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免于刑事处罚不起诉

2020-07-16知识6

免予刑事处罚和不起诉的区别? 免予刑事处罚和不起诉的主要区别有:1、性质不同:免予刑事处罚是针对的对象是已经构成犯罪,但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人;不起诉的对象则包括不构成犯罪、指控犯罪证据不足或存疑、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2、作出机关不同:免予刑事处罚由法院作出,而不起诉决定则由检察院作出。《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一条 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法庭审判所必需的证据材料;认为可能存在本法第五十四条规定的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情形的,可以要求其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作出说明。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对于需要补充侦查的,可以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也可以自行侦查。对于补充侦查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补充侦查完毕。补充侦查以二次为限。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检察院后,人民检察院重新计算审查起诉期限。对于二次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第四百零四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不能确定犯罪嫌疑人构成犯罪和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属于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一)犯罪构成要件事实缺乏必要的证据予以证明的;(二)据以定罪的证据醉驾免于刑事处罚和不起诉的区别是什么 醉驾免于起诉的条件是什么不起诉与免予刑事处罚的前提都是构成犯罪,不追究的理由都是犯罪情节轻微。不同的是,“不起诉”适用于审查起诉阶段,应当由检察院做出;免于刑事起诉是不是就是没有受过刑事处罚? 免于起诉是公诉机关在认定被告人已经构成犯罪的前提下,由于犯罪情节轻微,对被告人做出的免予起诉的决定。而免于刑事处罚,是审判机关在认定被告人已经构成犯罪的前提下,由于犯罪情节轻微,对被告人做出的免予处罚的决定。两种决定都是在认定当事人构成犯罪的基础上作出的。按规定,这两种决定除送达被告人本人外,还必须送达被告原单位入档并送被告居住地派出所存档。但是在1999年《刑事诉讼法》修订后,“免予起诉制度”已被取消,代之以“不起诉”制度。哪些情形可不起诉或免予刑事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中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4、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6、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扩展资料:决定不起诉的程序《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288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对于符合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案件,经检察长决定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这是法规对法定不起诉所作的规定。同时,《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289条规定了酌定不起诉的程序:人民检察院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经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这表明,对于符合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案件和存疑不起诉的案件,由审查起诉部门将案件审查意见书报请检察长决定,对于酌定不起诉的案件,由审查起诉部门将案件审查意见书报检察委员会决定。人民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后,应当制定不起诉决定书,不起诉决定书的主要内容不起诉和免予刑事处罚哪个罪轻 不起诉和免予刑事处罚哪个罪轻不起诉和免予刑事处罚都不用承担刑事责任,不存在谁重谁轻的问题。免于起诉是公诉机关在认定被告人已经构成犯罪的前提下,由于犯罪情节轻微,不起诉和免于刑事处罚的区别是什么 区别是:“不起诉”适用于审查起诉阶段,应当由检察院做出;免予刑事处罚适用于审理阶段,应当由法院作出判决。醉驾入刑已经实施了几年了,这一措施也让更多的人减少了醉驾不起诉与免予刑事处罚的区别是什么 一、不起诉与免予刑事处罚的区别不起诉是检察机关对刑事案件进行审查后,认为不具备起诉条件或不适宜提起公诉所作出的不将案件移送法院进行审判而终止诉讼的决定。免于刑事处罚与不起诉的区别 一、免于刑事处罚与不起诉的区别免予刑事处罚和不起诉的主要区别有:1、性质不同:免予刑事处罚是针对的对象是已经构成犯罪,但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人;党员因犯罪情节轻微被不起诉或者被免予刑事处罚怎么办? 《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党员犯罪情节轻微,人民检 察院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的,或者人民法院依法作出有罪判决 并免予刑事处罚的,应当给予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或者开免于起诉与免于刑事处罚有何区别 免于起诉与免于 刑事处罚 有何区别如下: 1、免于起诉适用于审查起诉阶段,应当由检察院做出;免予刑事处罚适用于审理阶段,应当由法院作出判决。2、免于起诉就是由于行为

#法律#刑事处罚#人民检察院#不起诉#免于刑事处罚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