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一共有五次巡游,与前四次巡游不同,第五次巡游发生于公元前210年,先后到达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浙江、山东、河北,最后死于河北邢台沙丘平台。在这一次巡游中,秦始皇为何要坐船出海,还特意射杀了一条大鱼?
关于秦始皇巡游次数,有说五次,有说六次,莫衷一是,主要分歧在于公元前214年的这一次秦始皇到底有没有巡游。以秦始皇五次巡游而论,其中1次为西巡,4次为东巡。
公元前211年,秦始皇巡游前一年,天下发生了三件大事,件件诅咒秦始皇将死。
1,这一年发生“荧惑守心”,所谓“荧惑”是指火星,由于火星荧荧似火,行踪捉摸不定,因此我国古代称它为“荧惑”,东西方不约而同的将之看成战争、死亡的代表,是一颗不详之星。“荧惑守心”就是土星、火星、天蝎座最亮恒星“心宿二”,三者依次连成一条直线,古人将之看成火星侵入心宿。
2,荧惑守心之后,有一颗流星坠到东郡,落到地上就变成了石头,老百姓有人在上面刻有“始皇帝死而地分”七个字。秦始皇派人挨家挨户追查,但没有人认罪,于是把居住在那块石头周围的人全部抓来杀了,焚毁了那块陨石。
3,这一年秋天,使者路过华阴平舒道时,有一人持璧突然冒出对使者自称是水神滈池君,声称“今年祖龙死”,随后不知所踪,只留下璧。秦始皇虽然不相信,但看到这一块璧却很惊讶,因为这是一块八年前巡游时的沈璧。所谓沈璧,就是沉璧于河,古代盟誓或祭祀时所举行的一种仪式。
于是,秦始皇占卜,卦象显示只有出游才是吉祥征兆,史载“始皇卜之,卦得游徙吉”,于是第二年秦始皇不顾身体状况欠佳开始了第五次巡游。其实,从秦始皇巡游几个月之后去世可知,巡游之前秦始皇身体状况估计不太好,之所以执意巡游,除了安抚关东六国之外,更多的应该是想活下去。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巡游,李斯跟随冯去疾留守,胡亥“爱慕请从”,秦始皇同意。
秦始皇第五次巡游路线是:从陕西到湖北云梦,祭祀上古虞舜,然后顺江之下,路过南京,直到浙江钱唐,并上会稽山祭拜大禹,之后“还过吴,从江乘渡。并海上,北至琅邪(今山东临沂)”,然后从琅琊乘船从海上直抵河北,最后准备从河北、山西抵达咸阳。
到达琅琊之后,秦始皇遇见了一位“故人”——徐市(徐福)。公元前218年,秦始皇第三次巡游到山东时,齐人徐巿等上书,说“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秦始皇派徐福率领数千童男童女入海求仙。
显然,无论是徐福故意欺骗秦始皇,还是真心为秦始皇求仙,结果必然是一无所获。徐福何时归来,为何没有去咸阳觐见秦始皇,史书没有记载,但在秦始皇这一次巡游到琅琊时,徐福再一次出现,由于“数岁不得,费多,恐谴”,于是欺骗秦始皇说:“蓬莱药可得,然常为大鲛鱼所苦,故不得至,愿请善射与俱,见则以连弩射之。”简单的说,徐福说之所以没有取得蓬莱仙药,是因为被大鲛鱼阻拦无法到达三神山,希望请善射者,将大鲛鱼杀死。
单凭徐福一面之词,估计秦始皇还不会相信,但当天晚上秦始皇做了一个梦,梦中秦始皇与海神大战,而海神形状像人。于是,秦始皇就招来博士相问,博士解梦指出“水神不可见,以大鱼蛟龙为候。今上祷祠备谨,而有此恶神,当除去,而善神可致”。
于是,急于求取仙药续命的秦始皇,彻底相信了大鱼蛟龙挡路之说,随后准备捕鱼器具,准备海上猎杀恶神大鱼蛟龙,还大海一片朗朗乾坤,给徐福求取仙药荡平最大的拦路虎。
之后,秦始皇坐船出海,从临沂北上到威海一带,没有见到大鱼蛟龙,到了烟台附近之后,遇见巨鱼,并射杀一鱼。
但杀掉一条巨鱼后,秦始皇身体反而更差了,史载“至平原津而病。始皇恶言死,群臣莫敢言死事。上病益甚”,抵达沙丘平台(纣王酒池肉林在此,赵武灵王饿死于此,是历史上的“困龙之地”)这一不详之地之后,秦始皇本想传位扶苏,赵高却联合李斯矫诏,这就是历史上的“沙丘之变”。
可见,秦始皇乘船出海,这是本来的巡游计划,之前从吴地来到山东琅琊就是海运而至,因此也可以说秦始皇是中国第一位坐船出海的皇帝,甚至是罕见的见识过大海风浪的皇帝。更深一步的说,联系到广州庞大的秦代造船工场遗址,说明秦始皇具有一定的海洋意识。
而秦始皇之所以要射杀大鱼,主要原因在于徐福的一番话,即大鱼阻挡了求药船队。如果一定要升华秦始皇,也恰如博士解梦指出的大鱼蛟龙是“恶神,当除去”,秦始皇射杀大鱼是为了天下和平百姓福祉。
秦始皇第五次巡游归纳一下,前因后果大致是:前211年发生三件不详之事,件件预言秦始皇将死,让秦始皇内心起伏不定,而占卜结果又显示巡游才能避开死亡,于是秦始皇不顾身体而长途跋涉,对仙药也更加渴望,徐福突然出现与一番鬼话甚至让秦始皇夜有所梦,博士解梦又证实徐福所说,之后才有海上射杀大鱼,最终由于长途跋涉,秦始皇病情加重,又被人暗中安排在了不祥之地“沙丘平台”。这些安排极具计划性,配合又极为巧妙,笔者认为这是有人故意折腾身体本就不好的秦始皇,目的是让秦始皇病情快点发作早点死去,海上射杀大鱼应该是临时安排,是徐福为了逃脱罪责而引发的。
参考资料:《史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