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中有很多的忠臣,他们饱读诗书,在国家遇到危难时总能挺身而出,不顾个人安慰救民于水火,被大家成为救星。
可是这些忠臣到最后被万民爱戴,流芳千古。不过他们各自的命运却不同,有的忠臣落得下场有的十分的惨,有的却官运亨通。
今天为大家讲两个中国古代爱国将领,他们两个都是忠臣,而且十分能打仗,都曾拯救一个帝国,但命运却不相同。
一个人被皇帝爱戴,被皇帝尊重。另外一个大忠臣却被皇帝杀害,株连九族。
第一个人就是明代的大忠臣,袁崇焕。
袁崇焕做官的经历十分的有意思,他在万历四十七年考中的进士。不过袁崇焕的仕途却一直不顺,后来袁崇焕毛遂自荐,自己要官当,找到了当时的孙承宗。
孙承宗十分厉害,是明朝皇帝朱由校的老师,是明末文坛领袖,因此孙承宗十分有地位。
袁崇焕受到了孙承宗的重用,于是镇守边关宁远。
宁远位于辽宁省的背部,是中国边关,袁崇焕在边关任职期间多次和清军大战,先后取得了宁远大捷、宁锦大捷,让当时的明朝民心安定。
因此袁崇焕也被称之为是民族英雄,可惜的是袁崇焕受到当时的奸臣魏忠贤的迫害,于是袁崇焕只能辞官回乡。
等到了明朝另一位皇帝朱由检上位后,朱由检首先把魏忠贤给除掉了,然后选贤举能,重新启用袁崇焕。
于是在崇祯二年,袁崇焕镇守边关,打败了清朝的皇太极,使得清朝再次败北。
皇太极是个城府极深的帝王,于是就散布谣言,说袁崇焕暗中投靠清朝,并且偷偷的给清朝运送物资,这一下子触怒了崇祯皇帝。
于是崇祯下令以通敌叛国罪将袁崇焕凌迟处死。
袁崇焕死后无人镇守边关,清朝在这个期间国力迅速增强,直至最后铁蹄南下,肆虐中华大地。
袁崇焕虽然是民族英雄,但是死的很惨,另一位民族英雄却又很好的结果。
这个人就是唐朝郭子仪。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陷入危亡,郭子仪挺身而出,率领大军救助李氏王朝。
郭子仪作战十分英勇,击败叛军首领史思明数万军队,最终收复长安城。
因此郭子仪被封为代国公,此后吐蕃进攻唐朝,打到了长安城,并且在长安驻扎十天。
郭子仪受到消息后,立马率军征讨,吐蕃一听郭子仪要来打仗,于是立马逃了,可见郭子仪的威信有多么的高。
就这样,郭子仪一次又一次拯救大唐于危难之中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同样是两个大英雄,为什么结局完全不同?
其实还是要遇到一个明君,皇帝要有容人之量,这样国家才能兴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