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氨氮在线监测仪器的纳氏a是什么溶液? 拉氏图 仪器

2020-07-21知识7

讲解一下纳氏试剂比色法测氨氮的具体步骤?谢谢! 纳氏试剂比色法是一种测定饮用水、地面水和废水中铵的方法。其原理是:以游离的氨或铵离子等形式存在的铵氮与纳氏试剂反应生成黄棕色络合物,该络合物的色度与铵氮的含量成。纳氏试剂法测氨氮的详细步骤 一、原理碘化汞和碘化钾的碱性溶液与氨反应生成淡黄棕色胶态化合物,其色度与氨氮含量成正比,通常可在波长410—425nm范围内测其吸光度,计算其含量.本法最低检出浓度为0.025mg/L(光度法),测定上限为2mg/L.二、仪器1.500mL全玻璃蒸馏器.2.50mL具塞比色管.3.分光光度计.4.pH计.三、试剂配制试剂用水均应为无氨水.1.无氨水:可用一般纯水通过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或加硫酸和高锰酸钾后,重蒸馏得到.2.1mol/L氢氧化钠溶液.3.吸收液:①硼酸溶液:称取20g硼酸溶于水中,稀释至1L.②0.01mol/L硫酸溶液.4.纳氏试剂:称取16g氢氧化钠,溶于50mL水中,充分冷却至室温.另称取7g碘化钾和碘化汞(HgI2)溶于水,然后将此溶液在搅拌下徐徐注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用水稀释至100mL,贮于聚乙烯瓶中,密塞保存.5.酒石酸钾钠溶液:称取50g酒石酸钾钠(KNaC4H4O6·4H2O)溶于100mL水中,加热煮沸以除去氨,放冷,定容至100mL.6.铵标准贮备溶液:称取3.819g经100℃干燥过的氯化铵(NH4Cl)溶于水中,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此溶液每毫升含1.00mg氨氮.7.铵标准使用溶液:移取5.00mL铵标准贮备液于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此溶液每毫升含0.010mg氨氮.四、测定步骤1.水样预。纳氏菌:+,念珠菌:+,uu阳性,bv阳。 您好,根据您说的情况应考虑不一定要用仪器治疗,。建议您到就近的大型医院详细咨询诊治,及时用药治疗,祝早日康复!请接纳建议!纳氏试剂测氨氮测定上限是2mg/L,为什么有的分析仪用同样浓度的试剂能测量出大于测定上限?而且范围还很大 如果测试样品的浓度过高并且超过仪器的测定上限,有时仪器是可以度数的,但是测试精度很低,需要对样品进行适当稀释后再测定浓度(浓度在测定范围内),同样的样品在不同仪器上可能会有误差,需要减去空白样,如果实际浓度差还是很大,可能是仪器未校准的问题…哪些化验室玻璃仪器需要强制外校?实验室里有量筒、烧杯、三角瓶、纳氏比色管、容量瓶、移液管、刻度吸管,请问哪些需要强制外校,我知道的是容量瓶和移液管,其他的不确定.望懂得朋友指点,有无标准之类的,我下了JJG 10-2005和JJG 196-2006显示需要检定的玻璃仪器蛮多的,不确定哪些需要强制外校. 宫颈纳氏囊肿如何治疗 宫颈纳氏囊肿实际上就是宫颈腺体,腺管堵塞造成了囊肿,实际上就像皮肤上长的青春痘一样,只不过是长在宫颈上,叫做宫颈纳氏囊肿。宫颈纳氏囊肿实际上也是宫颈慢性炎症刺激。纳氏试剂法测氨氮的详细步骤 纳氏试剂比色法 1 原理 碘化汞和碘化钾的碱性溶液与氨反映生成淡红棕色胶态化合物,其色度与氨氮含量成正比,通常可在波长410~425nm范围内测其吸光度,计算其含量.本法最低检。宫颈纳氏囊肿 宫颈纳氏囊肿必须手术吗?最好的仪器治疗是那。 宫颈纳氏囊肿必须手术吗?最好的仪器治疗是那种?一到晚上睡觉就腰疼,已有2-3年,白天一般不疼,来月经之前疼的更厉害,白天有时也疼,但很少疼,别的还好!。纳氏囊肿今天去做了,医生也没用仪器,怎么做的 你好,宫颈囊肿多属于宫颈的腺体口被堵塞造成的,宫颈表面囊肿,需要用止血钳等疏通腺体口等。氨氮在线监测仪器的纳氏a是什么溶液? 有两种1、称取60g氢氧化钾,溶于约250ml无氨水中,冷却至室温。另外称取20g碘化钾溶于100ml无氨水中,边搅拌边逐步加入二氯化汞结晶粉末(约10克),至出现朱红色沉淀不易溶解时,改为滴加饱和二氯化汞溶液,保持搅拌,到出现少量朱红色沉淀不易溶解时,停止滴加饱和二氯化汞溶液。然后把该溶液缓慢注入上述已冷却的氢氧化钾溶液中,边注入边充分搅拌,并用无氨水稀释至400ml,然后静置过夜。最后将该溶液的上清液转移至聚乙烯塑料瓶中,常温避光保存。2、称取16g氢氧化钠,溶于50ml无氨水中,充分冷却至室温另称取10g碘化汞和7g碘化钾溶于水,然后将该溶液在充分搅拌的条件下缓慢注入上述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并用无氨水稀释至100ml,贮于聚乙烯塑料瓶中,常温避光保存。使用注意事项1、纳氏试剂中的汞有毒,使用时要小心,皮肤触碰时要及时清洗。2、纳氏试剂的使用寿命比较短,配制后保存期通常只有三个星期,随着沉淀增加会影响测定结果。3、配制溶液时所有的用水都要用无氨水,而且不可以用普通的滤纸过滤,否则容易污染纳氏试剂。

#纳氏囊肿#健康#养生#碘化钾#纳氏试剂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