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日报 》2020年10月27日第12版 版面截图
原题:保障研究经费、奖励科研成果、鼓励前沿探索……各地出台举措——
拿出真金白银,支持医生创新(关爱医务工作者②)
核心阅读
如何支持医务工作者开拓创新?各地纷纷出台举措。通过课题和专项支持临床创新,保障科研经费,提供更高科研平台;为研究团队提供更灵活的资金使用和人才选用机制,为人才培养提供定制化方案;鼓励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在临床领域科研应用,支持技术合作和成果转化。
心内科副主任陈明龙:
支持临床创新
医患共同受益
来自武汉的患者桂老汉得了较严重的心脏病,由于病情复杂,当地医院做了两次针对性的消融手术,均告失败。
性命攸关!桂老汉转到江苏省人民医院,由心外科团队开胸后,心内科团队在心脏表面进行了加强版的消融手术,手术取得了成功。
今年6月10日,在江苏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江苏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陈明龙团队,凭“疑难复杂心律失常新型消融策略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获得2019年度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这项成果通过消融手术,精准消除心律失常,6种手术方式写进全球指南,被国际同行广泛接受。
“对于临床医生来说,论文要写在病人身上。要解决疑难杂症,唯有临床创新。”陈明龙告诉记者,桂老汉的手术就是一种技术创新。
陈明龙介绍,疑难复杂手术讲究因病制宜,不搞“一刀切”。比如位于深部的位置有时够不到,除了将心脏暴露出来的直接方式,还可采取迂回方式;如果精准位置找不到,可先锁定大致区域,通过线性消融达到目的。这些技术创新,帮助医生和患者,用对心脏最小的损伤来实现最大的疗效。
“好的医生还应该是一个研究者。”陈明龙坦言,临床创新属于探索性、前沿性研究,没有先例可循,面临着高压力、高风险。在很多情况下,病人没有退路、医生更要全力以赴。在他的团队中,“晚上比白天忙、周末比日常忙”,常规工作以外的大量时间都泡在了临床研究、项目攻关上。
2010年,陈明龙团队被评为江苏省人民医院“A类创新团队”,获得连续3年、共计300万元的创新团队科研经费,去年又获评医院“511腾飞工程”,获得100万元科研经费。近年来,团队还成功申报多项国家级、省级课题,如“十三五”重大研发计划、省政府重大临床专项等,在获得数百万元科研经费的同时,也站上了更高的科研平台。
“对临床创新的支持,是对医护人员技能精进、成长发展的关爱,医患双方都是获益者。”陈明龙说。
神经外科主任屈延:
资金支持到位
研究效率大增
“葛主任,病人术后3天恢复得挺好,已经恢复意识啦!”听到这,葛顺楠长出一口气。葛顺楠是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前不久,他指导镇安县医院为一名患者实施了神经内镜微创手术,“该手术的成功是我们研究成果的一次应用,目前我们正在7个医院对口帮扶的健康扶贫县进行经验推广。”
颅脑损伤,开颅、内镜、穿刺三种手术方式哪种效果最好?2015年,唐都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屈延针对这一课题成立了研究团队,研究不同手术方式对脑出血远期预后的影响,葛顺楠就是研究团队的一员。
屈延介绍,“这个临床研究要有足够的有效病例数量支撑,为了得到有效病例数据,研究团队要对病人随访,收集术后病人的各项数据,仅此一项工作,就让人耗尽心力。”
“部分病人还需要来院复查,路费、住宿费也让他们望而却步。”屈延说,“刚开始的4年里有效病例只有200多个,有一年只有十几个,研究进展一直受影响。”
起码路费得给病人报销吧?临床研究需要灵活的资金使用,一缺资金、二缺人手,都是难题。
2018年,唐都医院修订了《医院人才培育资助计划》,设立4项人才资助基金。屈延的研究团队获得了200万元的研究经费。
有了资金支持,术后病人有一半都能回访。医院帮助团队成立了随访小组,由科室的护士及见习人员担任,随访效率大大提高。“我们的研究进度大大加快。”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郭为说。去年5月,团队的研究成果在神经外科领域权威期刊《神经介入外科期刊》发表。
此外,人才使用也更加灵活。今年研究团队申请招聘一名统计学专业背景的研究员。8月,学统计学的蔡亚宁入职成为神经外科的实验员,进一步补强了研究短板。
唐都医院政工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医院非常重视人才培养,每年有500万至700万元的科研资金支持,通过‘人才+项目’的机制让人才迅速成长。对于青年骨干,选配1至2名导师在科研、技术方面给予指导,‘量体裁衣’为各级各类人才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
骨科副主任孙立:
借助人工智能
精准解决难题
前不久,一位70岁的老人因膝盖疼痛难忍,住进了贵州省人民医院。医生发现老人膝关节病变严重,保守治疗很难再奏效,要解除病痛必须实施全膝关节置换手术。
“先要将病变部位切除后,再植入人工关节,假体尺寸合适与否,直接影响预后效果。”手术由医院骨科副主任孙立主刀,按照以往的手术经验,他需要把患者受伤部位切开,在手术中反复测量比对,才能确定假体的型号。
“手术前要准备各型号假体,如果预备的都不合适,就得临时通知仓库紧急调配,手术都要停下来等着。”孙立告诉记者,由于患者个体差异大、病情复杂等原因,传统的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对医生的临床经验要求极高,即使医生技术再娴熟,也很难保证假体安装高度吻合,因此患者对这类手术的满意度往往偏低。
这一次,孙立决定在全省开个先例,采用人工智能辅助完成全膝关节置换手术。他首先将患者术前的CT扫描数据导入一套人工智能软件系统,短短数分钟,计算机便自动生成一个完整的三维骨骼模型,关节哪部分需要截除,假体安装在哪个位置,具体尺寸数据等都一目了然。
“系统自动生成的手术方案,达到了三甲医院的主治医师水准。”局部微调后,孙立当即就得出一套个性化的手术方案,并将数据传给关节厂商进行精准备货。7月24日,孙立仅用30多分钟,就将假体稳稳地装进老人膝关节,截骨量和假体尺寸与术前计划完全一致。术后两天老人便顺利出院,检查显示下肢力线精准恢复、手术效果良好。
事实上,去年孙立还成功实施了贵州首例“AI+3D成像”辅助全髋关节置换手术,让被疼痛折磨6年之久的患者,当天就能下地活动。从2016年开始,孙立带领团队致力于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临床实践,推进骨科手术向微创伤化、标准化和智能化转变,至今已让数百位患者得到更精准、更高效的治疗。
孙立介绍,为促进数字化技术在骨科临床领域的科学研究与应用,医院在资金上予以充分保障外,还在体制机制上“开绿灯”。由院领导牵头,与多所省内高校合作建立了两个联合实验室,开展交叉学科人才培养与技术应用。此外,贵州省科技厅还将孙立的研究课题纳入重点攻关项目,支持医疗领域的数字创新和成果转化。他还参加编写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划教材《智能医学》,让初级医生学习到人工智能在医学应用的现状和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