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战史中,关羽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的那场战役,对于所有喜欢读三国的人都是不愿意多看的,原因在于关羽这个人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太高了,每看一次都总是觉得悲壮,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关羽被孙吴所杀的这个事实。然而,历史是无法篡改的,关羽也确实是被孙吴所杀,不管你愿不愿意,这都是事实。但是,如果细细品味当时的态势及其中的有些细节,便会有许多难以理解的地方,同时也不能不说,孙刘两家因为一个荆州,却是白白丧失了一个灭曹的好机会。
关羽当时兵势极盛,而且刘备让他出兵的这个时机也是极佳。刘备在占有了汉中后,其实力也是进入了全盛时期,这时的曹操情况却不怎么妙。刘备袭取汉中时,曹操一直没有派援兵,即使后来统兵十万来到长安后,也是没有再往前走一步,也只是给夏侯渊壮壮胆而已,最终导致了汉中失陷,一代名将陨落,也只有扼腕叹息了。他既然来到了长安,为何又驻足不前呢?因为他遇到了一个大麻烦。
一场意外的叛乱将曹操拖在了长安达数月之久,让刘备非常轻松地夺得了汉中。曹操进军长安后,大军的粮草供应就落在了南阳郡的头上,庞大的军需需要征调大量的壮丁来承担,壮丁不够地方官府就用妇孺来补充,一时间闹得的民怨沸腾。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十月,宛城守将侯音造反,他劫持了南阳太守,到处劫掠吏民。但自知凭自己是守不住的,因为曹操已经来到了长安,距离很近,于是就派人送信给关羽,让关羽派兵来接收宛城。曹操无奈,只得命驻守襄樊的曹仁进兵平叛。而此时据守荆州的关羽实力强劲,孙权也正在筹划着再次攻打合肥,虎视眈眈,所以他在没有看清形势之前,只能是驻兵长安,在心里希望夏侯渊能够守住汉中。
此时却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关羽无论是抢先接收宛城,还是趁虚进攻襄樊,曹操都是没有好果子吃的。若是抢先接收了宛城,则可以牵制曹操,使其首鼠两端,顾此失彼,刘备夺取汉中更为容易。如果孙权出兵合肥,关羽再转头进攻襄樊,刘备夺取汉中后威逼长安,则曹操危矣。事实上,刘备夺取汉中已是囊中之物,关羽若不能接收宛城,则可趁曹仁平叛之机,趁虚进攻襄樊比其后来的苦战要容易得多。只是让人不解的是,关羽既没有应侯音之请去接收宛城,也没有趁虚去攻打襄樊,白白错失了良机,到底什么原因呢?这个史书却是没有记载,也许是惧怕孙权偷袭,或是信没有送到,总之,他一直等到曹仁平定了叛乱,回到了樊城,这才四平八稳地去进攻。
机会还是有的,但孙刘两家却为了荆州又一次错过。刘备得到汉中,稳坐成都之后,便要急着去实施诸葛亮给他《隆中对》中的策略,命关羽提荆州之兵攻襄樊以进去中原,这时孙权也正在与曹军在江淮一带纠缠,大约是第二次攻打合肥吧。关羽兵势迅猛,曹操急派大将于禁率援助曹仁,但却被关羽水淹了七军,一时许都震惊,樊城若破,关羽则可长驱直入,曹操甚至都想迁都。不知此时曹操还有何麻烦,只是无兵可派,虽命徐晃领军急救,但似乎领后不多,甚至都不能下面对抗,一直在打游击进行牵制,以减小樊城的压力。
最终还是荆州惹的祸。孙刘两家联盟本来是因为曹操势大,是相与之抗衡,或说是相合力击败曹操,但孙权却为了荆州,单方面破坏了联盟,私下与曹操媾和,想趁机袭取荆州。既然有人代劳解围,曹操又何乐而不为呢?瞬间孙刘联盟就转换成了孙曹联盟,吴军与曹军两面夹击,这才有了关羽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被杀。如果孙权不图荆州,而是继续牵制曹军,则樊城必破,那时关羽直进中原,刘备若是在从汉中进逼长安,曹操仍然还是在劫难逃了。当然,孙权得合肥是意料中事,只是这天下是否会平分就两说了。想来是孙权图了个实惠,还是多占点地盘好。可让人不解的是,此时汉中局势已定,曹操还有什么麻烦,竟然派不出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