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22日,第五届中国航空创新创业大赛(5th CAIEC)网络复赛在中国航空学会成功举行。大赛组委会邀请了21位航空领域专家作为复赛评委,对40个参赛项目进行了点评,最终评选出进入决赛的20个项目,将在全国总决赛角逐全国十强。
5th CAIEC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中国航空学会、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中国科协创新融合学会联合体、航空企业科协技术创新联盟、航空产业国际合作联盟联合主办。旨在发挥大企业的旗舰引领作用和中小微企业创新活跃的特点,推动大中小企业从以供应链协同演化向依托“双创”平台的深层次融合融通,扶持航空产业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的健康发展。
本届大赛共收到200多个报名项目,经过形式审查和专家初审,共有40个项目入围复赛。复赛采取项目云端路演的形式、专家评委在现场进行评审,云端路演严格采取“7+3”模式,即以7分钟路演与3分钟问答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参赛项目代表逐一路演,向评委展示最具代表性的前沿技术、创新思想和创业理念,共同点燃航空创投圈!
21位航空和投资领域的专家评委分别从项目原创性、独创性与技术领先性、项目应用前景与市场竞争力、项目成熟度与产业化规划、团队能力与组织管理等多方面量化打分。入围复赛的所有选手全程在线参与,项目路演、评委提问、选手回答、评委打分和项目计分等环节严格按照评审规则进行。
第五届中国航空创新创业大赛
决赛入围名单
(按企业名称拼音排序)
工业级超高精度金属粉床3D打印设备
Aixway3D(德国琛维3D科技有限公司)
VSV视景仿真系统
北京微视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高可靠、低成本、变推力、可重复使用液氧甲烷发动机
北京星际荣耀空间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同步总线IRAX
北京中航通用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无人机驾驶空中水炮
长沙市云智航科技有限公司
优迈智能航空恢复产品
杭州优迈科思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多次启动、大变比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机
九州云箭(北京)空间科技有限公司
新型结构-功能一体化气凝胶防护材料
兰州丝路新材技术有限公司
无人机动力系统测试项目
灵翼飞航(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飞机多体协同智能检测装备及远程评估技术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新型垂直起降高速无人机
南京灵龙旋翼无人机系统研究院有限公司
聚酰亚胺泡沫
深圳市菲尼的科技有限公司
人工智能工具管理柜
深圳市微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激光增材过程监控系统
西安空天机电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航空发动机高端工业仿真设计软件
西安流固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无人系统用高性能系列微小型涡轮发动机研制及产业化
西北工业大学通航/无人系统动力工程中心
鹏眸系列油电混合动力装置及无人机整机
扬州翊翔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RFID的无线信息交互系统
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
航空发动机叶片自动焊接修复装备
中国民航大学
飞机/发动机电气附件静态测试与故障定位关键技术及装备
中国民航大学
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研究员 王明珠
参赛项目质量都很高,产生的经济价值很显著。参与大赛,项目可以通过传播,推向市场,活跃市场。
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研究员 李恒芳
我对大赛的理解是创造一个平台,让在原体制内难发现或难出头的项目和人员有一个展示的机会。通过这样的展示,让今后真正敢想敢干的年轻人脱颖而出。希望未来大家能够更重视这个平台。
中国航空发动机研究院研究员 吴长波
通过这场比赛感受到了新的观点和思想,发现了推向产业化的产品。我们国家会在制造和工艺方面继续加大投资,多做些研究工作,预期效果会更好。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发动机数值仿真研究中心总工程师 金捷
我们大赛是叫做航空创新创业大赛,大部分项目创新的成分相当于科研成果或科技成果,创业项目没有瞄准市场。希望年轻的科研工作者在做科研时,能够瞄准市场,给市场或风投投资的提供更明确的可投资机会。
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研究员 杨程
其实我是挺有感触的,因为我自己是从参赛选手变为评委的。几年走过来以后,真是挺有感触,我发自肺腑的觉得这个平台特别好。对选手来说是锻炼,对评委来说也是学习。总的来说今天这些进入复赛的参赛项目已经非常优秀了,给他们点赞。
国投创合基金高级总裁 邓博文
本届参赛项目总体感觉技术水平都非常高,而且可以看到很多体制内的团队也已经有了产业化的构思和想法。我不说点评,就说一些我们站在投资人角度的建议:当项目团队无论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的,想要走向一个产业化方向的时候,一定先做市场调研。市场上其他团队技术程度怎么样?第二,给总体单位做配套的项目要先找到自己配套的型号或者说配套的方向,再去有针对性的去做研发。因为现在本身在甲方单位的招标上是实物竞标越来越多了。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副总裁 鲍学博
感谢大赛组委会辛勤的付出,感谢各位参赛团队的精彩分享。证券公司相当于资本市场上的中介机构,本次大赛创新(项目)较多,创业(项目)较少。很多团队都提到了未来上市,但是大多数项目所处的市场可能天花板就低,离二级市场比较远,希望对市场的分析要做的更多一些,争取把效益发挥到最大。
西安交通大学健康管理与容错控制实验室副主任 宋志平
学校技术和市场化相结合的过程中是有一些障碍,比如小型发动机,这就需要市场的补充和资本的加入。另外国企与民企之间价差太大了,所以需要资本、技术与市场结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梁国柱
参赛项目有航空又有航天,有体制内又有体制外,体制内外走到一块,这是一种思想的碰撞。通过这样的平台相互借鉴,优势互补是非常好的。创新创业最终都在要转化成生产力,光讲市场,光讲融资,没有原创的支撑,事情也持续不了。最后创新创业这两条路还是要走到一起。
中国航空发动机研究院研究员 秦绪山
第一感想是大赛给了创业者机会,同时也给了专家机会,让教授有学习机会。第二,参赛项目创新都有针对性,就符合了叫问题导向、需求导向这个要求。都是为了解决目前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比如液体火箭常温无毒的处理,叶片的焊接、激光增材的监控、叶片气冷的制备等都是针对我们目前遇到的核心关键问题,所以我觉得参赛项目都比较好。第三创新还要加强引导。
达晨创投投资总监 蒋昊东
项目具有针对性,解决了具体问题。但作为创业项目还要做到通用化。不然创业到最后的门槛空间很小。从投资人角度看,创业项目的市场定位要准确,了解下游客户,对下游行业的需求和渠道要充分了解。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人系统研究院副院长 马铁林
我个人对动力系统较关注,有一个参赛项目是混合动力,我觉得在民用市场上确实有前景,只要产品的功率定位于目前市场的需求能对应就有发展前景。
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主任 张勇
大赛给想要创业的年轻人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无人机将是未来发展非常迅猛的一个领域,应用广泛。通航在我们国家发展的比较缓慢,有各方面的因素限制,但从应急救援、飞行体验娱乐等角度考虑,将来的市场应该比较广阔。智慧民航的参赛项目,未来的发展趋势较好。
元航资本合伙人 陈东
参赛项目异彩纷呈,有研究院、企业、民营创业企业,还有多个高校的老师。他们带来的项目本身也特别棒,呈现多样化的色彩。项目大多数都是着手于科研生产一线的实际需求产生灵感,然后孵化出来的。希望以后线下我们能还进一步交流,把资本力量和学术成果结合起来产生真正的效益。
北航长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德生
参赛项目的范围广,包括系统级别、具体方向应用等等。其中有些项目方向很好,但可能成熟度还不够,还需要资本、市场、政府方面的助力,项目在早期受到资本市场或者地方政府的引导基金的资助是能够获得极大帮助的。例如油电混合动力小型化、民航航线管理国产化替代类产品,这种产品在国内的市场潜力是非常巨大的,不过这需要项目团队不断地更新,不断地迭代,解决国内市场的问题。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人系统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陈峰
今天印象很深刻的是智能航空系统,因为我在98年之前做过航班系统,之后被国外系统替代了,然后今天我又看到咱们自己做的又可以替代别人。我记得当时提出的系统需求只有一句话,“把手工作业变成计算机化。”经过20年发展已经进入新阶段,需要更智能的系统来支持我们管理的改变和航班恢复系统的需求。这是一个很好的这项目,也体现了我们国家发展的一个缩影。
云和资本创始合伙人 张毅
航空、航天是专业性比较强的领域,很多参赛项目在这个领域生根多年,通过项目介绍,学习了很多。作为投资者,感谢大赛给我们这个机会去接触到空天领域里优秀的项目,去了解这个领域里很多有潜力的项目。
中航贵州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原副总工程师 杨绍文
参赛项目覆盖面很广,贴近实际应用场景。这说明无人机配套系统发展正在不断的深化,都在细化,这是很好的趋势。比如说像消防灭火,消防车受城市道路的限制大,用无人机就能解决很多问题。很高兴看到无人机项目逐渐形成一个体系,发展趋势非常可喜。
英诺天使基金投资总监 丁昳婷
感谢主办方邀请,很好的机会来学习航空、航天方向很多优质的项目。从投资机构角度来说,我们关注项目创业的潜质,显示团队是否比较齐备,然后是技术方向的应用,市场前景是否广阔。航空、航天领域越来越受到投资机构的关注,尤其是涉及到供应链、自主可控等方面。我相信大赛平台会实现项目双向的转化,非常感谢。
国家空管新航行系统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杜文博
大赛充分体现领域特色,多元化。参赛项目中有各种类型的无人机还有AI大数据在航空中的应用,充分体现了航空产业的蓬勃发展。希望通过我们大赛的平台,可以帮助项目明确需求,对未来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科技办主任 侯立国
今天这场大赛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首先是参与广,来自不同的高校、院所、企业、研发机构;应用广,像无人机,应用于市场不同行业,范围广泛。其次所有参赛项目都在讲实际需求,并且落脚点也是解决实际问题,清楚了解目标市场。但是参与度还不够,实际上无论是智慧民航还是智慧机场这些方面还有很多的项目,可能是宣传的信息不足,这有我们组织方式的问题,也有系统当中民航系统中信息不畅通的问题。但我可以说从今以后来讲,通过我们的工作参与大赛平台的民航项目会越来越多,也会越来越好。
挖掘最具潜力的航空创新创业项目,发现行业顶尖人才,第五届中国航空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在往届经验基础之上,提升规模、覆盖领域、对接资源、组织形式,为航空创客搭建更加生动、多元化的交流展示平台。大赛与航空大型企业、科技园区在双创工作上深度互动互补,汇聚双创活力,澎湃航空产业发展动力。
历年来,大赛组委会为历届优秀项目持续提供创业支持,最大范围帮助参赛企业和投资机构对接合作伙伴。大赛复赛及决赛均面向全社会公开举办,敬请关注大赛官方微信“中国航空创新创业大赛”、“空天界”、“北京航空航天学会”等媒体平台,第一时间掌握大赛信息。
我们期待入围决赛的20个参赛项目能够越战越勇,在决赛舞台上大放光彩,引领航空创新创业新风向,成为2020年航空业最炙热的新星。第五届中国航空创新创业大赛联合投资机构、大企业和媒体等机构,建立和持续完善航空创新创业生态体系,通过激励、服务、支持、保障,帮助更多企业落地,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