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军工丨帮志愿军立下了赫赫战功的“功勋枪”从这里产出

2020-10-23新闻13

抗美援朝战场上甘岭阵地上,志愿军官兵高举50式冲锋枪庆祝胜利。资料照片

黑龙江中北部小城北安,坐落于小兴安岭西南山麓,素有“北国枪城”之称。城东的庆华军工遗址博物馆,是庆华工具厂(简称庆华厂)所在地。上世纪50年代初,一列列满载50式冲锋枪的火车,从这里驶向了抗美援朝战场。

庆华厂原为沈阳51兵工厂下辖的枪厂。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为了避免军工厂遭敌破坏,国家作出“工厂进山,设备进洞,南厂北迁”的重大决策。枪厂迁址北大荒腹地的边陲小镇北安,并重新命名“庆华工具厂”。自此,庆华厂开启了38年为国造枪的光荣历程。

落户北大荒,对庆华人而言,是一段艰难创业的岁月。北安寒冬,滴水成冰。皑皑白雪覆盖着日伪时期遗留下来的东大营。1600多名庆华厂工人,在这里建起了新中国第一座枪厂。

火车站到东大营距离数公里,在那个运输工具匮乏的年代,庆华厂工人们用绞盘拽、爬犁拉、人抬肩扛的“土方法”,硬生生地将上千台机器和堆积成山的钢材搬进了营地。

他们一边修建厂房,一边修复设备。经过45天紧急抢建,庆华人在东大营新建临时厂房3万多平方米,安装调试机器设备1400多台,设立了8个生产车间。至此,一条完整的枪械生产线初步建成。

“立刻试制生产50式7.62毫米冲锋枪!”没过多久,庆华厂便接到上级命令,要求研制和生产国产冲锋枪,快速投入到抗美援朝战场。

当时,苏联援助志愿军的波波沙冲锋枪在战场上大放异彩,这款枪火力猛、威力大,深受志愿军官兵的喜爱。在此之前,我国军工企业曾仿制并少量生产过这种枪,毛主席还亲自为其命名:50式冲锋枪。

虽然有一定造枪经验,但要在短时间里实现大批量生产,难度空前。缺设备、少图纸、无专业技术人才……一系列难题成为横亘在庆华人面前的“拦路虎”。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1年4月,庆华厂召开誓师大会,“只要能把美帝侵略者打回老家,就是用刀削,也要把50式冲锋枪生产出来。”

科研人员展开攻关,他们重新完善图纸几千张,设计工艺上千道,为大批量生产创造了条件。他们还在一些细节上进行改进,比如:全枪采用焊接、铆接等一次成型工艺;放弃弹鼓,采用35发弧形弹匣,确保整枪重量轻、兼容性好、供弹故障率低。

“车间就是战场”“宁可后方多流汗,不让前方多流血”……一时间,庆华厂内,大幅标语悬于空中,高产红旗插在机台,车间与车间、班组与班组之间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劳动竞赛。工人们加紧生产,眼熬红、手磨烂,不完成任务不下“火线”。

经过90天昼夜奋战,1951年6月,第一批由庆华厂生产的2000多支50式冲锋枪检验合格后,连夜秘密装上军列,紧急运往前线。

50式冲锋枪凭借可靠的性能、强大的火力,配合志愿军擅长打近战、打夜战的战术特点,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立下了赫赫战功,志愿军官兵们称之为“功勋枪”。在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第135团7连排长孙占元率领全排使用14支50式冲锋枪,连续夺取敌人2个火力点,仅孙占元一人就毙敌16人。

在那段峥嵘岁月里,50式冲锋枪是志愿军官兵的生命依托,官兵们甚至编写了顺口溜:“50式冲锋枪,我的好战友。打近战,打夜战,杀敌是能手。”

一列列运送特种钢材的火车进厂,一列列满载冲锋枪的军列随之驶向战场。据统计,截至1953年,庆华厂向志愿军供应了多达35.8万支50式冲锋枪。

值得一提的是,每把合格出厂的50式冲锋枪,都会被打上“三角66”的标志。“三角66”作为庆华厂的厂徽,不仅是一个标识,更是一种高质量制造的品牌象征。

品质,是一家企业发展的生命线。严格把控质量关,是庆华厂建厂之初就立下的铁律,在生产50式冲锋枪时体现得尤为淋漓尽致。

每把抽检的50式冲锋枪,都必须通过连续射击1万发子弹枪械无故障这道关卡,达不到射击寿命的,整批枪都要入库封存。此外,枪械还要在雨天和模拟沙漠环境中进行射击,确保运往前线的50式冲锋枪足够“抗造”。

1952年秋,志愿军某部全体官兵给庆华厂寄来了感谢信,并请求将造枪工人的照片邮寄回来,让他们看看这些“功勋枪”背后的“无名英雄”。

斗转星移。70年后的今天,“无名英雄”的照片再次浮现在世人面前。在庆华军工遗址博物馆里,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仿佛无声地诉说着,老一辈军工人为国造枪、艰苦奋斗的励志故事。

#军事旧闻#冲锋枪#抗美援朝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