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中国北方大地上盘踞着两股大势力:袁绍和曹操。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公元200年,他们各自都集结好了自己的全部主力,在官渡这个地方决一死战。当然结局大家都知道,曹操击败了袁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那么问题来了,官渡之战时,为何其他势力都选择了看热闹呢?当年讨伐董卓的十八路诸侯何在?其他割据势力又在干什么呢?
袁术讨伐董卓之后,一度和袁绍为敌,结果被其打败,只得放弃北方,率军占领扬州等地。公元197年称帝,结果称帝之后没两年就先后被曹操,吕布打败,于公元199年去世。另外十五路诸侯,除了马腾之外的十四路诸侯都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死于官渡之战前。而马腾当时明面上投靠了曹操,在曹操手下混饭吃,官渡之战时,曾派遣自己的儿子马超出兵帮助曹操。所以说在公元200年,曾经的十八路诸侯基本上都退出了历史舞台,官渡之战自然就没有他们什么事情了。那么当时天下还有哪些势力呢?他们又都在干什么呢?
辽东地区割据军阀公孙度:东汉末年,中原各大势力混战,这些势力忙于争夺中原地盘,无暇东顾,当时的辽东地区得以安享和平,而辽东太守公孙度也是众势力的拉拢对象。当时曹操对待公孙度的态度也是拉拢为主,所以公孙度得以在辽东地区安稳发育,一心一意经营着辽东地区,安心的做着自己的“东北王”。偏居一隅的公孙度也没有争夺中原的野望,其实我觉得也是因为没有这个实力,所以官渡之战时,公孙度并没有搞什么大动作。
江东霸主孙策:官渡之战前,孙策基本上已经平定了江东,成为雄踞一方的大势力。当他听闻曹操和袁绍在官渡对峙,孙策就计划偷袭曹操的大后方许都,如果孙策真的把这个计划实施了,那么官渡之战究竟谁胜谁负还不一定。可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公元200年,孙策被刺杀身亡,孙权上位,当时的江东局势因为孙策的死亡变得不稳定,所以孙权只能先稳定局势,至于偷袭许都的计划只能就此搁浅。
荆州牧刘表:据史料记载,当时刘表的势力已经达到地方千里,带甲十余万的地步,按理说,此时的刘表如果趁机攻打许都的话,成功的概率很大,入主中原指日可待。当时刘备(此时刘备依附着刘表)就曾经劝过刘表偷袭许都。结果胸无大志的刘表,根本就听不进刘备的建议,只想守着荆州之地,没有北上中原的雄心。
刘璋、张鲁:首先来说,刘璋的益州距离中原战场太远了,有点鞭长莫及。而且因为刘璋的猜忌多疑,导致部下(张鲁)叛乱,刘璋得花费大量的精力平叛,根本就没有更多的精力去掺和袁绍和曹操之间的战争。至于待在汉中的张鲁,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他知道自己不可能成为天下霸主,所以他安然的接受了曹操的拉拢政策,没有占领中原的心思,而且他还得防备着刘璋的进攻,也没有进军中原的条件。
基于这种种原因,官渡之战时,各方势力都在各自忙着各自的事情,对于这北方双雄之间的大决战,各方势力也就只能作为吃瓜群众看个热闹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