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身为书画大家,张大千为什么用40年写50条短信?北京保利:1021万

2020-10-28新闻13

1939年3月23日,一名中年人坐在书桌前。他正要提笔,心头却思绪万千。从1938年到1939年,他和家人匆忙离开北平,此后又辗转于南方各大城市,最终回到自己的家乡。他思虑再三,最终他长叹一声,提笔在宣纸上写道:“寒弟亲启……”

古代书房 网络图片

古人短信,价值千金

此人正是张大千,此时他刚在成都安定下来,于是给自己的朋友张目寒写一封信札。在古代,由于生产能力的限制,人们只能通过写信的方式相互沟通,于是就有了信札。例如东晋时期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就曾在写过一封名为《平安帖》的信札。在这封信札中,他叮嘱自己的家人在年终之际好好照顾自己,并期盼他们能诸事平安。

王羲之 网络图片

王羲之《草书平安帖》 网络图片

放在今天,王羲之写的这幅信札,就是一条向亲朋报平安的短信,却被历代藏家视为珍宝。台北故宫的收藏的《平安帖》唐朝摹本,就曾被宋高宗、文徵明、乾隆皇帝等人收藏。2018年的嘉德秋拍上,一幅《平安帖》宋朝摹本以3.08亿人民币的价格成交。

书圣王羲之行草书《平安帖》 网络图片

古代的信札之所以价值千金,是因为这些信札不但记录者当时发生的事件,更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嘉德秋拍中的这幅《平安帖》,虽然并非王羲之真迹,却也再现了王羲之本人“可亚时晴”的书法风格。作为为数不多的王羲之书法摹本,它的价值绝不仅仅能用金钱来估量。

王羲之《平安帖》 局部 网络图片

友谊见证,兄弟情深

再说回张大千的那封信札。这并不是张大千第一次给张目寒写信,早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两人就开始以通信的方式交流一些生活琐事,这一写就是40年。张目寒与张大千虽然都拥有同一个姓氏,但两人但并不是同宗关系。20世纪30年代初两人偶然相识后,一直相谈甚欢,甚至还成为了结义兄弟。

1957年作 张大千 致张目寒尺牍 网络图

从20世纪3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初,张大千给张目寒写了50封信札,这些信札记录了张大千本人在这将近40年来的人生经历。1938年,张大千为了不担任伪职,偷偷逃出北京,此后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在此期间,他曾辗转来到上海、香港、桂林等地,最后才回到成都,各种艰险自不必与人说。

张大千致张目寒信札 网络图片1

张大千致张目寒信札 网络图片2

1949年,张大千又被国民政府接往台湾,但以张大千的文人性格,怎会答应?但此时他也无法回到大陆,无奈之下,他只能借着举行画展的机会,在新加坡、印度、巴西、阿根廷等国四处游历。作为一位爱国画家,他也曾为了保护《游春图》而将它送往国内,自己却不能返回祖国,他心中怎能不悲伤!

隋 展子虔 《游春图》 张大千旧藏 网络图片

张大千也曾在信札中向张目寒提起过自己的苦衷,但此时张目寒已经不能感受到他的心痛了。1976年,张目寒身患中风,从此失忆失语。面对曾与自己亲如兄弟的张大千,他也只能与他沉默以对。4年后,张目寒就去世了,张大千伤心之余,身体更是每况愈下,3年后,他也因病辞世。

张大千国画山水 网络图片

2019年的北京保利秋拍上,张大千写给张目寒的50封信函以1012万元的天价成交。这些信札记录的不仅是一段往事,更是两人近40年的情谊。在古代,人们将自己的思念寄托在信札中。而生活在现代的我们,则可以用微信、短信等方式更快捷地表达自己对亲人的思念。但在快速的背后,我们是否也少了一些深厚的沉淀呢?在翻阅古人的信函时,我们或许能得到一些答案。

#书法字画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