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钞机功能又强大了”“老母亲集体崩溃”……最近,体育分值要“上天”、与语数外等主科分值“肩并肩”,美育进中考试点范围逐渐扩大等消息刷爆了家长们的朋友圈,这也意味着美术、音乐将要进入中考。
听到这个消息,你焦虑了吗?
音体美地位低?66.67%受访者认为很重要
“我儿子那个体格,要是没有考试来逼一逼他,估计连800米都跑不下来!”市民陈莹说起自己刚上初一的儿子,忍不住开启亲妈吐槽模式,“对体育运动完全不感兴趣,瘦得像根竹竿,还有点驼背。”在陈莹的理念中,学生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身体健康毫无疑问要排在第一位,所以得知音乐、美术将纳入中考,尤其是体育中考分数占比要增高的消息,陈莹第一反应就是“终于有理由让儿子出去活动活动了”。
陈莹说,自己上学的时候,音体美课程就总被语数外老师拿去补课,一学期下来都上不了几节。而现在,学生们的课余活动从出去疯跑,变成了窝在家里刷手机和平板电脑,活动的时间就更少了。
“孩子才上初一,但学习压力已经很大了,有时候作业写到半夜。我觉得让他们多接触接触音体美这样的科目,其实也是一种调剂。而且说不定有很多孩子能在其中发现自己的天赋,发展一门特长。”陈莹认为,“素质教育”提了这么多年,但“以成绩论英雄”的情况始终没有改变,把音体美也作为考试内容,才能让学校真正重视素质教育。
10月25日,我们发出了关于“音体美入中考”的问卷调查,在收回的问卷中,66.67%受访者认为音体美在教学中很重要,孩子要全面发展,26.67%受访者认为音体美重要程度一般,文化课更值得重视,6.67%受访者表示音体美不重要,只是一种课余调剂。
而对于体育中考成绩占比增高、音乐美术纳入中考,那些持肯定态度的受访者和陈莹一样,认为有很多好处,其中最显而易见的就是可以锻炼学生体质。提高整体素质、培养文艺特长、改变“以成绩论英雄”现状等,也都是他们支持音体美纳入中考的原因。
纳入中考压力大?家长认为应正视学生体质差异
“我家孩子天生五音不全,根本不会唱歌,这可怎么办?”
“我闺女一出生就做过手术,体质跟别的孩子没法比,咋考试?”
“美术也得看天赋,起跑线不一样再努力也白搭!”
自从体育中考成绩占比增高、音乐美术纳入中考的消息一传开,市民吕燕的家长群就炸了锅,虽然孩子才上小学3年级,但家长们已经开始焦虑了。
“我们都感觉这个政策的最大受益者会是健身房和艺术培训班。”吕燕的话并不是开玩笑,她甚至已经想象到了今后的生活:刚刚结束给孩子辅导作业的鸡飞狗跳,又要连哄带骗让孩子顶着夜色出去跑圈,好不容易躺在床上,还要把音响打开放上“必考曲目”熏陶熏陶,“除非文化课难度、占比降低,不然这就是变相增加负担。而且重视音体美本来是一件好事,搞得这么紧张,反而会让学生抵触。”
吕燕的想法在网上也有很多支持者,还有人算了一笔账,如果音体美三科辅导班报齐全,每个学期支出最少增加5000元,这对于家长们来说“压力山大”,而对于相对落后的地区和收入较差的家长而言,这似乎也会造成不公平。“花钱都是小事,关键是孩子受不受得了?”吕燕担心,为了应付中考的体育考试,他们可能在短期内耗尽“洪荒之力”锻炼,这对学生身体素质提高不仅没有帮助,反而可能会留下后遗症。
在我们收回的问卷中,支持音体美入中考的受访者占40%,33.33受访者表示可以理解,还有26.67%受访者表示不支持。大家的担心主要集中在学生天生体质有差异、增加学生压力、增加报培训班费用等原因。
焦虑来自未知?美育教育不能“一考了之”
10月23日,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回应,目前,体育已纳入中考,美育进中考也已在8个省份进行试点,体育中考将逐年增加分值,美育进中考的试点范围也将逐渐扩大,2022年的目标是要开足、开齐、开好体育、美育课程。
市民陈光波说,大家的焦虑多数来源于对具体考试内容、考试形式的未知。“我查了很多资料,像是2017年就把美育纳入中考的南京市,其实更侧重根据学生在校参加艺术课程学习、参与艺术社团活动、发展艺术特长的情况综合评定,只考基础知识,不考吹拉弹唱,注重学生美育课程和美育活动的参与度,而不是某项技能。”陈光波说,当前,美育入中考尚处于试点阶段,相关部门应该对家长的担忧有所考虑、有所回应,而不是让家长胡思乱想。
问卷留言中,一些家长建议,音乐、美术纳入中考,不能重复语数外等科目的老路,应降低门槛,以平时课堂讲述内容为主,避免浪费不必要的复习、补习时间;在全面推广音乐、美术入中考前,应重视农村地区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让农村学生及时补上美育这门课;美育教育不能“一考了之”,在设置考试制度的同时,教育部门、学校、家长更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美育的兴趣和习惯。
如果美育真的纳入中考,你会如何应对?问卷结果显示, 53.33%受访者表示希望顺其自然,不过多干预,23.67%受访者会给孩子报音体美相关培训班,还有23%受访者更注重调整孩子心态,避免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