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讯(中工网记者 彭冰 通讯员 谭欣洁)“罐体液位已经达到90%。”“收到,收到,液氮可以外送装车了。”10月20日,吉林石化化肥厂合成氨车间空分单元现场,工艺师关鹏正在指挥新一轮的液氮装车工作。
图为吉化化肥厂合成氨车间关鹏正在检查设备运行状况
原来无用的副产品液氮,一跃成了创效的“富产品”,年增效益98万元,关鹏越想心里越美。
吉林石化化肥厂合成氨装置空分单元主要产品为氧气和氮气,作为中间副产品的液氮,原设计是经加热后一部分为液氧泵提供密封气,另一部分则汇入装置氮气管网,再有多余的只能排放处理。
“想什么办法,把这浪费掉的液氮换成真金白银呢?”作为主管工艺师,关鹏那段时间是主控、现场、办公室三点连线,主控收集全天主冷液位与室外温度对应变化情况,现场管廊跨步丈量位置,办公桌前写写算算……
详尽的数据分析,扎实的调研支撑,关鹏的理论设想一步步实现:氧泵密封气有了代替气源,检修消除了补充低压氮气管网的安全隐患,今年7月份一台30立方米的白色液氮罐安置就位……一道道难关被攻克,副产品被白白浪费掉的弊端成功消除,随着装置副产液氮首次作为产品装车外卖,成功开辟了合成氨装置新的经济增长点。
可本该最开心的关鹏却仍旧一脸严肃。原来,工厂给车间的任务是三天外卖一车液氮,可每班液氮产量有限,离工厂要求还差一半。
关鹏没有打退堂鼓,组织5个班组的7名主控和3名技师专家,针对如何提高液氮产量和减少液氮充装损耗成立了攻关小组,并在班组间开展小指标竞赛活动。
“重点应该优化冷箱板式换热器的冷热端物料配比。”
“我想应该找到冷量损耗和制冷量的平衡点。”攻关小组成员积极献计献策。
“通过多次测试和优化调整,我们班的液氮产量提高到4立方米”公司首席技师何云鑫一语激起千层浪。
“看来达到工厂要求有希望啊!”关鹏乘胜追击,总结大家经验,针对液氮极易汽化的特性,在充装工艺控制和保冷上不断下功夫。液氮罐充装压力从0.1兆帕优化到0.35兆帕,液氮损耗由2.2立方米降低到1.2立方米,装车金属软管由2米减短至1.5米……别小看这小小的半米之差,装车时间缩短了整整15分钟,减少液氮损耗0.5立方米。
“现在,三天一趟液氮装车外卖妥妥实现。感谢大家的辛苦付出。”关鹏自掏腰包,带攻关小组的成员们狠狠在饭店“搓”了一顿,餐桌上的气氛可跟整日里打交道的低温液氮是两个极端,那叫一个“燃”!