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曝10月25日晚,上海一家特斯拉店销量超80辆,是正常情况下的4倍之多。销量暴涨原因为限行升级,10月24日下午,“上海发布”发出市公安局的最新交通管理措施,从11月2日起,内环高架上外牌限行时间加长,另一方面,明年五一假期之后,内环地面道路也将开始限时开放。
在这之前,还有一则相关新能源车方面的新闻,10月中旬,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指出,丰田汽车已决定向“广汽集团”提供油电混合动力技术系统。这看似毫无关联的两则新闻,其实指向一件事:政策带动新能源车需求的增长,而能够充分认识发展趋势的企业,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把握更多的主动权。
政策推动,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取暖
丰田将向广汽提供整套THS混动系统,尚未得到官宣。但如果消息属实的话,业内人士分析,此次合作将提高丰田在中国新能源市场的占有率,今年6月,工信部已审议通过新版《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政府决定自2021年1月起将混合动力车(HV)定位为“低油耗汽车”并给以优惠政策,丰田可以借着“东风”而上。
目前,丰田在中国的HEV油电混合动力车型累计销量突破100万辆,根据LMC Automotive提供的数据,混合动力汽车占全球汽车销量的比例,预计将从2020年的7%提高到2030年的26%。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销售市场,未来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今年6月,丰田与比亚迪宣布成立一家研究和开发电池电动汽车的合资公司,亦是看到了政策背后的福利,在政策推动之下,新能源汽车势必会持续升温。
其实不仅于丰田,豪华品牌方面,为了更好地发展新能源汽车,宝马选择了与长城进行合作。奥迪与一汽成立一家生产PPE平台纯电动汽车的合资公司,此次新合资公司规划引入的PPE平台,将作为奥迪与保时捷共同为大型电动车开发的高端电动车平台,根据初步计划,首款车型将于2024年投产。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车企之间合作,可以集两家技术之长,跟着政策趋势走,创造双赢。
投建工厂,布局市场抢占先机
如何更快抢占新能源市场,特斯拉堪称行业优秀样本。自从特斯拉在上海建厂以来,产能迅速扩张,能够持续满足攀高的销量,旗下Model 3论销量数据,几乎已经没有对手,月销过万已成常态。
颇具争议性的多次官降,其中一部分原因也被解读为,降至30万以内,是为了享受国家新能源补贴,特斯拉作为中国第一家拥有百分百外资工厂的车企,可谓是吃尽各种政策红利。
当然,面对中国市场这块大蛋糕,想要长远发展,要先打好基石。一汽丰田投入85亿,在天津建新能源车工厂,今年6月,项目已经正式启动,未来工厂将生产包括纯电动、插电混动和燃料电池汽车,计划年产能20万辆,其中作为重点的新能源车型,年产能为12万辆。
中国市场作为大众在全球范围内的主战场之一,大众自然不会松懈,其与合资方上汽集团投入超170亿元建立上海智能工厂,这座被誉为大众汽车集团全球范围内的“智慧标杆工厂”,近日正式投产,ID.4 X是新能源汽车工厂的首款量产车型,工厂规划年产30万辆整车。
按照计划,大众汽车集团将在中国汽车市场实现大规模电动化,并于2025年前实现15款新能源车型的本土化生产,上海安亭工厂的投产将加快大众在华新能源投放速度,值得一提的是,该工厂专为MEB(模块化纯电动车)平台车型生产,基于平台的灵活性,可以打造不同级别的车型,对用户群产生更大的覆盖。
知行有话说
新能源已成大势所趋,中国汽车市场表现更明显。在政策的推动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已经连续三年位居全球产销第一。未来,政府将持续推动落实新能源汽车免限购、免限行、路权等支持政策,提高新能源汽车使用优势。而一个企业,只有顺势而为,跟着政策走方能踩稳前行的步伐。
在车企方面,特斯拉、丰田、大众等本身技术优势明显,与自主品牌合作以及投建工厂,都将拉动集团新能源销量的增长;而对于自主品牌,在经历补贴退坡的阵痛后,面对海外车企的正面竞争,可以通过合作技术引进,提高整体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