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兰洋镇南罗村。 儋州融媒全媒体记者羊文彪 罗鑫 摄
村庄干净整洁是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是乡愁得以安放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乡村振兴了,环境变好了,乡村生活也越来越好了。
自2018年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以来,儋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的工作部署,聚焦“三清两改一建”工作要求,扎实开展村庄清洁“八大行动”,推动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据统计,从2018年至2020年9月10日,全市共投入本级财政资金29.93亿元,累计清理陈年垃圾2049处,清理垃圾围村、垃圾围坝、垃圾围路以及河岸垃圾等2225处,清理卫生死角30045处,清理乱拉乱挂11460处,整治乱堆乱放15155处,清理乱涂乱画10223处。累计完成82个行政村270个自然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行政村、自然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覆盖率分别达到35.93%、18.87%;完成农村改厕任务30145户,完成率为100%;完成年度农村户厕防渗漏改造任务4282户,竣工率64.50%;农村公路“六大工程”建设完成总里程达1481.6公里,全市1431个自然村全部通硬化路。
村庄清洁行动
让村庄处处美如画
一条蜿蜒入户的道路干净整洁,道路两旁新种下的变叶木、格桑花等植物,给村庄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远处树木青翠欲滴,眼前的村民家庭院整洁、花香四溢……走进南丰镇陶江村委会深二村,一幅美丽田园画卷在记者眼前徐徐铺开。这些,都是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结出的累累硕果。
南丰镇陶江村委会深二村环境的改善,只是儋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一个缩影。如今,一大批与深二村一样的美丽乡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开展以来,儋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任务,突出工作重点,制定印发了《儋州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儋州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2019年行动方案》《儋州市2020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方案》等,成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督查组,分三个组对全市16个镇(包括16个居)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日常督查。对全市16个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行每月一考核,考核前三名分别给予8万元、5万元、2万元的奖励,后三名通报批评,考核结果不合格的在儋州广播电视台曝光台栏目作表态发言。
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市属媒体平台刊(播)发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报道千余篇。各部门就户厕改造、防渗漏改造、污水治理、垃圾清理、粪污清掏等工作相应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培训。2018年以来,举办各类培训达54场次。广泛开展“文明户”“卫生户”“农村最美庭院”“光荣榜”“红黑榜”、最美家庭、最美媳妇等评选表彰活动。截至目前,评选出第二届最美家庭9户、最美媳妇10人、最美庭院3户;评选出“卫生文明户”2681户,公布环境卫生红黑榜40次。2020年最美庭院、最美村庄评选活动正在进行中。
厕所革命
托起村民“宜居梦”
小厕所关系大民生,小空间展示大文明。开展“厕所革命”后,真正改变了农村的人居环境,提高了村民的生活品质。“现在的技术真牛,粪便处理后竟然变成液体,还可用作肥料。”日前,记者在东成镇洪山村委会采访时,村民陈造一饶有兴致地向记者介绍道。新建的厕所都有“三格式”化粪池,粪便在化粪池里经过发酵沤肥可有效杀灭病菌,最终变成无害化液体,抽出来可直接还田。昔日的农村土厕彻底改头换面,一场“厕所革命”刷新了农家小院颜值,老陈心里洋溢着浓浓的幸福感。
为推进全市厕所粪污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相关部门还印发了《儋州市农村厕所粪污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整村推进”示范村工作方案》和《儋州市农村厕所和粪污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确定了中和镇横山村委会等10个行政村作为我市农村厕所粪污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整村推进”示范村,为10个示范村购置购买了12台小型抽粪车,21台粪污清掏抽水泵和每个自然村购置1台污水潜水电泵,制作示范宣传栏6个,发放宣传折页1000份,宣传布袋1450个。目前,这10个示范村粪污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
因地制宜探索厕所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各镇结合辖区实际,积极探索开展厕所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采取委托第三服务、组织清掏服务队、发动农户自行清掏等方式,实施厕所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
构建粪污清掏、转运、处理和利用长效机制。组建清掏服务队伍22支、第三方粪污清掏服务单位14个,统一购买小型抽粪车12台、污水潜水电泵1431台和粪污清掏抽水泵21台调拨给各镇,供各镇使用和农户清掏租借。各镇还根据需要购买了大型、中型、小型抽粪车等清掏设备,并建设粪液存储池等设施。
据统计,截止目前,儋州农村户厕改造任务为30145户,已统计纳入污水管网的5745户,已清掏户厕化粪池4285个,其中农户自行清掏950户,委托服务清掏3335户,其余户厕化粪池根据存储情况和农户需求,开展自行清掏或委托清掏服务,确保粪污应清尽清。
“六大工程”
打通乡村振兴最后一公里
农村公路是保障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基本条件,是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先导性、基础性设施,关乎乡村振兴。
“以前入村路太狭窄,大型车辆入村难,农业生产物资无法大量顺利运进村子,游客更是鲜有人至,极大地制约了村里的发展和村民增收。”兰洋镇番新村党支部书记黄开荣说,如今农村公路和“六大工程”的实施,使入村路变成了宽敞的县道,不仅使村民的出行更便捷,还盘活了村里的经济。现在的番新村已摆脱从前单一的种植橡胶模式,形成了山上养蜂,水中养澳洲淡水龙虾,田间种植牛大力、槟榔的经济结构,为番新村的乡村振兴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2017年4月,儋州农村公路“六大工程”项目开工建设,总建设里程1682公里。截至目前,合计完成总里程1481.6公里,全市1431个自然村全部通了硬化路。
儋州农村公路“六大工程”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打好交通基础,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原本的路网结构,有效解决了群众出行难等问题,支撑了农村特色产业的发展,提高了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使农村整体发展面貌得到全面改善。
如今,乡村生态游红火了,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游客,农村公路成了旅游发展、乡村振兴的加速带。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犹如一条条毛细血管,将人气和财富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乡村中,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来源:儋州市人民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