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对比分析文治武略后,你是否还能赞同

2020-10-26新闻17

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曾经写到,诸葛亮还未出山之前,常常一边种地,一边唱自己编的歌,并将自己比作管仲和乐毅。

管仲是春秋时期齐国的丞相,在他的治理下,成就了齐国五霸之一的地位。乐毅则是燕国燕昭王手下的一员大将,在他的率领下,实现了弱国攻打强国的奇迹,成就了燕国短暂的辉煌,之所以说是短暂,是因为后期他被人利用离间计赶出了燕国。

(诸葛亮)

诸葛亮将自己比作管仲、乐毅,那么历史上的诸葛亮在治国才能、军事谋略上和这两个人相比,又究竟如何呢?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诸葛亮以两个人自比,实际上是将自己的安邦治国之才与管仲对比,用自己的军事谋略之能和乐毅对比,并非和其中一个人对比两个方面。

先谈经世治理之才,诸葛亮治理蜀国,首先的一个特点就是加强法制。没有规范的法制条文措施,许多政策都很难执行下去,在战争时期尤其如是。在法治建设方面,诸葛亮制定《蜀科》,集思广益,广纳贤才。我们再看管仲,他在政治法律上是提出了三国五鄙论,认为国家需要秩序和整顿,需要推行礼义廉耻,从思想上传播教化人们。

(诸葛亮剧照)

在基础产业发展方面,诸葛亮提倡发展农业、重视盐业、冶铁业及纺织业的发展。毕竟要打仗,农业、纺织业是根本,铁业发展可以制作兵器,所以,作为一个管理人才,思虑到这些也实属平常。

相比之下的管仲,在他的任职期间,首次提出了“官山海”的策略,将盐铁控制在官府的手中,同时提出了“相地而征”的思想,大大提高了农民的耕种积极性和满意度。在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诸葛亮提出的相关政策,都是一些很基础,前人用过的政策,他在适当的时候借鉴过来,因地制宜地使用。

管仲则是一种创新型的政策,前人没有使用过,他自己想出来并加以运用,而且事实证明,效果很好,盐归国家管理这条政策一直延续至今,可以说是影响深远。从基础政策的制定来看,诸葛亮其实只是部分借鉴前人经验,比起开拓性政策制定者管仲而言,还是有些差距。

(管仲画像)

在经济发展管理方面,其实不说,大家也应该能猜出来谁胜谁负。管仲是出名的经济管理高手,他重视商业发展,鼓励人们进行商品的交易和买卖。他认为,要想国强,就得先实现国富。也确实如此,正是管仲厉害的经商头脑,才使得齐国渐渐富裕起来,吸引更多的人才投靠齐国,最终实现了春秋五霸之一的地位。

诸葛亮在经济发展方面,其实三国中并没有详细提及,只是刘备刚进入益州之后,财政问题十分严峻,这时,并不是诸葛亮出面解决的这个问题,而是求助于另外一个人——刘巴。说明诸葛亮在财政管理方面的能力,还是有所欠缺的,至少这方面的才能比不上刘巴。那么,与有着较强经济商业头脑的管仲相比,差距应该会更大一些。

上面谈完文治方面,下面我们接着谈一下在军事谋略上,和乐毅相比又是怎样的呢?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第一次建立奇功应该就是赤壁之战。在这场战役中,“草船借箭”戏弄曹操,“诸葛亮借东风”打破周瑜的阴谋,这些故事可谓是家喻户晓。但是,故事毕竟是故事,实际上,赤壁之战的主要功臣应该是周瑜,而不是诸葛亮。

毕竟,那时,是刘备无路可走来找吴国合作,诸葛亮起的作用主要是说服孙权和周瑜出兵一起打曹操,主战场还是东吴的人,岂能喧宾夺主。所以,这场战役,诸葛亮主要作用就是舌战群儒,成功说服了东吴。

(乐毅)

诸葛亮生平的战役中最出名的七擒孟获,我们先不说次数是不是七次,是不是有夸张的成分,这场战役,出兵南蛮,结果是收服人心,完美成功,这应该是诸葛亮打得比较漂亮的一场仗。但是,我们注意对手,并不是强大的东吴和曹魏。

与曹魏之间最有名的战争就是北伐了,但是,北伐最终以失败告终。虽然说里面失败的原因很多,比如后期蜀国的实力确实弱了点,刘禅确实不是一位开明君主,魏国的谋士将才太多等等,但是,这里也有诸葛亮失误的地方,比如派马谡去守街亭,最后失去了一个关键的地方,直接导致北伐失利。用人不当,诸葛亮也是有部分责任的。

相比之下,乐毅则是一位名将,同时又有谋略,与六个国家合力去攻打齐国,懂得借力。虽然,诸葛亮也和东吴达成联盟,但是东吴在北伐上,只是起到了不添乱的作用,并没有在正面战场上发挥任何作用。所以在领军打仗,军事谋略上,诸葛亮也是逊于乐毅的。

当然,这并不是说诸葛亮不优秀,在蜀国当时的境况下,他几乎是独立支撑大局,他的忠义精神是永远值得后人学习的。

#三国两晋南北朝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