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八方助“利”添动能———省“616”工程对口支援利川市纪实

2020-10-27新闻11

中国利川网 全媒记者 张宝训 通讯员 吴俊丽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10月的利川城乡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这一切,与省“616”工程的实施分不开,它让利川有了一个强大的“朋友圈”——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牵头,省发改委、省生态环境厅、省药监局、省广播电视局、省农科院、武昌实验中学、武大中南医院、湖北能源集团(现三峡集团湖北能源)8家省直部门对口帮扶。今年初,武汉理工大学也加入了“朋友圈”。

利川根据实际发展需要列出“项目清单”,“朋友圈”的兄弟姊妹有求必应,整合资源,真扶贫、扶真贫。

13年,省“616”工程共计整合资金近百亿元,实施项目800多个,一个又一个惠及民生的项目落地利川,改变着这座城市的面貌,让利川这个边远欠发达地区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齐岳风电美如画 李启明 摄

一块“风”“水”宝地 吸引50亿元投资

“齐岳山上雾沉沉,几股凉风吹死人”,曾是当地人对山高风大的记忆。

齐岳山地处武陵山与大巴山余脉的延伸,海拔1500米至1700米。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齐岳山上风能资源丰富。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利川市就开始谋划齐岳山风电项目开发。2002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国家发改委合作,对中国可再生资源进行调查评价,选10个较大风场,利川齐岳山被定为其中之一。

为推动民族地区加快发展,2007年9月,湖北省委、省政府启动“616”对口帮扶工程。齐岳山风电开发项目迎来发展春天,成为省“616”工程重点帮扶项目之一。湖北能源集团作为该市对口支援的省直单位,利用自身优势,以清洁能源建设为切入点,积极推进齐岳山风电项目建设。

2009年,湖北能源集团克服冬日大雪封山且常年大雾的恶劣施工环境,率先启动测风并投建首台风力发电站。

蜿蜒的盘山路曲曲折折,悬崖侧立、林木交错、地势陡峭……给风电项目建设设备、材料的运输带来极大不便。

“风电设备庞大,尤其是风电叶片动辄几十米长,给运输造成了很大难度。交警全程护送、道路扩宽加固……”回想当初建设的艰辛,湖北能源齐岳山风电副总经理何刚记忆犹新。

终年狂风呼啸,齐岳山丰富的风力资源没有白白浪费,这里的冷风已成“无价之宝”,资源转换成真金白银。

10多年来,湖北能源集团、中广核共同投资40多亿元,安装298台风力发电机,总装机量50万千瓦,年发电量9亿度,风电产值6.09亿元。在充分享受清洁能源和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的前提下,仅2018年、2019年,风力发电就为利川贡献税收3000万元。

作为清江的发源地,水力资源是利川市的禀赋。开发水力,湖北能源集团亦不遗余力。

2020年9月1日,湖北能源集团投资建设的湖北省重点工程——利川峡口塘水电站建设正酣,大坝主体犹如一道闪亮银弧横亘于陡峭峡谷。

峡口塘水电站地处利川市西南部郁江干流中下游,系郁江干流水电规划三级中的第二个梯级。

利川市发改局局长向益猛介绍,峡口塘水电站总投资7.4亿元,预计今年底建成,每年发电量2亿度。届时,每年将为利川贡献税收800万元。

凭借得天独厚的“风”“水”资源,利川市把清洁能源列为全市五大支柱产业之一,全力打造绿色能源百万装机大市。

云中风车 廖显蓉 摄

一项扶贫机制 “盘活”15个贫困村

工作队来了,贫困帽摘了!这里的路通了,灯亮了,环境好了,笑容也多了。走在南坪乡长乐村的田间地头,湖北省生态环境厅驻农村工作队队长黄贵全甚是欣慰。

“扶贫不是简单地增加百姓手中的钱,而是改变落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改变贫困户的精神面貌。”让每个贫困家庭都有稳定的增收项目,是工作队的目标和心愿。

花椒产业是工作队在长乐村发展的主导农业产业。

2019年,因缺水、虫患等原因,造成该村小部分花椒树枯死。工作队专程赴四川汉元购买花椒苗,帮助村民补栽补种。

今年3月23日,武汉市以外地区离鄂通道管控刚解除,黄贵全立即从老家黄梅赶往长乐村,每天不停地奔波在田间地头和村里农户间,组织村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组织群众开展春耕备耕、复工复产活动。

工作队还邀请专家进行现场培训,提高农户种植技能、增加收益。为确保田无闲田、人无闲人,工作队发放补栽苗近万株后,又免费向村民提供4万余株优质汉元贡椒苗。

“此次种苗发放,可为长乐村新增花椒种植面积280亩,长乐村花椒种植总面积将达到千亩规模。”黄贵全说,这为老百姓致富奔小康打下了坚实基础。

长乐村地膜覆盖种植 李传书 摄

齐岳山下,宽敞洁净的水泥路蜿蜒远方,直抵南坪乡黄田村。村内厂房、大棚、鱼塘、果园林立,农舍俨然、青瓦白墙、花果宜人,农人辛勤劳作,老少怡然自得,生机一片。

忆苦思甜,殊为不易。昔日黄田,土地贫瘠,道路阻塞,水电难进,村民的生活苦如黄连。2015年,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对口帮扶黄田村,开启了黄田村一路向“甜”的新征程。

如今的黄田村,公路通畅,四通八达,20多公里硬化道路环绕;标准的党群活动中心与20套易迁房交相辉映,成为山鸡养殖区、稻鸭(鱼)共生区、大棚种植区的核心;村民们注册的“福圭皇田”品牌逐渐打响……一个绿色、有机、生态、环保的宜居乡村正在形成,一个美丽、洁净、亮丽、富裕的新黄田渐渐呈现。

汇细流以成江河,积小善以成大德。10余个帮扶单位先后“盘活”利川15个贫困村,让村子脱贫摘帽,让村民产业兴旺、生活富裕。

清江得到保护,渔民重温旧业 吴华斌 摄

一个“朋友圈” 助力跑出加速度

13年,是一个跨越历史的维度,是一段呕心帮扶的历程。

历任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带头示范,先后多次对省“616”工程对口支援利川作出批示,并亲临利川调研,组织协调事关利川发展的重大项目。

今年8月24日,利川一中高三年级学生兴奋地步入崭新的花园式校园。他们是新校区迎来的首批学生。

新校区占地430亩,可容纳100个教育班、5000名学生,总投资6.91亿元。校区建筑群灰色坡面屋顶、栗色立面的灵感来自土家吊脚楼,部分墙面上喷有西兰卡普纹饰。光纤、服务器机柜、通信交换机、投影仪、86寸智慧黑板等设备,让新校区步入智慧校园行列。

搬入新校区,利川一中校长田共忙得不可开交。他说,新校区投用后,可增加招生近六成。校内图书馆、艺术馆、体育馆等,将使利川更多学生受到更全面的素质教育,成长为更符合时代需要的人才。利川将从市一中老校区入手,启动全市教育资源优化整合。

利川一中新区英姿 张光陆 摄

“像支持潜江小龙虾一样帮扶利川红。”东湖茶叙后,利川红茶一夜享誉国内外,可高等级红茶生产基地仅千余亩,无法满足急剧扩大的市场需求。省发改委、省农业农村厅确定每年投入至少700万元用于标准化基地建设。同时统筹资金在品牌宣传、生产加工、产业链延伸等方面持续发力。

利川团堡山药皮薄肉厚,滋味香浓,富含多种营养元素,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但挖采时要深翻土壤,投劳巨大,费时费力。省农科院专家组下田试验,推广U型槽技术解决难题,人均效率提升3倍,该镇借势迅速跻身“全国山药十强镇”。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13年征程,利川在省“616”工程护佑下砥砺前行,扬帆破浪。13年弹指一挥间,利川在稳健发展的征程上“春暖花开”。未来,利川定然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繁花似锦”。

金秋时的南环大道 李传书 摄

记者手记

众人拾柴 水汇成川

齐岳山风车转成一道绚丽风景、新建教育城里书声琅琅、宽阔的南环大道车水马龙、峡口塘电站现场建设如火如荼……这些都离不开省“616”工程的驱动。

涓涓溪流,汇成清江。13年来,一份份关爱、一个个项目、一笔笔资金从四面八方汇聚,涌向清江源头。

13年来,“616”工程的“朋友圈”不断壮大,他们用心、用情、用功帮扶利川,形成“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发展局面。

13年来,“616”工程在利川落地生根,成为群众脱贫的钥匙,成为项目建设的引擎,成为发展民生的法宝……

13年帮扶,成果丰硕。如今,利川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和民生改善上持续发力,处处生机勃发,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步履铿锵……

利万高速谋道段 张光陆 摄

责任编辑|卢华 审核|谭莉 审签|古学锋

#扶贫#贫困村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