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寿张肉镟子完美的诠释了这句话。“肉镟子”在制作时因要在手中不断揉搓、回旋,而焙出的层次多如旋状,由此得名“肉镟子”。
肉镟子的第五代传承人是聊城阳谷县寿张镇的李德全,他从17岁就开始做肉镟子,从起初卖五毛一个到现在十五块钱一个,李师傅已经和肉镟子打了大半辈子的交道。肉镟子与普通肉火烧在外形上看起来无大异,炙烤出的焦黄略黑的外表甚至有些其貌不扬。但相比于普通的肉火烧,寿张肉镟子在烤制时的工序更为复杂。肉镟子制作过程严恪祖辈传统,程序一个都不能少,面要被反复搓揉、拧压、旋形,灶间劈、烧木柴,手工剁馅、调馅,慢工煎、焙、翻面。一个肉镟子用时15分钟,一天下来只有几十个。
馅料是精选的羊后腿肉,自制花椒粉,小磨香油、酱油、葱花儿养馅儿。纯手工剁馅,剁馅的大刀在手柄处已经磨出了深深的手指印。铁杵磨成针,木柄磨出印。功夫与技艺的打磨印证了一个又一个“艺术品”的诞生,流逝的时间也见证了老一辈手艺人的孤独坚守。
制作肉镟子需要三到四人的协作才能有条不紊的进行。李德全先在案板底下揪上一块面团,先用擀面杖擀成长舌状的面片,手攥扁平的竹木片切出一抹细腻的羊肉馅,摊涂在面皮上。接下来,抹猪板油、裹馅。肉镟子不断地在他的手里飞快地变形,伸长、摊薄、卷起、旋形……
旋好形儿的肉镟子先是放在李德全身旁的圆铁鏊子上刷油煎几分钟定型,接下来的步骤就至关重要了。顺着李师傅身后一瞧,就是平地起灶的大灶台,半人高的灶台上是围绕烟囱挨个排开的六个铁镟鏊子,好似“梅花灶”。核桃大小的胶泥丸铺满在铁鏊子底部,铁鏊子镶嵌在油光可鉴的铁板上,铁板也不是多余的,用来煎焙肉镟子。肉镟子先是放在胶泥球上焙,反复翻面和刷油,罩上瓦盆。六成熟时,灌入打散的鸡蛋,期间多次翻面和刷棉籽油,在经过铺满胶泥球的温床里间接传热烘焙后,肉镟子更加干燥酥脆。
灶台侧下方还悬挂着一个方方正正的铁皮箱,挨着炉口,保有温度,是短暂存放肉镟子用的。从铁皮箱子里取出一个酥热的肉镟子在光滑的菜墩上切上两刀,肉镟子分成了四块。双手捧着吃,以便接住掉下的脆渣。厚实的肉镟子入口殷实,入胃熨帖,咀嚼起来让人十分满足。
经过长时间的煎、焙、炙,猪板油在炙烤的作用下,使得肉镟子外皮更加酥脆、内里也层层分明。羊肉进过烘焙后,不似煎炸的肉饼那样的肉质鲜嫩。反而带有烧烤的焦香气味,肉质地更为干松又颗颗分明。
细品制作肉镟子的工具也颇有讲究,黄河母亲滋润草也哺育羊,黄河土做的陶瓦盆上罩为“天”,黄河泥做的胶泥球下置为“地”,天圆地方构筑起封闭的空间里让肉镟子得以充分发育和自由呼吸。陶瓦盆可以吸收焙饼时产生的蒸汽,减少烘烤时间。羊肉和着鸡蛋的香味与泥土的芳香融为一体时,肉镟子也焙至两面金黄凸起。
围在灶前等着热气腾腾的肉镟子出锅,咬上一口,回味悠长。(能子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