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濂是一个大学者,朱元璋称他为“开国文臣之首”,曾经做过太子朱标的师傅。宋濂一生规规矩矩,没做错什么事,他一生刻苦学习,“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宋濂几乎是明朝一个近乎孔子的存在,只是他没有孔子有能力,但道德品行是与古代圣贤不相上下的。这就是为什么朱元璋敢把他最器重的太子朱标交到他手上。
朱元璋曾经问宋濂:朕当皇帝,读什么书好?宋濂说:《大学衍义》,朱元璋将这本书悬挂于两侧墙壁上,每天让宋濂来给他和诸位大臣上课,讲解《大学衍义》。后来还派宋濂修撰《元史》,可见对宋濂知识能力的认可。
宋濂一生没有差池,教授太子也兢兢业业,1377年就告老还乡,眼看这一生就要画上完美的句号,不幸的是他赶上了朱元璋最后的清算,牵扯进了胡惟庸案中。
明朝洪武年间有四大案:空印案,郭桓案,胡惟庸案,蓝玉案。宋连的孙子叫宋慎,不慎被牵连到了胡惟庸案中,城门之后殃及池鱼,宋濂的大孙子宋慎和次子宋璲是朱元璋内廷官员,受此案连累被处死。根据明朝的法律,宋慎、宋璲的直系亲属要连坐,也就是说宋濂教导子孙无方,必须也要处死。
听说自己的老师要被处死,太子急了,衣冠不整着急忙慌地去见朱元璋,要求赦免宋濂的死罪。朱元璋是这么回答的——“侯汝为天子而宥之。”等你当了皇帝再赦免他吧!等朱标当了皇帝,宋濂早凉透了……何况朱标是个短命的,根本没熬上皇帝就死了,朱元璋才把皇位给了朱允炆,并未保住孙子的皇位,展开一轮新的杀戮。
太子善良而执拗,非常重情,为了救自己老师,不惜以命相搏,转身跳进附近的河里,侍卫们一见,接二连三跳下去救他,只不过跳的速度不一样,有的人反应快,有的反应慢,还有的脱了衣服和鞋子再跳下水,这其中救有个时间差。
朱元璋一看朱标是一心求死,以命相搏,也就罢了,想想宋濂那老头子都70岁了,棺材盖都快盖严了,何必为一个糟老头子,伤害父子感情?
等太子被救上来后,马皇后又从中斡旋也要力保宋濂,朱元璋赦免了宋濂的死罪,将其流放四川茂州,也救了宋濂其他的家人。
但这件事令后人疑惑不解的是,朱元璋转身就让人杀了救太子的侍卫,这其中有几个版本——全杀了,杀了一部分。
到底是全杀了还是杀了一部分?朱元璋给出的杀人理由是——“太子溺,侯汝等解衣而救之乎?”
这说明朱元璋杀的是那些磨磨蹭蹭,脱了衣服再跳水的侍卫,而对于那些想都不想直接跳水救太子的侍卫,都给予升官的奖励,并委以重任。
不得不说,朱标的善良像马皇后,他会是一个好皇帝,但他不是一个可以掌控全局的,像朱元璋这般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太重感情,也太感情用事。
朱元璋是个狠人,他跟善良二字绝对不沾边,然而他十分理性,而且深谙人性。在太子生死关头,只有将太子看得比自己重的人,才会毫不犹豫跳水去救,而那些忙着脱衣服的,是将自己看得更为重要,那朱元璋还要他们干什么用?等他们下水了,太子早就凉了。
所以我们说,朱元璋大肆杀戮功臣,是心狠手辣的,然而无毒不丈夫,他也是在为后代子孙是否能坐稳江山考虑,他知道,人性的贪欲和虚伪,人性在权力和金钱面前,什么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