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明朝水军将领排名第一的是谁?

2020-10-26新闻18

俞通海,字碧泉。他的祖先是濠州人。他的父亲俞廷玉搬迁到巢湖。元朝末年,盗匪起于汝州、颖州。俞廷玉父子和赵普胜、廖永安等人在巢湖安营扎寨,拥有千艘战舰兵力的水军部队。他们多次被庐州左君弼困窘,派遣俞通海悄悄地从小道归顺太祖。太祖正在和阳驻军,谋划渡过长江,缺少船只。俞通海来到,太祖非常高兴说:“上天帮助我呀!”太祖亲自前往安抚他们的军队。

俞通海为人沉着刚毅,治军严明而有恩德,士兵乐意为他所用。巢湖各将都擅长水战,而俞通海是最好的。跟从攻克宁国,攻下水阳,乘机用水军平定太湖,在马迹山收降张士诚守将,停船于胥口。吕珍军队突然来到,诸将想退。俞通海说:“不可以后退,敌方多我们少,后退的话,那么我方情况就被暴露了,还不如攻击他们。”于是通海自己先带头迅速战斗,对方箭下如雨,射中他的右眼。不能作战,他命令手下士兵披上自己的盔甲监督指挥作战。敌人把督战的士兵当作通海了,就不敢逼近,慢慢地退兵离开了。俞通海从此一只眼睛失明。

陈友谅大力举兵围攻南昌。俞通海跟从太祖攻击敌人。在康郎山相遇,因为船小不能仰攻大船,太祖军奋力作战差点支持不住。俞通海乘风放火焚烧敌船二十多艘,敌军稍稍受挫。太祖的船搁浅被围困了,陈友谅的骁勇的将领张定边径直向前冲,进犯太祖的船。常遇春射中张定边,俞通海乘飞舸前来援战,船只飞速驶来,带动湖水急涌而至,太祖的船只得以脱险。而俞通海的船又被敌方巨舰压住,兵士都用头抵住敌舰,头盔全咧,才勉强脱险。第二天再战,俞通海偕同廖永忠等把七艘船装上火药进攻敌舰,焚烧敌船数百艘。过了两天,俞通海又派六艘战船深入敌方。敌方联合大舰船奋力抵抗。太祖登上舵楼远望,很久都没有看到什么,料想俞通海的船只已经沉没了。过了一会儿,六艘船绕过敌方的舰船出现,飘飘扬扬如游龙。军队欢呼,勇气猛增百倍,作战更加奋力。陈友谅的军队大败。太祖军队驻扎在左蠡,俞通海进言说:“湖水很浅,小船很难周旋,不如进入长江,占据敌方的上游。他们的船进入,就立刻可以擒拿了。”于是就转移军队驶出湖,在水边和陆地构建栅栏。陈友谅不敢出来。在湖中停留了一个月,粮食用完,陈友谅带兵突围逃跑,最终失败死去。这场战役,俞通海军功最多。军队回京,赐予良田金帛。

1367年,大军包围平江,徐达命令俞通海率军前来会合,战灭渡桥,在进捣桃花坞的战斗中,身中流矢,伤势严重,归还金陵休养。四月,朱元璋亲自前往他府第看望,问道:“你知道我来看你吗?”俞通海已经不能说话,朱元璋挥洒涕泪而出。次日,俞通海卒,年仅三十八岁,朱元璋哭的十分伤心,赠光禄大夫,追封其为豫国公,侑享太庙,肖像功臣庙。朱元璋亲自率百官为他发哀,并前往祭奠,由官府负责安排吊问、赙赠、葬器的具体事宜。俞通海没有子嗣,由其弟俞通源承袭官位 。

洪武三年(1370年),改封虢国公,谥忠烈 ,杀身报国曰忠,戎业有光曰烈。

洪武九年(1376年),加赠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柱国 。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俞通海三代皆封公爵。

个人评价:俞通海出身是海盗,后来投靠了朱元璋,朱元璋很需要有水军才能的将领,俞通海正好是朱元璋需要的奇缺人才,俞通海归顺朱元璋后,一是作战勇敢,表现了很强的水战能力,是明军中最厉害的水军将领,在鄱阳湖水战中,没有俞通海,朱元璋根本无法打败精通水战的陈永谅。二是没有犯什么大错,也就是老老实实当兵,这样的人得到朱元璋的重用也就不奇怪了。

#明朝#朱元璋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