年建设起,就围绕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农业防治等综合措施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绿色防控体系。林永奇表示,绿色防控技术转变了传统农业的病虫防控方式,大大减少了农田用药防虫次数和成本,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同时还能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农产品品质,进而实现农业整体效益的增长,带来了明显成效。

“我们园区种植出来的蔬菜水果,都是安全放心的,可以直接食用。”在防虫网保护下的草莓大棚里,林永奇直接摘下一颗草莓放入口中,“通过‘物理+生物’的绿色防控方式,我们的草莓就像种在‘蚊帐’里,既美味又放心。”今年5月,园区的草莓棚第一次对外开放采摘,受到了市民的欢迎,大家一边吃一边赞叹道:“绿色安全,吃了安心。”

技术指导送下乡 农药使用量零增长

“这个叶片出现了不规则的白色虫道,是斑潜蝇幼虫危害的症状。”10月12日,植保植检站的技术人员来到海沧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开展技术指导。

在温室大棚外,一株出现斑潜蝇危害的植物引起了技术人员注意。他们随即对园区的工作人员进行绿色防控知识普及:“网内的蔬菜叶,每一片都是绿油油的,防虫网构建起一道人工隔离屏障,把害虫拒之网外,既能防虫,又能减少某些病毒病的发生,防虫的效果显而易见。”

像这样的绿色防控技术指导,在我市的田间地头经常可见。为了更好地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市、区农业技术人员经常送技术下乡,传授绿色防控技术,不仅编印相关宣传材料,还举办培训班,为广大农民群众、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在生产过程中提供相关技术指导。

“这几年,经常有农业专家来我们这里送技术、做示范,我们农民对种出好蔬菜更有信心了。”海沧区东孚街道工作人员说道。海沧区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表示:“这几年在市里的指导下,海沧区持续开展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示范工作,通过示范推广,更多农民采用了科学合理的绿色防控方式防治病虫害,不仅可以达到防虫控害的效果,还能从田间源头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

据悉,近三年来,我市重点在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出口生产基地示范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针对主要水果、蔬菜等作物病虫害建立绿色防控示范点,平均每年建立9个示范点,示范推广粘虫板、杀虫灯、防虫网、性诱剂、生物农药等绿色防控配套措施。通过示范推广,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大大减少。截至目前,厦门已实现全市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的目标,预计到今年年底,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能达到31%。

【名词解释】

绿色防控是通过推广应用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技术,以达到保护生物多样性,降低病虫害暴发概率的目的,同时它也是促进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必然要求,是降低农药使用风险、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

(文/记者 吴晓菁 图/记者 张奇辉)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