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我是当年的志愿军|老兵王仲权:哪里有需要我就到哪里去

2020-10-27新闻18

王仲权

王仲权和旧茶缸

在新疆阿拉尔市红桥镇15团的一栋居民楼里,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总会在午后阳光很好时,坐在客厅的躺椅上晒太阳。而他的手里总是捧着一个旧茶缸。白色的茶缸搪瓷斑驳,底漆暗沉,一行朱漆印字:“赠给最可爱的人”却分外醒目。这个茶缸与老人相伴60多年,他不让别人碰,也不舍得扔,他操着一口乐山方言,缓缓地说道:“这是我经历的见证,看见它就像回到战场上一样”。

这位老人今年85岁,他是抗美援朝老兵王仲权。1953年,18岁的王仲权从四川乐山县参军,随后跟随所在部队——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6军133师独立通信营奔赴抗美援朝前线,1957年4月回国。1959年7月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从此扎根边疆、屯垦戍边,毫无保留地奉献青春和热血,直到退休。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捧着搪瓷缸,饮一口茶,王仲权唱起这首《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依然铿锵有力。

旧茶缸

对初到朝鲜的情形,王仲权记忆犹新:“美军的飞机白天到处狂轰滥炸,简直没有一个村庄不冒烟、不着火的,到处都是废墟,二三月份的天气那么冷,朝鲜老百姓只能蜷缩在断壁残垣下,用碎砖破瓦搭起小窝棚蜗居度日。”

天一黑,美军就扔照明弹,王仲权所在的部队夜间行军时车辆都不敢开灯,摸黑赶路。他说:“前方的部队不敢烧火做饭,怕暴露目标,只要一冒烟,敌人的炮弹就到了。战士们只能吃随身携带的炒面,喝凉水,因为长期没有蔬菜吃,不少战士嘴上都起了泡。”

很快,战场给这个毛头小伙来了一个下马威。“我年龄小,又没啥经验,第一次遇到飞机空袭,所有人都往防空洞里躲,我就跟没头苍蝇似得,躲到朝鲜阿玛尼家里的南瓜叶子底下,被一个老兵一把拽出来,他喊着,‘不要命了,躲这里没用”,然后把我拉进了防空洞,这样我才捡回一条命。“王仲权说。

王仲权的战友

由于在家里念过几年书,上战场没多久,王仲权便成了师部指挥所的一名通信兵。“我负责指挥所接电话的工作,要做到‘信号不能断,保证上面的指挥畅通’。”王仲权说,上级领导的指示关系着一场战役的成败,如果在战斗中通讯中断,那将是一件极其危险的事。

在一次持续几个昼夜的抢夺高地的战斗中,指挥所电话线在三天内被炸断了20多次。最艰难的一次,几分钟内电话线就被连续炸断两次。

“我们在指挥所外的一棵树上找到了断掉的天线,我把工具包挂在脖子上,手脚并用往树上爬。”王仲权说,美军飞机炸弹一波一波往下扔,爆炸掀起的气浪震得他喘不上气。

没隔几分钟,藏在荆棘丛中的线路再次被炸断,王仲权和另一名战友为一组,背着线缆,再次去摸排线路。正当两人在荆棘丛中匍匐前行,突然附近山顶上的防空炮和机枪响了起来。王仲权和战友惊了一下,抬头发现,美军的几架飞机正朝他们俯冲而来。“一轮疯狂扫射后,我一扭头战友已经不动了,我想爬过去救他……”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有些哽咽:“我一动才发现自己的胳膊被打穿了,我拼命移到他的跟前,叫他的名字,没有应答,他还是牺牲了。等我爬到驻地,才发现衣服都被荆棘扯碎,身上是一道道鲜红的划痕,那一次战斗,我们一个营的战友为了抢修线路牺牲8人。”

王仲权

为了记住朴长玉夫妻俩的名字,王仲权特意在照片背后写下来。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订,王仲权和战友们的主要任务是帮助朝鲜人民重建家园,一直驻守到1957年才回国。

“战后的朝鲜可以说是千疮百孔,地上随手一抓,一半是土一半是炮火的铁屑,到处是残垣断壁。我们就帮他们建房子、修路、搭桥。”王仲权说,从1953年底到1957年回国时,朝鲜的城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恢复得很好。

“我和一个叫朴长玉的朝鲜小伙还成了朋友,当时我们帮他们夫妻俩建房子,他教我朝鲜语,还有朝鲜歌曲,临走的那天,他还请人拍了照片送给我,直到回国后我们还通过信。”王仲权说,在朝鲜的那几年里,由于和当地人民经常接触,他也学会一些朝鲜语,如‘阿玛尼’是大娘的意思、‘阿珠莫妮’是姐妹们的意思。

“我是通信兵,哪里有需要我就到哪里去。”走下战场的王仲权从未忘记过他内心的誓言,1959年7月,他到新疆支边,从此扎根兵团,直到退休。尽管他早已脱下戎装,可是他一直保持着军人本色,衣着朴素,生活节俭。

战场上的那段经历,他很少对孩子们提起,只偶尔在饭桌上,他会教孩子几句朝鲜语。

“我们也问过父亲在战场上的经历,他经常说,战场上太惨烈了,他希望我们生活在幸福时代的年轻人,珍惜前辈们拼来的好时代。”儿子说。

天气好的时候,王仲权也会捧着他的旧茶缸出来散散步,他说:“以前这就是戈壁滩,现在绿树成荫,街道宽阔,楼房林立,生活好了,子女也都很孝顺,我很知足。”

(文/记者 刘萌萌 图/王仲权提供)

#退休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