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虹口区,生活垃圾分类的大量数据服务正接入全市“一网统管”,力争实现“一网管全程”。而在北外滩地区,无人清扫机械运用也即将开始试点。
10月23日,在虹口区举行的“垃圾分类新时尚”主题论坛上,虹口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局长杨静透露,上海市绿化市容局在虹口试点的“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实效监管示范项目”已初具雏形。
杨静介绍,该示范项目涵盖了居住区分类指标实时统计、不达标小区实效反馈等实时信息,加上智慧厢房在除臭、满溢通知上的自主服务,减少基层管理的重复劳动,解放部分人工值守疲劳战。目前,大量数据服务正在接入全市“一网统管”,力争实现“一网管全程”。
“我们实施垃圾分类‘一小区一方案’精细化管理,发挥居委、物业、业委会‘三驾马车’作用,加大日常综合协调和监督指导力度。”杨静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各街道自主发挥党建品牌项目优势,在居住区实效测评达标率和单位实效测评达标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取得显著成效。
北外滩地区,无人清扫机械运用即将开始试点。虹口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 供图
此外,虹口区在实施垃圾分类过程中,改变“过于随意”的点位设置和投放习惯,并做好分流服务体系建设,垃圾四分类收运体系各司其职,小区物业保洁员和可回收物收运员职能兼容,使得小区内垃圾收运员更精简、更集聚,物业尽职履责更精准、更规范。
该区已撤除环卫游街桶1073个、沿街废物箱709处,居住区楼层桶3000余个,物业、环卫部门加强了后续清洁服务,老百姓对撤桶并点后身边的小环境改善认可度提升。
而在减少垃圾中转环节,在湿垃圾分出量成倍增长后,小压站承担干垃圾任务量减少了三分之一。原全区布局72个小压站重新规划功能,改建湿垃圾中转站,部分小压站新增可回收物中转功能,使中转体系更顺畅。
虹口区还改变原垃圾收运模式,作业公司和环卫队伍调整,全面落实795个居住区干、湿垃圾一日两次清运,其中17%达到一日三次清运,彻底改变厢房周边的小环境。八个街道全面落实了8000多户沿街商铺上门收运工作全覆盖。
统计数据显示,虹口区自《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执行以来,全面开展垃圾分类执法检查2.5万余次,仅今年上半年就立案2279起,开具处罚单2279张,形成了对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良性推进机制。
杨静还透露,目前,该区可回收物APP预约上门收运已全面推广使用,今后还将叠加居民大件垃圾、装修垃圾申报功能,强化科技助力。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