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海上记忆】人民公园英语角:打开世界一扇窗

2020-10-26新闻10

摘要:这是刊发在1984年12月3日《解放日报》头版的一张照片:每逢星期天,人民公园西北角七号门内的左侧场地上,总是自发聚集着一大群英语爱好者。学英语,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上海人的一种潮流。这么多年过去了,人民公园英语角还在吗?

上世纪80年代,每逢星期天,人民公园西北角七号门内的左面场地上,总是自发地聚集着一大群英语爱好者,他们孜孜以求,互相切磋。这种群众性的英语热具有会话范围广泛,交流方式灵活,年龄结构多样等特点。

这是刊发在1984年12月3日《解放日报》头版的一张照片:每逢星期天,人民公园西北角七号门内的左侧场地上,总是自发聚集着一大群英语爱好者。学英语,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上海人的一种潮流。这么多年过去了,人民公园英语角还在吗?

1962年出生的黄嘉宇,或许是上海最早一批接触到英语角的人。和大多数同龄人一样,直到上了高中,黄嘉宇从老师那里学到的都是“散装英语”。简陋的英语教材,教师略带上海口音的英文发音,这些就是学生能在英语课堂上接触到的全部内容。与数理化相比,当时的英语课算不上什么主课。

1978年之后,改革开放大门打开,社会上涌现出一股学习英语的热潮。受困于英语学习资料匮乏,加上缺少练习口语的环境,不少人空有学习热情但没有学习门路。在此背景下,年轻人自发在人民公园、复兴公园等地聚集,英语角由此诞生。

英语角最火爆时,甚至有外省市的年轻人专程赶来,在人民公园荷花池旁,用英语一聊就是一下午。希望通过学习英语改变命运,汪琼士就是那批人中的一员。1981年汪琼士通过英语考试进入上海皮革厂,后来出国了。

不只是渴求学习英语的中国人,一些外国人也把人民公园英语角当成上海的一处旅游景点。汪琼士说:“外国人也很乐意来这里跟我们说几句。虽然那时候我们的口语不行,但不怯场,敢说!”

英语底子薄,并不妨碍大家热情交流。以一句“Hello(你好)”开始,紧接着用自己熟悉的语句相互交流,若有人能说出更高级的句子,就会引得大家刮目相看。

为了能在英语角出风头,黄嘉宇有时候会“有备而来”,提前准备一些复杂的句子,在与其他人交流时,刻意把话题往准备好的内容上引。在英语角,谁的英语说得好,谁的词汇量大,谁就可以站在“舞台”中心。回忆起在英语角的岁月,黄嘉宇最开心的,就是能学到新的语法,“偶尔一个人来说一句漂亮的句式,我学到了,能高兴好几天”。

在英语角日益火爆的同时,社会中各类英语补习班也如火如荼,各类英语教材成了书店的热门。英语教师更是稀缺资源,大学毕业后,黄嘉宇在一所高校兼任夜校英语教师,课时费从3元涨到100元,只用不到10年。

不过,即使已经有夜校等学习机构,上世纪80年代后期大家对英语角的追捧依然没有衰减。黄嘉宇也曾鼓励自己夜校的学生多去英语角转转,增加开口说英语的机会。

汪琼士清楚地记得为什么自己毅然与英语角挥手告别:“没啥必要去了,对我又没有提升,我也并不缺那个‘展示’的‘舞台’了”。

这或许正是英语角逐渐消失的原因。

对于英语角的消失,黄嘉宇没有遗憾,“说明上海市民英语水平上去了。”黄嘉宇的女儿出生于1991年,5岁时第一次进入英语课堂。“10后”外孙女更厉害,4岁起就能拿着iPad学英语,直接和线上的外籍老师互动。

如今还能寻到人民公园英语角一星半点的踪影吗?

记者分别在工作日下午、周末下午来到人民公园,寻遍公园每个角落,还是未能再见英语角。

就连在公园锻炼的阿姨都知道,“现在谁还在英语角学英语呀,上网多方便”。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