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社会语境中,给某人某事贴标签的主要作用在于方便表述以及划分阵营:事实上,有太多的人根本不在意对于某个问题和现象的分析梳理,而只想要一个答案,这个刻舟求剑式的答案可以在未来用于解释他(她)认定的很多事情。这种社会语境下,我们也很难注意到,那些非此即彼、非黑即白当中的巨大空缺。所以,我们会经常听到某类问题:你支持还是反对?在这种天然预设中,似乎就没有“看情况”、“说不清”的选项了。(by利维坦)
我们总是喜欢贴标签。
比如一些星战粉会和恋爱对象一起想象双方在剧中对应的人物,并借此给自己和伴侣贴上标签。同性恋人群也是如此,他们创造了一种标签,专门描述我们人类中存在的某种特定性倾向与特定性别,同时还让这个沉默了几个世纪的人群拥有了 话语权。另外,那些心理学家还会给他们不喜欢的社会公众人物贴上标签,比如自恋人格(Narcissism)、孟乔森综合征(Munchhausen’s)、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等等。
不仅如此,我们还会在线测试自己的人格——做过这种事的人实在太多了——而且人们还会欣然接受那些测试结果中密密麻麻的标签。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人格测试、心理测验就已经在互联网上大行其道了,当然了,不同测试之间无论是出题者的诚意还是合理性都存在极大差距。这些测试甚至无所不包——你的性格更像是一个叫莫妮卡(Monica)的女孩,还是罗斯(Rose)?你能拥抱一段新的人生体验吗? 你是“社恐” 吗?你更适合獾院还是鹰院? 【《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中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的两个学院,赫奇帕奇学院( Hufflepuff)与拉文克劳学院( Ravenclaw)。前者指向正直、忠贞、诚实的人格特征,后者则强调智慧。】
在众多的心理测试中,有一种测试久经考验、人见人爱:外向型、内向型人格测试(The Introversion-Extroversion Scale)。如果您是一位网瘾严重的老冲浪高手,也许已经做过多种版本的该测试了,而且越是老网民可能越有体会——这种测试大概率会得出结论说测试者具有内向性人格特征。
(www.psychologytoday.com/us/tests/personality/extroversion-introversion-test)
如今互联网上有不少人以自己的内向性格为荣,无论是Facebook还是Reddit都提供了社交功能满足内向性格人群在互联网上找到彼此。另外,Instagram和Tumblr上的那些内向人群的梗图、漫画也为内向的网友们提供了一个发泄窗口,他们每天都在上面吐槽外向的人有时真的非常令人厌烦。
不仅如此,无论是长篇的博客文章还是Twitter上的一小段推文, 凡是关于内向人群以及他们那些沮丧情绪的文字都能获得广泛的传播,这些文字帮助千千万万个内向的人倾诉他们所感受到的被疏离感,接着又将这些情绪进一步夸张、放大。在2019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初期,很多内向的人在网上不无自豪地戏称,他们的性格恰恰最适合响应号召宅在家了,他们还表示自己已经准备好传授那些聒噪的外向型朋友如何习得“安安静静待在家”这项技能了。
然而事实是什么样的呢?
我深深怀疑,随着人们一天天保持着这种社交距离,越来越多自称是内向性格的人也会变得和那些外向性格的人一样了。到隔离期结束后——这个过程也许只有短短6周,但也可能长达18个月—— 我猜一定有大量不喜交际,又以孤狼自诩的朋友突然意识到自己其实还是非常需要社交的,因为社交能让他们保持快乐、保持兴奋。另外他们还将意识到,自己对社交的需求正如他们对任何其他心理安慰的需求一样强烈。
事实上,那些在网上给自己贴标签自称内向人群的人往往并不具备内向型人格。不仅如此,他们笔下抨击的那些吵闹、讨厌的外向人群也并不符合外向型人格特征。 这是因为上述两种人都极其稀少。
对于这个问题,来自马里兰大学(University of Maryland)人类心理生理学(Psychophysiology)实验室的实验室主任巴瑞·史密斯(Barry Smith)指出:“人群中的大多数人既不是内向的人,也不是外向的人。”
? Scholastic Choices
经过几十年的心理学研究,如今的学者已经知道内向与外向的性格特征就像是一对矛盾的两极,而它们中间的部分则是模棱两可的渐变区域,我们绝大多数人所处的位置几乎就集中在两极之间正中央的位置。
(www.idrlabs.com/articles/2014/02/mbti-for-skeptics/)
这也就意味着,以绝大多数读到这里的诸位读者为例,您既不是内向的人,当然也不是外向的人,您只是一位具有中间性格特征的人 (Ambivert)。
如果您是一位具有中间性格特征的人,那么您就处于两个极端之间,这就已经是在挑战当下流行的错误认知了。当然, 您的性格特征也就无法简单地用“内向”、“外向”这样一个词描述清楚。可以确定的是,您这个人充满活力,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着,而且您极其正常——正常到几乎没有学者会针对阁下展开什么研究。在过去几十年里,阁下这样的人通常会收到各种各样的误导,直至您不相信自己本来的样子,反而确信自己是一个更内向、更外向的人。
统计数据的结论
正如大多数可被测量的人类复杂特征,内向与外向型人格特征也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而且在人群中符合正态分布。换句话说,如果给全世界人都做测试,并得到每一个人在内向、外向型人格量表上的得分,最终把这些分数都汇总到同一张图表里,那么这张图表应该会像下图一样,呈现出钟形分布特征。
? Wikimedia Commons
在上图钟形曲线上任意一点的高度代表了获得同一分值的人数,即同样分值的性格特征在总人群中的普遍程度。因此,那些位于最高处的点——即中间那个大的“鼓包”——几乎也是人数最多的分值区域。不仅如此,我们也可以观察到这一普遍人群的分布区域处于内向、外向这两极的正中间,而曲线的两端也都向着中间的高峰倾斜。 换句话说,越接近两极的中间点,也就越接近最普遍的人群。
凡是那些最易变也最容易被量化的人类特征大多都符合一个规律,即正态分布——身高符合正态分布,还有体重、 智力水平,和绝大多数的政治观点。当然,大多数人格特征也符合这一规律,比如 【心理学五大性格特质(Big Five Personality Traits)中的】亲和性(Agreeableness)、情绪不稳定性(Neuroticism),以及一个人外向或内向的特征。
(www.researchgate.net/post/What_could_be_good_examples_of_normally_distributed_variables_that_I_can_use_to_illustrate_Normal_Distribution)
尽管我们的确有可能在内向、外向量表中获得倾向于某一极端的得分,但这种情况极少发生。在总人群中大约只有5%的人可以被称为教科书式的外向或内向人士。大多数人都存在于图表中间的那个巨大隆起之中,只是稍微向两极中的某一个极端倾斜了一点点而已。
然而 那些误导性言论的可怕之处在于,它们让那些处于中间的大多数人产生了错误的认知,误以为自己应该归属于内向、外向阵营。至于 为什么说这种误导流毒甚深,下面我们就来一一列举。
二元思维的恶果
一旦我们尝试简化那些既包含矛盾的两极,也包含两极之间渐变区域的复杂问题,一旦我们要把这样的问题简化并归类到一清二白、非黑即白的类目中去,我们就是在忽略大量信息。
当我们用简化的二元性(Binary)替代这种渐变性(Continuum),那么我们所掌握的数据中就很难保持应有的渐变与变化——这也加大了我们从中发现统计学效应的难度。在本文的讨论范围内,这样的简化也将毁灭性地削弱我们的判断能力,一旦我们将两个不同的人都归类于某个大类目中,就很难再发现二者之间的区别了。
? The New York Times
试想这样一种情况,假设某一群人只是具备一些轻微的外向型特征。 他们通过在合理的时间跨度内和朋友聚会来“获得正能量”,但有些时候他们同样需要安静与私密的空间。如果我们使用渐变性的思维来测量他们的人格特征,我们会认为这类人处于矛盾两极的正中间,正如上文中的图表所示。然而 在那些经典的内向、外向人格测试中,这类人会被归类为坚定不移的外向型人士。
现在让我们再来想象另外一种更极端的情况,假设某人的性格特征处于那个内向、外向性格“光谱”的一端,即 极端外向型区域——此人不仅每时每刻都身处社交活动中,而且还必须进行极为热情的人际互动才能满足自己;也许此人需要每分每秒都站在人群的正中央;甚至会认为安静的独处时光不仅缺乏刺激,更是极其痛苦的。当然了,绝大多数人都为认为这位极具活力的外向型人士感情过于充沛了,人们甚至会认为在此人周围时会感到过于激烈、紧张。
无论何时,一旦我们在一个复杂如光谱的系统中划出一道清晰确定的分界线,我们就是在否定任何比该分类法更复杂的现实问题。
当我们使用一套二元论贴标签式的分类系统,我们就完全无法区分具有轻微外向特征的人与具有极端外向特征的人了。就该测试的精准程度而言,你我身边的一些属于中间大多数人群的朋友,也许就要被归类为全年无休的派对成瘾人士了。
当我们使用二元论方法描述某种渐变系统中的单个特征,就会引发这样的问题。它一刀切地磨平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还过于大刀阔斧地简化了那些原本可以被观察到的数据,更限制了我们根据这些特征科学地进行分析、得到结果的能力。
顺带一提,这也是为什么当我们用同样的二元论态度对待其它的人性特征时会导致破坏性的后果,比如性别、社交能力,甚至是种族——我们不能把这些特征视为某种具有清晰明确分界的类目。无论何时, 一旦我们在一个复杂如光谱的系统中划出一道清晰确定的分界线,我们就是在否定任何比该分类法更复杂的现实问题。
终将成真的标签
不要小看标签,它可能是一种强有力的人格表达工具。当人们想要表达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或者当人们尝试描述自己受到打压或被边缘化的经历时,贴标签总是一种很好用的方法。 借用贴标签的方式,人们可以快速促进沟通交流,也可以减少那些被边缘人群的孤独感。作为一名同性恋者及社会学研究者,我非常乐于在谈话中频繁使用标签。
我们承认的,并且给自己贴上的那些标签会影响我们对自己的审视,我们对未来的自我期许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标签。
不幸的是,我们所处的社会文化同样痴迷于标签,而且是直言不讳又泾渭分明的标签。我们承认的,并且给自己贴上的那些标签会影响我们对自己的审视,我们对未来的自我期许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标签。于是,当我们对某种人格分类产生了极大的自我认同感时,其结果可能是我们会拒绝大量与该人格特征似乎背道而驰的机会。
以笔者本人为例,我对占星学根本就谈不上有了解,也不相信这是一门科学,但我的确会以一个典型的白羊座自居。白羊座的人似乎有很多特征听起来都颇具“狠人”气质——白羊座的人说干就干,他们喜欢迎接全新的挑战,他们盛气凌人又总能激励他人,而且往往相当壮硕。
每当我审视自己的那些白羊座特征时,我就会主动寻求那些看起来像是白羊座的人会去做的事情。另外,我也容易因此主动忽视自己的那些缺点——比如我的愚笨和坏脾气——就好像缺点不过是我身为一个白羊座必然会出现的副产品,好像我永远无法改变这些瑕疵。
当然,我们今天所讨论的“内向型人格特征”要比“白羊座人格特征”科学得多,但是正如我上面举的例子,如果我们过于认同自己是个内向型的人,同样会因此而遭到束缚。过去我曾经坚信自己是个内向的人,那时候我曾经认为自己需要花费大量情绪低落的独处时间来进行某种“充电”——毕竟人们都觉得内向的人就是在独处时获得某种力量的。于是那时候我拒绝了很多朋友聚会的邀请,无论是派对、健身或者音乐会,总之, 我仅仅出于这样一种盲目的猜测就拒绝了所有流行的社交活动。然而我越是与周遭脱离,我就越悲伤,也越能清晰地感到自己被耗干了。
? Private Therapy Clinic
其实我和大多数人一样,就处于内向、外向两极之间的渐变地带,而且是正中央。我需要刺激、需要社交的时光,正如我需要安静、需要私密的空间。我可以很容易变得聒噪喧闹,正如我可以很容易维持沉稳少言。真正能准确预测我下一步言行状态的并不是我给自己贴上的某个标签,而是我所处的环境,以及我身边的人。
社交语境的影响
那些具备中间性格特征的人是极其易变的。他们的情感与言行都会根据周遭环境、社交语境(Social Context)出现一百八十度反转。每当我们向测试者抛出一个极其简单的问题:“你更倾向于和别人聊天呢,还是更倾向于自己一个人静静想事情?”受试者往往会耸耸肩、挠挠头、摊手回答说:“这可要看情况了!”
(introvertdear.com/introvert-extrovert-test-quiz)
绝大多数人对于社交语境都是极其敏感的。即使是最吵闹的交际花也知道在某些场合中要保持安静,比如葬礼,或者严肃的高风险谈判会议。反之,就算是最沉默寡言的人也会在派对上一改常态,酒至酣处放肆一番。当人们在令人愉悦的环境中感到舒适时,他们就会更倾向于打开心房;相反地,如果人们在有压力的环境中感到应接不暇,他们就更倾向于筑起一道道心理防线。
别搞错了,这不叫内向、外向,这在心理学上叫刺激、反应相容性(Stimulus-response Compatibility)。
? Vocal Impact Productions
正是因为人格特征标签无法应对人们的这种复杂变化,所以那些基于人格测试进行的行为预测总是表现平平。如果你真的试图预测某个普通人的行为,比起人格测试更有效的办法通常是观察此人所在的环境,看看该环境或情景对此人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或期待?这种时候还是忘了什么亲和性、情绪不稳定性,或者内向、外向吧!
只要独处的时光令人愉悦又能给人带来力量,即使是具有外向型人格的人也会从独处中获益。
虽然人格测试对行为预测并无帮助这是事实,但很多时候人们觉得这样的结论太无趣,简直让人沮丧。毕竟这样的事实也可以被解读为自由意志并不存在,或者人们会进一步想到自己耗费了绝大部分时间去迎合某种社交规则,而不是表达最真实的自我。如果沿着这个思路钻牛角尖儿,人们甚至会得出一个悲观的结论,即真实的自我意识并不存在,或者我们不过是一群经过训练的动物,只是善于对各种外部信号做出反应罢了。
不过大可不必如此悲观。如果这些事实真的能得出什么结论的话,它们不过是在证明大多数人都具备极强的适应性罢了。随着人的成长,一生中经历各种变化,人格特征也会随着境遇的改变而转变。举例来说,如果内向的人想变得更外向,完全可以去寻找让自己感到更舒适的朋友或者环境,这些都能帮助内向人群迎来一个社交的春天。
反过来,只要独处的时光令人愉悦又能给人带来力量,即使是具有外向型人格的人也会从独处中获益。在疫情期间也许认识到这一点尤其重要,因为很多热爱社交及户外活动的人不得不选择在家中独处。
总结说来, 我们中没有哪个人是生来就注定要满足某种刻板印象、某种人格分类中的条条框框而过活的,我们比所有那些条条框框的总和还要复杂、多变。
当然了,如果读者发现某种人格特征标签的确适用于自己的某些状态,那么接受、拥抱这个标签也没什么不好。同样地,利用这些标签更好地和别人交流,更充分地表达自我在世界中所处的位置,这对我们也大有益处。但是我们要清楚地知道,如果我们突然意识到某种标签在阻碍我们的现实经历,或者让我们畏首畏尾无法做出选择,那么请记得我们大可不必被标签吓到,把它甩到一边就好了。
大多数人的自我认知、身份认同都像是液体一样,从某种意义上讲,那是一个变化且流动的过程。随着时间流逝,随着我们越来越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样子,我们也许会有一天耸耸肩、摊摊手说道:“我是个什么样的人? 这可要看情况了!”因为这的确关系到各种各样的人格特征。
这是一件美好的事,历经光谱中万千颜色的人生总要比只有黑白分明的人生更精彩,也更能回答我们是什么样的人。
文/Devon Price
译/ 兰琪(蓝)
校对/兰琪(黄)
原文/humanparts.medium.com/youre-probably-not-an-introvert-or-an-extrovert-20e49abfe0a3
本文基于创作共同协议(BY-NC),由 兰琪(蓝)& 兰琪(黄) 在利维坦发布
文章仅为作者观点,未必代表利维坦及简单心理立场
羞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