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中众位梁山好汉们的确是在大战方腊之后实力才受到了重创,在大战方腊之前,无论是征辽还是平定田虎、王庆等等战役中,梁山好汉们不光是战绩斐然更是无一人伤亡。很多人都有疑问,为何如此强悍的梁山好汉们偏偏在遭遇方腊之后导致七十位好汉送命,方腊到底何方神圣,能够厉害到差点使梁山好汉集体团灭的地步?
其实,从古至今的战役都讲究一个“天时地利人和”,如果只是单单有实力,老天不肯借东风一用,神仙主战也无济于事,换句话说,当年能够一举重创梁山好汉们的势力,方腊一方实力的确了得,除此之外,外在很多客观因素也决定着当时的方腊一方无人能敌,只可惜,如此强悍的方腊一方最终还是被宋朝官军清缴覆灭。
今天,我们不妨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当年对战梁山好汉时方腊到底占尽了哪些先机,也就能完整地感受出这支武装力量到底有多厉害。
对于朝廷的深恶痛绝促使全体方腊军的义无反顾
要说方腊一方的将士能力有多超凡还真的说不上,毕竟,方腊当年也是农民出身,而他组建的方腊军多半也都是长期受到朝廷残酷镇压与盘剥的农民群体,而且,方腊军是在超短时间内集结的,根本没有充足的时间来进行武装训练。
不过,方腊军却是官逼民反的结果,且从方腊到整个方腊军每一位将士也都清楚,如若不能一举推翻大宋统治,哪怕朝廷放过他们的起义行为,命运依旧悲惨至极,与其这样,不如顽抗到底。所以,来自多方面的原因都促成了方腊军的破釜沉舟与义无反顾。
而对于向死而生的方腊军来说,梁山好汉们的出战为的首先是得到朝廷的认可,在大部分好汉心中还存在着“实在不行再回梁山做好汉”的退路,所以,士气方面当然比不上方腊军,这在两军大战前就为双方胜负埋下了伏笔。
切莫小瞧方腊农民军,一招一式也有大军风范
要说方腊才算是水浒中的第一王者,不妨来看看他建立起的方腊军队文化。当时的方腊军与梁山好汉这一群体一样,同样招募了一大批文武将领,并且,军队最需要的组织文化、目标、制度,方腊军也是一应俱全的。这一点决定了方腊军能够在短时间内组织并有条不紊地领导越发壮大起来的武装力量。
而且,对于价值观统一这方面,方腊军绝不亚于梁山好汉们建立起的好汉文化。要知道,梁山好汉们无论招安前后,同样有着统一的价值观便是“替天行道”,可这价值观终究还是沦为了朝廷的工具,梁山好汉们依旧不能自己掌握命运。
可方腊军信奉摩尼教,他们的口号却是“是法平等,无分高下”,从这也能看出方腊军倡导的人人平等,方腊军更是深知起义正是为了自己的命运而战。如此一来,单在军队文化上,方腊军的一招一式已然有了大军风范,当然可以成为梁山好汉们的劲敌。
方腊军盘踞地势的得天独厚
其实,梁山好汉们当年出战方腊军是有些长途跋涉的,而且,梁山好汉们组成的军队多半都出身于北方,对于南方难免水土不服,而且,与方腊开展的地点是在方腊军的主战区,丝毫占不到一点地理优势。可这一切都成为了方腊军的致胜关键,他们都是土生土长的南方人,不但了解战区地势还能充分利用这些地势对梁山好汉们发起有力攻势,如此绝对是易守难攻的态势。
就比如中箭虎丁得孙当年在山路草丛中被毒蛇咬伤而亡,通臂猿侯建、金毛犬段景柱在钱塘江中遭遇风浪淹死等等事例,都在说明着梁山好汉们对于南方地势环境的陌生,由此,就算不开战,好汉们来到南方的生存都是艰难的,方腊军由此更是不战而胜的态势。
大战方腊时梁山好汉们大势已去的端倪初显
其实,梁山好汉们向方腊军开战时,正是方腊一方实力最雄厚且发展壮大态势最强悍的时期,在这样的状态下,想要重创方腊是很艰难的,可当时的梁山好汉们,别看他们此前已经有了赫赫战功,其实,内部已经开始呈现外强中干、大势已去的端倪。
举个最经典的例子,出征方腊前,入云龙公孙胜打道回府修道去了,神医安道全又被召回京师,要知道,这两位人物才算是一人能敌千军万马的存在,所以,梁山好汉们很多在战场中受伤却无法得到有效医治的死亡案例就有很多,且没有了公孙胜的道法和智谋,好汉们再是英勇在战略方面同样是缺失的。
而这些方面对于方腊军却不存在劣势,他们有包道乙天师、郑彪魔君的道法辅助,江南一带同样不缺乏名医的战场相助,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好汉们都是无法与之抗衡的。
所以,要说当年大败梁山好汉的方腊军有多么厉害并不算贴切,他们的胜利的确有着超强的实力因素,更是因为当时的方腊军的“天时地利人和”齐备,可水浒好汉们就没有这般好运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