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为何安史之乱之后,唐朝无法恢复安史之乱之前的盛世?
有人感觉,安史之乱后,再无唐朝。面对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了解一下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
唐朝玄宗一朝分先天,开元,天宝三个时期,安史之乱发生在天宝时期,所以也称天宝之乱。这场叛乱主要由边关节度使安禄山,史思明两人发起,那时期的节度使,手握地方军政大权,而且安禄山身兼多个地方节度使,完全有与中央对抗的权力,所以安史之乱持续了整整八年。这八年的战争让唐朝生了一场大病,也落下了“地方节度使拥兵自重,中央难以掌控”的病根。
从文学角度看(安史之乱后再无唐朝)
唐代最出名的莫过于唐诗了,一首诗就可以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状况,诗仙李白的诗反映除了盛唐的浪漫主义气息,诗圣杜甫的诗则大多反映的是安史之乱对家国的破坏。
李白因为生活在安史之乱前,大唐盛世之中,盛世的繁华给了他内心的对于家国的自信,所以他的的诗大多气势恢宏,“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等等,从中就可以感觉到一种气势磅礴,这和当时大唐的繁荣是分不开的!
如果说李白代表的是盛唐,那么杜甫的诗则代表了了安史之乱后大唐的衰落,“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安史之乱对唐朝的破坏我们不能亲眼看到,但是我们可以从当时的诗中体会出来,盛唐时的诗多狂气,多浪漫主义,安史之乱后多少感伤家国破碎,盛世不再。“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百馀年间未灾变,叔孙礼乐萧何律。 岂闻一绢直万钱,有田种谷今流血。 洛阳宫殿烧焚尽,宗庙新除狐兔穴。”《忆昔》杜甫
想当年开元盛世之时,小小的一个县邑就有万家人口,粮食颗粒饱满,质量上乘,粮仓无论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都满满的,很充实。
后来碰到了百年难遇的灾祸,也就是安史之乱,它打破了这繁华盛世,礼崩乐坏,制度不存,想都不敢想现在一匹绢就要万贯钱。东都洛阳也被一把大火烧成灰烬,宗庙里都有了狐狸、兔子的巢穴。
这一对比,就知道为啥有人觉得安史之乱后再无唐朝了吧?他们眼中的唐朝是一个强盛,繁华的唐朝,准确的说,应该安史之乱后再无盛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