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如果诸葛亮只发展蜀汉,有没有可能统一天下?有四座大山等着他

2020-10-29新闻4

文|米君,专栏原创作者、自由撰稿人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粘贴和转载,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诸葛亮受刘备“三顾茅庐之恩”,一生始终抱着“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宏图伟业,所以他曾经六出祁山,以图统一天下。后人对于诸葛亮六出祁山却遗憾去世的悲剧是心疼不已。诗圣杜甫就曾以《蜀相》感叹:“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有人说如果诸葛亮不北伐,只发展蜀汉,有没有可能统一天下?

那么,诸葛亮不北伐,真的有可能一统天下吗?

实际上这是个伪命题。诸葛亮有哪些克服不了的困难呢?有四座大山等着他。01首先,曹魏和蜀汉的国力差距太大

国家之间的实力差距,这包括人口,人才和财力。

在当代中国,由于人口太多,因此才有了控制人口的计划生育的政策。但在古代中国,人口才是最宝贵的财富。

先说人口差距:

根据《中国人口史》给出的公元220年天下的总人口为2361万。按照三国人口比例计算,曹操管理下的人口超过1300万,而孙权方面人口应该有600万以上,而蜀汉的人口约在300万-400万之间。这意味着蜀汉的人口只有曹魏的三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人口是最强的国力,人口少也就意味着不可能支撑庞大的军队。

人才的差距:

蜀汉最鼎盛时期,有诸葛亮和庞统、法正三个一流谋士,以及有关羽、张飞、赵云、马超和黄忠五虎上将,还有魏延等将才。但在诸葛亮时代,五虎上将全部不在了,谋士只有诸葛亮一人,将才只有魏延和姜维。

但是曹魏就不同。曹操时期,曹魏的谋士足足有一个加强连,共有102人。顶级谋士有荀彧(作用类似于诸葛亮)、荀攸、贾诩、郭嘉、程昱、戏志才、刘晔、蒋济、司马懿(晚期),而二级谋士有36人分别是陈群、华歆、钟鹞、郭淮等人。

曹魏的杰出将军也更多。五子良将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左将军于禁、车骑将军张郃以及右将军徐晃不弱于关羽。此外,宗族将领以夏侯惇、曹仁、曹洪、夏侯渊、曹纯、曹休、曹真为首,虽然不如关羽张飞,但也是一流战将。后期还能出现司马师、钟会、邓艾、诸葛绪等战将。

所以,人才上,蜀汉也是差的很多,这和东吴孙权很像。东吴几十年就出了孙坚、孙策、周瑜、陆逊等一流战将,之后就后继无人。

财力的差距:

熟知三国历史的朋友都知道蜀汉最鼎盛时只占有益州(四川),荆州大部分以及汉中郡。但是在关羽败走麦城后,实际上蜀汉只有益州一个管辖范围,汉中虽然在手,但是人口早就被曹操迁走了。这就意味着蜀汉要以一州之力对抗曹魏的广袤国土。

曹魏占据天下最富饶的九个州。三国中以曹魏人口最多、垦田面积最广,这正是当时三国中以曹魏实力最强的原因。而此时的蜀汉和东吴和现在的南方发达经济是完全不同的,对当时的人来说,成都和建业都是偏远之地,并非统治核心地带。

所以说,蜀汉作为国力最弱小的一方,去挑战曹魏确实很难。02其次,诸葛亮虽然是天才,但军事指挥和韩信比差距很大

诸葛亮是天才,但他最强大的能力是治国而非军略。诸葛亮前后五次北伐中原,六出祁山,多以粮尽无功。司马懿虽然不能正面击败他,但诸葛亮也未曾彻底击败司马懿。这就说明了诸葛亮的军略虽然很厉害,但和韩信等天才军事家比还是要差一点。

毛润之就曾评价诸葛亮:“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败。 ”

他想要逆天改命,实在是太难了。03第三,蜀汉失去了荆州,就失去了最好的战略位置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败走麦城,身死,而荆州成了孙权掌中之物,是蜀汉走向衰弱的开始。麦城之战不仅使关羽战死沙场,而且使蜀国永远失去了荆州重地。从此,诸葛亮的《隆中对》由于失去了荆州,该策略化为了泡影。蜀国自此开始由鼎盛转为衰落。而且,还造成了刘备为关羽报仇的结果,导致后来夷陵之战的发生。蜀国更加衰落。

所以在隆中时,诸葛亮说的很清楚:“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04第四,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没有民意基础

东汉末年汉桓帝和汉灵帝昏庸致,使百姓凄苦,最终引发了184年的黄巾起义,东汉皇帝的权威开始下降。各地行政长官由于军权在手逐渐成了军阀。

中平六年(189年)八月二十五日,大将军何进与司隶校尉袁绍谋诛诸阉官,朝廷征召董卓使将兵到京师。董卓利用汉末战乱和朝廷势弱占据京城,废少帝立汉献帝并挟持号令,东汉政权从此名存实亡。

董卓只是捅破了窗户纸,此后各路诸侯直接变成了割据一方的军阀。袁绍、袁术、孙坚、曹操开始逐鹿中原,而东汉小皇帝只是他们的玩具。

曹操加九锡,称魏王,当时东汉大臣几乎不敢反对,敢反对的荀彧最后也被曹操迫害致死。这就说明了“人心思汉”的早就过时了,这和汉光武帝刘秀时期中兴汉室的社会氛围比差距太大了。

跟刘邦和项羽争霸天下的局面比也不行。项羽是“分赃不均”,诸侯敢怒不敢言,因此刘邦才有机会击败项羽。而曹魏的地盘百姓安居乐业,谁愿意打仗?

没有社会支持,那诸葛亮的行为就是逆天而为,成功的几率很小。

所以说,没有天下的舆论支持,诸葛亮仅凭恢复汉室的口号,根本不能打动人心。05写在最后

综合上述分析,包括国力的对比,个人能力对比以及其他客观条件来说,诸葛亮的北伐都是逆天而为的举动。这是诸葛亮的定数:不北伐蜀汉速亡,北伐有一线生机。而最终诸葛亮失败了。但是诸葛亮忠君爱国和死而后已的精神不仅令后人敬仰,更使得他的敌人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都崇拜不已。后人歌颂诸葛亮的伟大也不是颂扬他的军事指挥能力,而是他伟大的人格和超凡的治国能力。

司马光《资治通鉴》记载:亮卒于军中。长史杨仪整军而出。百姓奔告司马懿,懿追之。姜维令仪反旗鸣鼓,若将向懿者,懿误亮诈死敛军退,不敢逼。于是仪结陈而去,入谷然后发丧。百姓为之谚曰:“死诸葛走生仲达。”懿闻之,笑曰:“吾能料生,不能料死故也。”懿案行亮之营垒处所,叹曰:“天下奇才也!”

你觉得诸葛亮北伐是不是逆天而为呢?留言告诉我。

#孙权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