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定志而勉之天下无不成之事也

2020-07-16知识10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意思是志向不确定2113,则什么事情也5261干不成功。语出明代王守仁《教条示龙场4102诸1653生》。喻指军事指挥员必须要树立保家卫国的远大志向,必须立志。全文(节选)如下: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今学者旷废隳惰,玩岁愒时,而百无所成,皆由于志之未立耳。故立志而圣,则圣矣;译文如下:志向不能立定,天下便没有可做得成功的事情。虽然各种工匠有技能才艺的人,没有不以立志为根本的。现在的读书人,旷废学业,堕落懒散,贪玩而荒费时日,因此百事无成,这都是由于志向未能立定罢了。扩展资料:创作背景:志向不能立定,天下便没有可做得成功的事情。虽然各种工匠有技能才艺的人,没有不以立志为根本的。现在的读书人,旷废学业,堕落懒散,贪玩而荒费时日,因此百事无成,这都是由于志向未能立定罢了。所以立志做圣人,就可以成为圣人了;立志做贤人,就可成为贤人了。志向没有立定,就好象没有舵木的船,没有衔环的马,随水漂流,任意奔逃,最后又到什幺地方为止呢?古人所说:“假使做好事可是父母愤怒他,兄弟怨恨他,族人乡亲轻视厌恶他,如像这样就不去做好事,是可以的。做好事就使父母疼爱他,兄弟喜欢他,族人乡亲求苏轼《思治论》全篇及译文 方今天下何病哉!其始不立,其卒不成,惟其不成,是以厌之而愈不立也。凡人之情,一举而无功则疑,再则倦,三则去之矣。今世之士,所以相顾而莫肯 为者,非其无有忠义慷慨“直言天下第一事疏”指的是什么?全文是什么?谁写的? 海瑞写的,骂得嘉靖皇帝狗血淋头,据说写这封奏折的时候,海大人还预备了一口棺材.户部云南清吏司主事臣海瑞谨奏:为直言天下第一事以正君道、明臣职,求万世治安事。臣闻愚所谓圣人之道者如之何?曰:「博学于文」,曰:「行己有耻」。 一、博学于文所谓“文”,非文藻辞章之文,而是取“文”之本义,指木之纹理、事物条理之意。对于亭林先生的“博学于文”,他的学生潘次耕评价“先生精力绝人,无他嗜好,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废书”(〈〈日知录〉序〉)。亭林先生十一岁时便读〈资治通鉴〉,为写〈肇域志〉,自26岁起,阅志书一千余部,他在〈肇域志〉序中说:“亭林生长离乱,奔走戎马,阅书数万卷,手不辍录”。其用功如是。亭林先生还有个秘诀,就是抄书,他自述先祖之教,以为:“著书不如抄书。凡今人之学,必不如古人也;今人所见之书之博,必不及古人也。小子勉之,惟抄书而已”(〈抄书自序〉)。但是抄书可不是随随便便的抄,亭林先生称之为“采铜于山”,“尝谓今人纂辑之书,正如今人之铸钱。古人采铜于山,今人则买旧钱,名之曰废铜,以充铸而已。承问〈日知录〉又成几卷,盖期之以废铜。而某自别来一载,早夜诵读,反复寻究,仅得十余条,然庶几乎采山之铜也。(〈与人书十〉)。其精勤如是。如果你认为亭林先生是个死读书、读死书的书呆子,那可就大错特错了。潘次耕说:“先生足迹半天下,所至交其贤豪长者,考其山川风俗疾苦利病,如指诸掌。(《〈日知录〉序》)。全谢山说:“先生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全诗 古训《增广贤文·上集》全文:昔时贤文,诲汝谆谆。集韵增广,多见多闻。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知己知彼,将心比心。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天下无易成之业,而亦无不成之业,各守其事,则业可成。出自何处? 天下无易成之业,而亦无2113不可成之5261业,各守乃业,则业无不成。4102雍正 是雍正皇帝说的1653 雍正不仅要求每人都要有正当职业,还要有敬业精神:“为农者,春耕秋敛,不失其时;撙节爱养,不愆于度,先事以备水旱,如期而备税粮,使地无余利,人无余力。工则审四时、饬六材,日省而月试,居肄而事成。商则通有无,权贵贱,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务体公平,勿蹈欺诈。若夫身列行阵,行阵即其业也,弓马骑射,操练之必精;步伐止齐,演习之必熟。屯田,则事垦僻;守汛,则严刁斗;备边,则险要之宜知;防海,则风涛之宜悉。庶几无负本业矣。【“夫天下无易成之业,而亦无不可成之业。各守乃业,则业无不成。⒅雍正认为农、工、商、兵等行业的从业人员都要各守其业、各司其职,那么就能家兴国泰、百业兴旺。《圣谕广训·务本业以定民志》《圣谕广训》是由清朝官方颁布,并运用政治力使之广为刊行的官样书籍。《圣谕广训》一书的内文,基本上分为康熙〈圣谕十六条〉与雍正〈广训〉两个架构。〈圣谕十六条〉乃摘录自康熙九年(1670)所颁上谕,每条七字,结构工整,兹列于下:1、敦孝弟以重人伦 2、笃宗族以昭雍穆 3、和乡党以息争讼 4、重农桑以足衣食 5、尚节俭以万花门派入派誓词 万花门派入派誓词 万花-身在桃源隐,心怀天下先。武道修行,也需有抑有纵,若是过于疲倦,便稍作歇息,看看这万花风物吧。【我想加入万花谷学艺】万华,你如若要随我学医,君子志于择天下文言文翻译? “君子志于择天下”是君子应该立志远大,要把帮帝王管理天下为己任。延展阅读:此句出自宋代的刘炎《迩言卷三》。原文:立志心无得则志不立。志不立则事不成。事不成则妄动轻举。不根于素。夫是之谓妄人。昔者二帝三王志于仁天下。汉祖唐宗志于定天下。伊周自任以治。孔孟自任以道。下而荀卿扬雄期以言语文章成名于后世。皆其素有得者也。圣人有容天下之度。故能以天下为一家。贤人有修身治人之志。故毁誉得丧。一不足以动其心。遭变不迫。其人未可量也。处常失措。其馀不足观也。已人之为人见窥于人。则其行不逺。轩冕荣身。视之若无。箪食蓬户。视之若有。斯人也。中之所有者大。而外之所无者小矣。所有者大。无不可为。所无者小。无复可汚。不顾分义而冥行者。志于得也。反已求之。得未分寸。失已寻丈。是富不可以志而得也。不后学力而勇进者。亦志于得也。反已求之。日计不足。嵗计有馀。是道可以志而得也。志者。主一不二之谓也。虽圣贤亦止能求所本有。不能强所本无也。忠臣义士。气拂云汉。文人才子之气亦然。其所以然者。不然矣。君子志于泽天下。小人志于荣其身。当其乐仕之初则同。及其既仕。所趋异矣。是以天子达于匹夫。莫不有志。气顾其所之。有小大正邪尔。气在鬼谷子兵法原文及翻译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2113》序言鬼谷5261子,姓王名诩,春秋时人。常入云梦山采4102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1653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鬼谷子为纵横家之鼻祖,苏秦与张仪为其最杰出的两个弟子〔见《战国策》〕。另有孙 膑与庞涓亦为其弟子之说〔见《孙庞演义》〕。鬼谷子的主要著作有《鬼谷子》及《本经阴符七术》。《鬼谷子》侧重于权谋策略及言 谈辩论技巧,而《本经阴符七术》则集中于养神蓄锐之道。《本经阴符七术》之前三篇说明如何充实意志,涵养精神。后四篇讨论如何将内在的精 神运用于外,如何以内在的心神去处理外在的事物。《东周列国志》中有段关于《阴符》的精彩描写。当年苏秦辞鬼谷子下山,尽破家财得黄金百镒,黑貂裘衣一件,治车马仆从,遨游列国,访求山川地形,人民风土,得天下利害之详。然而如此数年,未有所遇。其时钱财以尽,只得回家。回家后,一家老小尽责其之。妻不以其为夫,嫂不以其为叔,母不以其为子。绝望之余,想起鬼谷子之临别赠言:「若游说失意,只须熟玩《阴符》一书,自有进益。于是苏秦乃闭门探讨,务穷其趣,昼夜不息。夜倦欲睡,则引锥刺股,血流满足。如此一年,于阴符有悟,乃将列国形势,细细揣摩,天下之势,尽在掌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 出自哪里 最新资料,查到出自闵麟嗣《黄山志定本》:在徐霞客晚年的时候有人问他:“游历四海山川,何处最奇?徐霞客回答,“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