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在刚刚闭幕北京车展上,自主品牌可谓出尽了风头,全球首发的82款新车里,自主品牌占了68款;在160款新能源展车中,自主品牌更是占了147款。而9月份乘联会公布的数据,同样也验证着自主品牌,尤其是吉利、长安、长城所形成的自主品牌的第一集团在强势爬升的态势。如果再将新势力造车企业和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表现计入在内,我们似乎看到了自主品牌春天的到来。】
撰文|张 弛、编辑|禾 子
自主品牌份额下滑的趋势,在这两年里几乎没有怎么改变过。从豪华品牌开始的价格下探,到国五国六排放标准的切换,合资车企以一波接一波的价格战,不断稀释自主品牌的性价比优势。上半年的新冠疫情的冲击,更是让许多车企雪上加霜。但最近几个月的销售成绩以及北京车展上的大放异彩,自主品牌接连开挂,让人们不禁在想,自主品牌是不是已经迎来了触底反弹?
作为家门口的国际A级车展,但凡有一线可能,自主品牌都想借这个平台来对自己进行一番行销。而这届北京车展,更可以被看成是一个很好的分水岭。自主品牌在北京空前的盛况背后,是吉利、长城、长安、上汽乘用车、广汽乘用车这些主流自主品牌的全力出击;而缺席这次车展的自主品牌,像力帆、众泰、宝沃、华晨、海马等,目前都已被逼到悬崖,等待它们的,无非是关停并转。
在车展上,不仅看到了吉利星锐、全新SEA浩瀚架构以及领克的ZERO concept、长城的哈弗大狗、WEY坦克300、欧拉好猫大放异彩,还有红旗E-HS9、长安Vision V概念车、岚图iFree、荣威iMAX8、MG5和MG领航的各领风骚。这些车型无论是从造型、底盘架构、传统动力总成表现还是从新四化相关的技术配置上,完全不输给任何一款同级别的合资车型。这几年来,无论是引进国外的专家团队,还是进行自主创新,至少一、二线自主品牌这几年取得的进步是实实在在的。而在新能源领域,除了一马当先的特斯拉之外,在乘联会排行榜上,前十位再无任何一个外资车企的品牌。
特别指出两款车型,一个是吉利的星瑞,另外一款是宏光MINI。基于沃尔沃CMA架构的星瑞,目标直指大众神车朗逸。但无论从整车平台,还是从前瞻配置,亦或造型上,星瑞都不输朗逸。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不是拿一款吉利在和大众MQB打,这是在拿一款沃尔沃和大众打。至于宏光MINI,虽然也有通用的影子,但更多的也是五菱本土工程师的努力。2.88万的宏光MINI,相比于特斯拉来说,更有改变全球汽车行业电气化进程的能力。
对于外资车企来说,这两年特斯拉的成功打乱了传统车企巨头更新车型的所有步伐。几乎所有的车企巨头四五年前都还没有预料到,特斯拉这样一个后起之秀,会大大加速全球电动车时代的到来。从最近一连串围绕电动车核心零部件的收购以及车企之间的合作上,就可以知道这些车企有点病急乱投医的味道。而加速进入电动车时代,对它们最大的影响莫过于原本循规蹈矩的产品开发节奏被打乱。电动车,对于几乎所有传统车企来说,都是一块全新的业务。而且以目前电池的成本和电动车销量来看,电动车车型几乎难以盈利。为了支持电动车项目,也就意味着其他车型的更新和新技术的部署需要延后甚至取消,来为电动车项目筹措足够的资金。
以大众为例,一汽-大众高尔夫8以及上汽大众的途观X,是这次仅有的两款全新车型,而被人们寄予厚望的ID.4却出现了跳票。上汽通用,这次没有全新车型的发布,诺大的展台都是一些在售的车型。至于丰田,亮点也只是e-Palette”实车和燃料电池车“MIRAI Concept”两款电动化车辆。外资车企巨头的展台,完全没有了往日人头攒动,万人空巷的场面。
要赶超那些传统车企巨头,自主品牌依然任重而道远。虽然在北京车展上看上去红红火火,但其实背后有外资车企战略重心调整的因素。自主品牌当前更多的是补上了一部分自己的历史欠账:从造型、整车平台、发动机、内饰、电子电器方面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但是和外资车企比,只能说是缩小了差距,但在很多看不见的地方,仍需完善;至于四化领域,虽然领先了半个身位,但是这主要是国内车企对于政策的嗅觉较为灵敏,提前进行布局的结果。一旦国外车企完成了纯电平台的开发,同时也和国内的互联网公司达成了战略合作,可以借用它们的互联网生态来发展自身的车联网应用,那国内车企当前的优势也将荡然无存。
随着竞争的加剧,尤其是在新四化时代,将来比拼的是主机厂对于底层技术的把握上。特斯拉在做成本低于100美元每千瓦时的电池同时也研发了自己无人驾驶的专属芯片、通用和福特都有自己写底层代码的软件团队、而大众不仅入股电池公司,最近更是收购了海拉的HELLAAglaia部门。所有这一切都给我们自主品牌敲响了警钟,看似风光的北京车展上那一台台亮眼的概念车和量产车,其实真的抵不过那一块电池或者一整套无人驾驶的代码。
点评
必须承认,包括吉利、长城、长安这样的自主品牌这两年来所取得的长足进步,它们几乎可以牢牢立足乘用车排行榜前十的位置,未来甚至还有更进一步的可能性。但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外资车企并没有打盹,它们只是在蓄势,在技术上进行积淀。一旦时机成熟,外资企业的反击将是系统性和战略性的。自主品牌和外资车企之间的较量也会一直伴随汽车工业的发展,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自主品牌能建立起有核心技术依托的工业体系,在马拉松的长跑中坚持下来,伺机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