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网格员“吹哨”、部门报到“津治通”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米”

2020-10-29新闻4

“没想到解决这么快!我们上午将小区井盖塌陷的问题拍照发给居委会,下午就解决了!”家住河西区育文里小区9门楼门长孙玉洁告诉记者,原来,居民发现问题小区的问题,比如有垃圾堆物、安全隐患等问题就反映给楼门长,楼门长再去找居委会反映,需要一趟趟来回跑。现在,楼门长将居民的问题拍照汇总后通过微信反映给网格员,网格员现场核查后通过“津治通”平台特别快速解决问题。

“津治通”平台处理社情民意

孙玉洁所说的“津治通”是全市一体化社会治理信息化平台,主要用来辅助网格员、指挥长等进行日常工作。“‘津治通’平台已经是我们工作不可或缺的‘工作管家’,我们日常巡查中发现问题,可以自己协调解决的就点击‘自行处置’,将处置前、处置后的问题进行拍照。如果我们解决不了的便点击‘问题上报’依据问题类别进行选择,然后拍照、描述,转到上级部门进行协调处置,处置完毕后,我们会回访、拍照,核查问题是否解决完毕。”谊城公寓网格员贺晨告诉记者。

网格员运用“津治通”平台巡查过程发现险情,救下儿童

“津治通”平台实现了“社区吹哨、部门报到”,补齐了基层治理短板,打通了基层治理“最后一米”。“社区解决不了的问题,通过‘津治通’平台转到街道网格中心,街道网格中心通过协调街道公共服务、管理、安全等部门进行解决,实现街道‘小循环’处置。如果街道处理不了的问题,进一步上报到区级网格中心,由区级网格中心协调各职能部门进行处置,处置完毕后再通过‘津治通’平台上报,网格员再次进行核查。”河西区网格中心主任金鑫告诉记者。

网格员入户走访

天津大数据中心

据了解,“津治通”平台以全科网格事件协同处置为核心,汇聚公安视频探头、8890市民热线等各类现有感知渠道以及市卫健委、市人社局、市城管委等部门的9.3亿余条社会治理领域业务数据,依托四级网格工作体系,基于统一的用户体系和数据输出服务能力,依据公共信息、医疗卫生、公共教育、社会保障、城市管理、城市设施、公共安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等9大类230多项社会治理事项清单,拓展协同处置、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矛盾调解、重点群体服务等五大功能,实现社会治理领域感知模式、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的多维提升,打造“社会治理一张图”。目前,“津治通”平台已在全市16个区、272个街道(乡镇)级战区和5607个社区(村)级战区实现全面贯通应用,全市共有专(兼)职网格员2.9万余人,各级指挥长、事件受理处置人员等各类工作人员1.6万余人,办结社会治理事件超过264万起。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津治通”平台相继开通“重大疫情隐患”和“企业复工复产”事件上报渠道,支撑网格员报送疫情防控事件;开发上线“津治通”疫情快报系统,方便防控人员及时利用手机APP开展有效排查,助力社区防控工作“入网入格入家庭”。通过“津治通”将天津“健康码”系统自动识别的“红橙码”重点人员信息及时推送各区、街道(乡镇)、社区(村),纳入线下疫情防控体系,网格员通过APP精准掌握管辖范围内“红橙码”人员,形成“大数据+网格”闭环体系,实现“码上”管理。(津云新闻记者董立景 摄影吴涛)

#新冠肺炎_社会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